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1980我們這一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31007
- 條形碼:9787512631007 ; 978-7-5126-310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80我們這一屆 本書特色
這是復旦大學中文系八○級(簡稱8011)畢業三十周年紀念文集,收輯了八十一位同學八十二篇紀實散文,或回首復旦校園難忘的八十年代大學生活,那是青澀、狂放的青春主題,對應當時改革開放的啟蒙期,是北島和李澤厚的大氛圍;或狀寫畢業三十年來的奮斗與思考,與整個國家改革開放同脈搏,他們呆機關、做學問、經商下海、出國移民……他們或得或失,或悲或喜,主題回歸到理智之年的沉思和寧靜,還有就是永恒的8011友情……
1980我們這一屆 內容簡介
8011是復旦大學中文系八〇級的班級代碼。80,是指入學年份;11,是中文系在復旦系科中的序號。全班九十三人,鄉籍四處,所學雜駁,雖性情各異,皆忠厚篤志。畢業三十年,8011已成為這個班級的聯絡符號和精神密碼。微信開啟以來,班級微信群更以“芭綾妖爻”名,大家笑而以“妖”自居。 我們擁有共同的根系,有形的自然是復旦、是上海、是相識時特定的年份。無形的又是什么呢?且歸于道吧,因為大道無形。我們的心路,我們的感悟,我們的彷徨,我們的困惑,在我看來都有約略一致的來路。 我們是恢復高考的第四屆大學生,前三屆大多是知青。到我們,已是野無遺賢,基本就是應屆翹楚了。我們不像學長們飽經苦難,但對苦難懂一些,繃娃娃臉作夫子狀,還是會幾分深刻的。我們像是代表沉重的學兄們,為特殊年代的傳統做了*后一個年度的掙扎。 這本集子輯錄的是同學們的心思和表情,也昭示了我們唇亡齒寒的關系。我們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三十年,也共同擁有一個相同的三十年。我們曾以昏庸自嘲,如今又升華為妖了。少時昏庸,壯歲奮進,于今唯知天命,其他一概不知,尤其不知老之將至,這大約便是妖的境界了。昏得清純,妖得老辣,從昏到妖,運脈一線。
1980我們這一屆 目錄
8011001 曹怡波 我和我的8011
8011002 朱淵壽 寫在學術的邊上
8011004 毛 浩 除夕復旦
8011005 陳小云 八九算命錄校注
8011006 梁光玉 學喝酒記
8011007 朱國順 離別復旦三十雜憶
8011008 王鳴文 方罍已歸矣,方塊字何如
8011010 羅銀勝 我的人物傳記之路
8011011 李師東 呵 呵
8011012 楊植峰 北京時代首尾
8011013 陳來生 今世來生,與復旦8011的緣分
8011015 張海平 那些年
8011018 彭錦華 沉思往事立殘陽
8011019 艾 杰 半生樂山今休矣
8011020 葉玉秀 且行且歌
8011021 周松林 迷失在不知所往的旅途——記夢與自由
8011022 李滿鋆 從復旦到硅谷
8011023 董月玲 致我們打排球的青春——摘自1982年日記
8011024 陶社蘭 不愛紅妝愛武裝
8011025 連建明 我的股市緣
8011026 王 崗 我所相識的幾位漢學家
8011028 彭 潔 我 怕
8011029 張 忠 逐夢西藏
8011030 承公俠 三位亡師——劉季高顧易生柳曾符
8011031 古小玉 堅 守
8011032 汪涌豪 閱讀即閱世
8011033 王志華 杭州聚會漫憶
8011034 池雨花 相忘于江湖
8011035 徐錦江 三十年的大戲
8011036 施慧卿 生日快樂
8011037 陳志強 世界公民一大蟲
8011038 俞翼鳴 麗江的另一種活法
8011039 王德福 老師做到不像時
8011040 陳 真 西藏情緣
8011041 鄭展望 我在相輝堂的演講
8011042 朱振國 我的前半生
8011043 袁順奎 想
8011044 彭 博 記憶的天空
8011045 敬亞平 球 事
8011046 任家瑜 我的社團生涯
8011047 姚伯榮 發現金澤
8011048 劉中軍 伸向遠方的小路
8011049 陳 燕 外灘過客
8011050 史燦方 關于8011
8011051 楊曉暉 九月的**場考試
8011053 陶 煉 后記兩則
8011054 吳 俊 與我的復旦讀書有關
8011056 陸亞萍 我女兒
8011057 孫曼均 塵埃落定
8011059 李宏偉 北京當年的聚會
8011060 蔡萬麟 聲音的重量
8011062 晏海林 渡
8011063 陳 喆 跨界小傳
8011064 唐保良 我與西影
8011065 蘇 冰 職業病
8011066 周美玲 躋身理工科的歲月
8011067 陳 薇 活著,就是美麗的
8011068 彭金燕 我與8011的趣事
8011069 宋廣杰 美女保衛戰
8011070 卓松盛 我與復旦詩社
8011071 俞文明 一輩子只做了個“紅顏知己”
8011072 楊 舸 我是怎么混進奧美廣告的
8011073 湯建強 轉身之間
8011074 徐曉玫 歲月的歌
8011075 劉 忱 學會奔跑
8011077 吳寅菁 失落的憂傷
8011078 俞志強 俏江南的鴻門宴
8011079 夏輝映 棋 緣
8011080 張玉紅 圓切線
8011081 呂素勤 千言萬語
8011082 陳德祥 追憶許道明先生
8011083 張安慶 朱維錚先生與中西書局
8011084 張彤瑾 畢業后致張玉紅的**封信
8011085 喻文杰 有滋味的日子
8011087 秦 杰 剔骨刀
8011088 陳 輝 做編輯的日子
8011089 田善亭 漸行漸遠
8011090 鄭永曉 “北人”與“南學”
8011091 李冬青 感悟與回味
8011092 張魯高 青春瑣憶
8011093 陳啟松 我是誰
后 記
1980我們這一屆 相關資料
廣告文案必讀的一本“妖書”:1980我們這一屆
作者:楊舸
說它是一本“妖書”,當然既不是蒲松齡式的妖狐故事,也不是蘭陵笑笑生式的艷情畫卷,更不是泰國人妖們的生活訪談。
這是一群以“妖”自居的人寫的一本書,他們的微信群自稱是“芭綾妖爻”——什么意思?難道又是一種“不明覺厲”之類的新詞語?
其實這只是一個偶然的編碼數字8011的漢字翻譯。8011,是復旦大學中文系1980屆的代號,一個包含了93個才子才女的四年大學喜怒哀樂的代號,因為四個可能是有意識可能是無意識的文字替代而變得鮮活起來。
芭,在古埃及的神話里,代表著“意識的靈魂”;綾,代表著由脆弱的絲線構成的堅韌的織物;妖,代表著超出常識范圍可以散發出詭異能量的東西;爻,則代表著命運的印跡和真相。所以“芭綾妖爻”,除了不得不代表8011之外,也還代表著93個意識的靈魂,脆弱卻堅韌地纏繞在一起,散發出異常的能量,演繹著命運的奇妙蹤跡。
聽上去是否很妖異?
更妖異的是這本書——《1980我們這一屆》,它匯聚了8011其中81人的不同妖事妖情和妖風妖格。
他們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年紀輕輕,就開始自嘲“昏庸”。是因為志得意滿地畢業,才發現前三屆里諸多歷屆生已經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曾經作為應屆生考入復旦的優勢忽然成了生存上的劣勢。
出國潮、下海潮、經商潮、股市潮……每一個潮流,好像都跟學中文的這幫人沒什么太大的關系,人生除了婚好像就不得不昏了,但其實心里是只肯認昏而不肯認庸的。
他們是靈與肉分離的一群人,做領導的卻不操官方語言,做投資的卻很文藝青年,做教授的卻洋溢著學子的頑皮,出國混西餐的卻惦記著中國傳統文化……
大學四年的青春記憶、三十年奮斗的酸甜苦辣,流淌在筆端,有的平實,有的恣肆;有的悲情,有的諧趣;有的憤怒,有的幸福;有的禪意,有的詭奇;有的考據,有的神秘;有的堂皇,有的玩世……
仿如不同年份放入酒柜中的不同品類的酒,因著不同的出產歲月、不同的釀造方式、不同的發酵材料,而有著百般的不同風味,紅的、白的、黃的、黑的、青的……混合在一本書中,讓你很容易沉醉而不知身在何方。
我常跟我的創意部員工說,廣告的文案,其實就是如何洞察消費者的心靈,從而真切地打動消費者,所以廣告的文案,也必須因產品、品牌和消費者的不同而千變萬化,不同的人生感悟,不同的行文風格,才能激發不同的消費需求。所以,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是一本復旦中文系1980屆學子的人生體驗與感悟,也是一本很值得放在案頭時常翻閱的文案寫作參考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