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學數學教學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08763
- 條形碼:9787303108763 ; 978-7-303-10876-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學數學教學論 本書特色
《中學數學教學論》:中學教學論與教學實踐系列教材
中學數學教學論 目錄
中學數學教學論 節選
《中學數學教學論》內容簡介:在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教育的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地位更加突出。特別是,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發揮“奠基”作用的基礎教育,是國家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基礎性環節。基礎教育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國家未來的人才素質,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崛起和復興。
中學數學教學論 相關資料
插圖:(3)數學教材的分量和難易程度應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識能力發展的客觀過程,概念盡量從實際引入,由具體到抽象,由淺人深,并注意通過培養訓練及早為接受較難概念的能力做好準備。《建議》提出以函數為綱,打破原來分科的界限,把原來的算術、代數、幾何、三角、解析幾何等課的材料結合在一起,處理成為統一的數學。這次大會前后,各地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改革方案,編寫了大綱與教材,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研究小組編寫的《中學四年一貫制數學教學大綱(初稿)》和《九年一貫制數學教學改革方案》,要求初中畢業時達到相當于大學一年級的數學水平,高中畢業時達到相當于大學三年級的數學水平。顯然,這是一種急躁冒進的做法,違背了教育規律,而且對傳統的數學內容否定過多(尤其是幾何),削弱了知識的系統性,新的內容增加過多,學生難以掌握,使教學質量有所下降,實驗未能獲得成功。三、“調整、鞏固、充實、提高"階段(1961~1966)始于1961年,止于“文化大革命”開始。在中共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指引下,認真總結了全面學習蘇聯和教育大革命的經驗教訓,1961年和1963年教育部先后兩次修訂了中學數學教學大綱,1961年10月制訂的《全日制中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草案)》,提出了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1)必須選擇算術、代數、幾何、平面三角、平面解析幾何各科中主要方面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既能全面、又有重點地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2)適當增加在近代科學技術上廣泛應用的數學知識,如函數的知識應特別加強,近似計算、概率、視圖等知識應適當介紹;(3)注意與高等學校的學科銜接,如關于極限的概念在中學就應當引入,長期培養;(4)必須注意反映我國數學上的優良傳統和成就,如勾股定理、祖暅原理、祖沖之圓周率、楊輝三角等。這個十年制教學大綱,把初一算術完全下放到小學,平面幾何完全下放到初中,高中增加了平面解析幾何和概率初步,基本上符合既縮短學制又提高程度的要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