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自由教育的高貴精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08350
- 條形碼:9787303108350 ; 978-7-303-10835-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由教育的高貴精神 目錄
自由教育的高貴精神 節選
《自由教育的高貴精神》內容簡介:我們今天的教育,也許需要在精神氣質上契八一些原本不習慣的“異質”成分,迎受心智的考究、理性的辯難,直至打開自己混沌的直覺感悟,停頓彷徨一下已成輕車熟路的“感性”。堅持純粹的“自然”等于拒絕教育。
自由教育的高貴精神 相關資料
“學生第一”還是“學生第二”?課堂上教師究竟應該努力維護“師生平等”還是努力做著“平等中的首席”?蘇格拉底的對話是否平等?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是否可能?如果說師生之間更有效的對話是隱含了某種“不平等的原初狀態”的對話,那么這種狀態是否威脅著教育的自由和平等?伯林說:“堵塞他所有去路,而只留一扇門”,那么,當有人宣稱:“我比他們自己更明白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時候,我該如何看待“他是一個人,他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1.任何一種主義或許都是以偏救偏。重要的也許不是它說出了什么是絕對正確的,而是提醒了被忽略的,伯林的理論可能也是如此。查爾斯·泰勒在辯駁伯林兩種自由的分割時,引進了“重要性”概念:任何自由都涉及動機,動機關聯何者“更重要”。“有多少扇門向我敞開”,是自由的定量判斷,是個“機會概念”。“為什么要自由”是定性判斷。即使是“不受阻礙的”消極自由,也有一個某事不受阻礙“很重要”的理由。否則,他舉例,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大街上的紅綠燈很少,倫敦大街上則很多(對大多數人的大量日常自由的量,意味著更多的限制)。那么,能否因此得出,阿爾巴尼亞比英國自由?一般不會。英國的選舉權,可能許多英國人幾年才使用一次,有人根本不使用。
自由教育的高貴精神 作者簡介
林少敏,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政治哲學、西方政治思想史與現代西方政治思潮、政治學理論、公共政策的研究與教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