-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課程結構論:一種原理性探尋 版權信息
- ISBN:7810812637
- 條形碼:9787810812634 ; 978-7-81081-26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課程結構論:一種原理性探尋 本書特色
本書將課程結構問題提升到課程基本原理的層面來反思。它突出了“課程結構的反思與重建”,分析了課程結構演變的歷史與動因,嘗試提出了“形式結構”和“實質結構”這兩個新概念,探討了課程功能及課程系統的進化在課程結構變革中的作用,概括了課程結構優化的實質、思路與具體框架,特別是深入分析了課程知識與人的意義關系、文化類型的完整性與課程結構改革,以及課程模式多樣化及其實現機制等問題,為課程結構及其優化提供了一種性的理論闡釋。
課程結構論:一種原理性探尋 內容簡介
本書從課程基本原理的角度來反思課程結構問題, 它突出了“課程結構觀的反思與重建”, 分析了課程結構演變的歷史與動因, 嘗試提出了“形式結構”和“實質結構”兩個新概念, 深入分析了課程知識與人的意義關系、文化類型的完整性與課程結構改革等問題。
課程結構論:一種原理性探尋 目錄
課程結構論:一種原理性探尋 作者簡介
郭曉明,男.1965年生,湖南資興人。1992年6月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0年9月入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攻讀博士學位。曾任懷化師專教務處副處長,現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研究興趣涉及課程哲學、課程結構及課程政策與管理。1991年起先后參與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新程方案的研制,曾赴德國、新加坡等國考察基礎教育課程與教材。獨立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項目——“課程結構觀的反思與重建”等研究項目4項,在《課程·教材·教法》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