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95869
- 條形碼:9787101095869 ; 978-7-101-09586-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 本書特色
《從理學到倫理學》分上下兩篇,“上篇”共七章,通過對儒家經典文本《大學》、朱熹《近思錄》、王陽明《傳習錄》的分析,勾勒出傳統中國士人的道德觀念,進而將其與清末民初知識分子如梁啟超、劉師培、蔡元培等的倫理學意識相對照,展現出轉型期的中國在面臨西方的挑戰時重新建構一套道德新理論的嘗試。“下篇”收入四篇延伸性論文,主要圍繞孔廟文化,闡釋儒教的宗教、俗世雙重性格。第五篇讀書心得則勾勒出西方思想史研究近百年的發展軌跡。
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共七章,通過對儒家經典文本如《大學》、朱熹《近思錄》、王陽明《傳習錄》的分析,勾勒出傳統中國士人的道德觀念,進而將其與清末民初知識分子如梁啟超、劉師培、蔡元培等的倫理學意識相對照,展現出轉型期的中國在面臨西方的挑戰時重新建構一套道德新理論的嘗試。“下篇”收入四篇延伸性論文,主要圍繞孔廟文化,闡釋儒教的宗教、俗世雙重性格。第五篇讀書心得則試圖勾勒出西方思想史研究近百年的發展軌跡。
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 目錄
上篇 從理學到倫理學
**章 前言
第二章 理學的黃金時代及其余蘊
第三章 理學家的道德觀
第四章 太平天國的挑戰與義理學的再興
第五章 追求倫理的現代性:梁啟超的“道德革命”及其追隨者
第六章 清末民初道德意識轉化的幾點觀察
第七章 結語
引用書目
下篇 儒教的反思及其他
研究儒教的反思
清末民初儒教的“去宗教化”
荀子:孔廟從祀的缺席者
論儒教的俗世性格:從李紱的《原教》談起
蛻變中的“思想史”:一個史學觀點的考察
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 作者簡介
黃進興,臺灣中研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1950年生于臺灣,1973年畢業于臺灣大學歷史系,1975年獲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后赴美國哈佛大學,師從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余英時教授。1983年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1983年進入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副研究員,1990年為研究員,2008年被選為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世思想史、宗教文化史、史學理論。著有《哈佛瑣記》(中華書局,筆名吳詠慧)《優入圣域》(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中華書局),《圣賢與圣徒》(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北京大學出版社),《后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三聯書店)等。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