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公開與透明: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20519
- 條形碼:9787509620519 ; 978-7-5096-205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開與透明: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本書特色
信息披露制度的產生源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所有者為了更好地監督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行為,要求經營者向其提供可以反映企業運營狀況的信息。信息披露制度作為資本市場保護投資者的工具,其作用和意義已經得到普遍認可。 當前,在新加坡和oecd成員國家已經開始了國有企業信息披露的實踐。信息披露制度對于保護國有資產、提升國有企業經營的透明度以及提高國有企業監督效率方面的作用初見成效。《公開與透明: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的核心工作就是通過借鑒國有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的國際經驗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實踐經驗,針對中國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的演進歷程和發展現狀,提出一個適合中國國有大企業的信息披露制度設計框架,并且針對這一框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公開與透明: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內容簡介
信息披露制度的產生源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所有者為了更好地監督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行為,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必然要求經營者向其提供可以反映企業運營狀況的信息。信息披露制度已經成為當今證券市場用以保護投資者和監督上市公司的重要工具,并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同上市公司相比,國有企業也存在兩權分離和委托-代理關系,國有企業的所有者與上市公司的所有者一樣需要面對由委托-代理引發的眾多監督問題。筆者認為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國有企業治理機制中,必將有利于提升國有企業經營的透明度,增加國有企業經營者的違約成本,提升國有企業的監督效率和效果。
《公開與透明: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將研究對象界定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大企業,這些國有大企業對于國民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其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更具理論和現實意義。
《公開與透明——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分為三大部分:導論、正文和結論。
公開與透明: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目錄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界定
第三節 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第四節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信息披露制度的相關理論研究述評
**節 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論解析
一、委托—代理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信息披露制度的產生根源
二、有效資本市場假說理論: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論依據
三、信號傳遞理論:信息披露制度的作用路徑
四、公司治理理論:信息披露制度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信息披露制度的演進歷程
公開與透明:國有大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作者簡介
郭媛媛,1978年8月生,遼寧遼陽人,管理學博士,企業管理博士后。現任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司治理、技術創新與管理。主持及參與完成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關鍵技術標準推進工程”項目、省教育廳課題、省教育改革課題在內的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0項;在《改革》、《企業管理》、《未來與發展》等國家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中央企業信息披露的制度重構:國際經驗及啟示》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印中心《投資與證券》全文轉載;參與完成出版《中國民營企業治理演進問題研究》等學術專著4部,統編《戰略管理》等教材3部;獲省級和市級學術成果獎6項。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