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圖騰柱文化象征論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5084692
- 條形碼:9787105084692 ; 978-7-105-08469-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騰柱文化象征論 內(nèi)容簡介
《圖騰柱文化象征論》是在目前中國學界對世界民族文化研究比較薄弱的狀況下,根據(jù)東方文化語境對圖騰柱象征意義進行的首次解讀。
北美洲西北太平洋沿岸印第安人圖騰柱文化是印第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以象征人類學、闡釋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科學地梳理了北美西北太平洋沿岸印第安人圖騰柱文化的產(chǎn)生、衰落以及復興的歷史過程,展現(xiàn)了這一演化過程的文化圖景,挖掘出圖騰柱文化變遷過程中負載的文化內(nèi)涵,闡發(fā)了圖騰柱文化失落、厄運、復活的象征意義。本書的研究對拓展我國的國外民族學研究的領域和深度,有重要的推進作用,為我國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開發(fā)利用,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范例。
圖騰柱文化象征論 目錄
緒論
**章 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的圖騰柱文化
**節(jié) 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
一、“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的界定
二、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文化的共性與差異
三、西北沿岸的主要族群
第二節(jié) 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的圖騰柱
一、圖騰柱的定義
二、圖騰柱的歷史
三、圖騰柱的類型
四、圖騰柱的紋樣
五、圖騰柱的雕刻、豎立與維護
第二章 失落的象征
**節(jié) 特權(quán)地位的象征符號
一、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社會中的等級特權(quán)
二、獲取特權(quán)攀升社會等級的必由之路——波多拉支
三、圖騰柱上的特權(quán)地位象征符號
第二節(jié) 神靈的象征符號
一、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的神靈世界
二、尋找保護神
三、圖騰柱上形象化的動物神靈象征符號
第三章 厄運的象征
**節(jié) 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傳統(tǒng)文化的衰敗
一、毛皮貿(mào)易虛假繁榮
二、白人淘金熱與殖民的惡果
三、傳教士改變印 第安人傳統(tǒng)信仰
四、“波多拉支禁令”降下的厄運
第二節(jié) 殖民主義戰(zhàn)利品的象征符號
一、19世紀世界各博物館的“搶救”運動
二、對西北沿岸印 第安人圖騰柱的掠奪性征集
三、殖民者不擇手段攫取的暴利
四、殖民主義戰(zhàn)利品的象征
第四章 復活的象征(上)
**節(jié) 加拿大民族國家文化認同的象征
一、圖騰柱國家遺產(chǎn)地位的初步確立
二、圖騰柱搶救運動
三、加拿大多元文化主義的象征
第二節(jié) 印 第安人爭取權(quán)利運動的象征
一、向加拿大總督贈送圖騰柱禮物事件
二、“雷鳥王朝”圖騰柱與斯科姆部落的土地要求
三、原住民兄弟會與原住民的權(quán)利維護活動
四、蒙哥·馬丁的波多拉支
五、基特萬庫村抵制圖騰柱征集
第五章 復活的象征(下)
**節(jié) “圖騰柱之地”旅游形象的建構(gòu)
一、“圖騰柱之地”
二、“圖騰柱之地”的宣傳推廣
三、“圖騰柱之地”文化景觀建設
第二節(jié) 旅游形象的象征:
一、圖騰柱及相關旅游紀念品
二、圖騰柱旅游象征符號化
結(jié)語:關于圖騰柱遺產(chǎn)保護與旅游開發(fā)的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圖片目錄
附錄二 圖片出處
附錄三 主要族稱和地名英漢對照表
后記
圖騰柱文化象征論 作者簡介
馬曉京,1967年生,湖北石首人,回族。1988年畢業(yè)于中南民族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獲博士學位。現(xiàn)系中南民族大學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碩士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人類學系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民族旅游、旅游文化和民族文化遺產(chǎn)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自1997年以來,在《旅游學刊》、《人文地理》、《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廣西民族研究》、《貴州民族研究》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四部。主持并完成國家民委課題“西部地區(qū)民族旅游開發(fā)與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目前正主持國家社會基金項目“少數(shù)民族口頭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民族地區(qū)體驗旅游開發(fā)研究”和國家留學基金項目“加拿大印第安人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旅游開發(fā)研究”。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jīng)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