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器用雜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1314
- 條形碼:9787532641314 ; 978-7-5326-413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器用雜物 本書特色
《器用雜物》系《事物掌故叢談》之一。 《事物掌故叢談》是中國民俗和文學史專家楊蔭深先生代表作。全套書分為“歲時令節”、“神仙鬼怪”、“衣冠服飾”、“飲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雜物”、“游戲娛樂”、“谷蔬瓜果”、“花草竹木”等九大類,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種事物的*初來源及其歷史演變,囊括古今中外眾多的典故常識,基本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叢談”的*大特色,日常生活中那些人們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時,又經過了怎樣的變化成為現今的形態。作者引經據典、信手拈來,這種追溯是以考證典籍的記載為基礎撰寫而成的。自稱有“歷史癖”的楊蔭深先生遍覽群書,通過精心梳理、嚴謹考證,將各類事物與掌故一一對應,令人豁然開朗、耳目一新。全套書雜以趣聞傳說、軼事傳奇,內容豐富充實、妙趣橫生,是一部關于民俗文化、日常生活的百科全書。 其中,《器用雜物》所說的器用雜物,按作者的概括,可分為“書寫的文具”、“修飾的妝具”、“裁剪的縫具”、“飲食的食具”、“坐臥的家具”、“稱量的用具”。筆墨紙硯、桌椅板凳等這些日常生活用品有怎樣的歷史,從古至今經歷怎樣的歷史流變,凝聚人們怎樣的奇思妙想和創造智慧。本書對這些身邊日常用品的描述非常詳細具體,知識性很強,使讀者對它們的歷史一目了然。比如說到燈燭:“燈之起源,似始于秦漢,秦以前但有燭而無燈。古燭也并非今日用蠟或桕油所制,乃是一種火炬。現在所用的蠟燭要到漢時才有。”“古時取火用火絨,今則用火柴。火柴是舶來品,所以也叫洋火。其實我國五代時已有此物,只是不知何人發明,也沒有流傳下來。”
器用雜物 內容簡介
★日常事物原始本真 《事物掌故叢談》按“歲時令節”、“神仙鬼怪”、“衣冠服飾”、“飲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雜物”、“游戲娛樂”、“谷蔬瓜果”、“花草竹木”分為九個大類,基本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囊括古今中外眾多的典故常識。全套書雜以趣聞傳說、軼事傳奇,內容豐富充實、妙趣橫生。 ★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叢談》的*大特色。日常生活中人們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時,又經過怎樣的變化成為現今的狀態。作者引經據典、信手拈來,這種追溯是以考證典籍的記載為基礎撰寫而成的。自稱有“歷史癖”的楊蔭深先生遍覽群書,通過精心梳理、嚴謹考證,將各類事物與掌故一一對應,令人豁然開朗、耳目一新。 ★民俗文化市井百態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逐漸加深,大眾對民俗文化的興趣也日益濃厚。楊蔭深先生是著名的古典文學史家和民俗學家,深厚的學養根底使這套書集文學歷史、民間風俗于一體,按照楊蔭深先生撰寫《事物掌故叢談》的初衷來說即:不談軍國大事、典章制度,只談日常事物、風俗人情;不求深奧,只求生趣;不構鴻篇巨制,只圖探明原委。 ★民間記憶親近歷史 《事物掌故叢談》談論的事物有五百余種,雖大都是散落在大歷史之外的小場景、小事物,卻是真正的民間記憶,現代人與古人通過這些日常事物的維系而變得親近起來,歷史仿佛也不再是遙遠的過往:古人過端午節,我們也過;古人在冬至祭祀,我們在冬至也追思亡者;古人謳歌的牡丹、芍藥,如今依然被賞玩……只是這幾千年的歲月,其中的往事和故事只有翻開這套書,細讀下來,才能明了。 ★名家薈萃清新舒心 高雅不俗,風雅兼具。上海辭書出版社特邀當代書畫金石名家鄧明、潘方爾、趙澄襄諸位先生分別題簽、治印、配畫,多種藝術形式與《事物掌故叢談》的文字完美契合,相得益彰。在傳統文化風雅典故的大集中,既可增加閱讀樂趣,又能提高傳統文化修養,在電子書時代可盡情體驗閱讀之樂。
器用雜物 目錄
二 紙硯
三 扇拂
四 鏡鑒
五 梳篦
六 針剪
七 盌盆
八 杯盤
九 匙箸
一〇 壺瓶
一一 甑鑊
一二 燈燭
一三 幾案
一四 凳椅
一五 廚箱
一六 牀榻
一七 枕席
一八 箕帚
一九 度量
二〇 權衡
二一 便器
附錄
器用雜物 作者簡介
楊蔭深(1908—1989),原名楊德恩,字澤夫,浙江鄞縣人(今寧波市鄞州區)。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上海市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委員。曾任中國俗文學會顧問、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辭書學會理事。歷任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辭海》編委等職。主要著作有《先秦文學大綱》、《中國文學史大綱》、《中國學術家列傳》、《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編年長編》、《中國古代游藝研究》、《古今小說來源考》、《中國民間文學概說》、《中國俗文學概論》等。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