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儀禮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有關禮儀內容的書主要有“三禮”之作。“三禮”包括《儀禮》、《周禮》和《禮記》,其中《儀禮》出現的年代*早。學術界對《儀禮》的成書年代還沒有一致的意見,但大多數人認為《儀禮》成書于秦統一六國之前。
《儀禮》中的冠禮、喪禮、聘禮、饗禮、覲禮等禮典起源于原始社會的風俗習慣,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社會性。后來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歷代的統治者特別是夏、商、周三代貴族對這些禮典做了加工和改造,使它們成為具有權威性的禮儀程序。到春秋時期,這些禮典在列國普遍實行,儒學大師孔子十分重視禮在治國化民中的作用,對禮典的傳播以及《儀禮》的成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了西漢初年,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儀禮》只剩下了十七篇,不過當時還沒有《儀禮》之名。魏晉以后,人們才將漢代稱為《禮》、《士禮》、《禮經》等的十七篇禮稱為《儀禮》。
西漢*初傳授《儀禮》的是高堂生,后來《儀禮》被立為官學,又有了戴德、戴圣、慶普三家之禮,在當時興盛一時。*早為《儀禮》全書作注的是東漢的鄭玄,著有《三禮注》。他的著作簡約廣博,道通古今,成為當時*明快的讀本,至此三禮開始為世人所重視。其后有歷代學者為《儀禮》作注,但大都已亡佚或不合經義,其中唐代胡培鞏的《儀禮正義》成就*高,是《儀禮》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為后人研究《儀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儀禮》一書的材料,來源非常古老而且廣泛,其中保留了許多我國上古社會的史料,對研究當時的生活習慣、政治制度、禮儀風尚、人們的思維方式等,都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和參照作用。
古代的禮是一種等級制度,反映到《儀禮》中來,就有站立方位、器物陳設、程序繁簡等等的不同,這是以區別尊卑的禮節來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需要。《儀禮》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我們今天社會的狀況,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儀禮 目錄
士昏禮第二
士相見禮第三
鄉飲酒禮第四
鄉射禮第五
燕禮第六
大射儀第七
聘禮第八
公食大夫禮第九
覲禮第十
喪服第十一
士喪禮第十二
既夕禮第十三
士虞禮第十四
特性饋食禮第十五
少牢饋食禮第十六
有司徹第十七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