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變革時期的教育陣痛-上海市北郊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自述 版權信息
- ISBN:7107197231
- 條形碼:9787107197239 ; 978-7-107-1972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變革時期的教育陣痛-上海市北郊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自述 本書特色
本書以自述的形式為讀者講述教學變革時期的教學經驗。本書的出版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學校管理者、教師提供了一份難得的思想盛宴、實踐大餐。有志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學校、管理者和教師都將從對這本豐富充實、富有張力的書稿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變革時期的教育陣痛-上海市北郊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自述 內容簡介
我1990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時值20世紀90年代初,教師待遇
很差,大部分同學畢業后都沒有當教師。我喜歡過安穩而閑散的日子,想想
自己也沒有什么別的本事,文人嘛,就只有一張嘴一支筆,從小抱負不是太
大,做教師在我能力范圍之內,估計不會很累,也就沒有托關系找人投奔到
賺錢多的單位。
我記得我**個月的工資是170元,我的那些沒有當教師的同學少說也
有千把塊,所以后來一些年輕人當了教師又跳槽。在教育系統,像我這個年
齡的男教師不多。現在想想,當時留下來是對的,很少有競爭對手呀,領導
把我當個寶貝來培養,機會很多。我每次參加市里、區里的教學競賽都能拿
個獎回來,每次評職稱都可以通過針對年輕教師的“綠色通道”破格評上。
所以至今我也沒有后悔當老師,錢少些沒有太大問題,成功的概率高,工作
也不是太累人,有錢少自由,有自由少些錢,這是公平的。
畢業后我被分配到虹口區的新滬中學當老師,那時是不能自由選擇學校
的,除了去走后門。我一向不喜歡走后門給誰送禮、拍誰的“馬屁”之類的
事,也不喜歡別人這樣對我,那太俗氣,靠自己呀,憑本事吃飯才是長遠的
。
新滬中學是一所完全中學,我去的時候只有九個高中班,后來開始招初
中。我去了就教高一,第二年做班主任,第三年當專職團委書記,再過了半
年就當教導處副主任,管德育。那時很艱難,學校校風不好,班主任歸我領
導,而我的年齡和資格不如他們,他們不服我。想想也是,一個“毛頭小孩
子”就指揮起那些老班主任。于是,我召集的班主任會議常常是討論會,大
家對我的決定總有不同意見。我記得有一次開總結會,一名老教師公開站出
來批評我這個不對、那個不是,和我吵起來,以后怎么也不愿意來開會。當
時的處境讓我考慮到了制度的重要性。為了整頓校風,我們學校開始在上海
率先搞“依法治校”,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通過統一的制度條文來進行管理
。校風漸漸地好轉了,班主任管理也規范了起來,升學率也逐年提高。我在
新滬中學經受了很大的鍛煉,我的老校長和導師鄔顯良老師很看中我,他對
我的影響是決定性的。鄔老師是上海中學高中畢業留校當團委書記的,他沒
有什么高學歷,可是他的才干超過絕大多數校長。他很有個性,經常“犯上
”,屬于不服從“管教”的那種,所以他的運氣很差,我的意思是說他在官
場上的運氣很差。誰都知道他有才華,可是我們的制度就是讓這樣的人淹沒
,性格決定命運啊。我很敬重他,他是我在教育界不多的額外敬重的前輩之
一,我在很多方面確實很像他。因為像他,我感覺驕傲。鄔老師非常寬容,
很有系統思維和大局觀,從來不以勢壓人,他往往看事物很遠、很透徹。有
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天和他一起散步回家。在新滬中學的十年間,我的長進
很大,一方面讀書很多,一方面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了自己。哪怕這十年我
毫無經驗,即便是那些教訓,也足以讓我記取了。
因為我從來不抱怨,將所有的艱苦都當成是鍛煉,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自
己的進步是切實存在的。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也影響到了我對干部的教育和培
養思路,讓干部到艱苦的崗位上鍛煉,然后寬容他們的錯誤,給他們更自然
的競爭環境。
變革時期的教育陣痛-上海市北郊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自述 目錄
引言/1
回放北郊五年變革史 鄭 杰/6
我的自述/7 路在哪里/8 兩校合并/14
陷入危機/17 機構變革/24 干部制度/32
校內民主/41 競聘上崗/47 課程產品/53
生命關懷/59 學校正義/66
人生需要舞臺 劉桂琴/79
“北郊可能有戲”/80沒有壓力,何來動力/82
**次不及格/83 這里有我的舞臺/84
一個不愿閑著的老頭 陳 輝/87
地理不是我的全部/88 我會投反對票/88
北郊的自由空間/89 工會離不開我/90 孩
子們叫我“陳爺爺”/90
我行我素 陳 燕/92
我要證明自己/93 我要主宰自己/94 只要
努力,就會成功/95 一次“單打獨斗”的經
歷/96 分配制度改革,我不贊成/97 與
學生“斗智斗勇”/98 教育改革“有利有
弊”/99
我是“百搭” 陳知行/101
我參加競聘,因為我愛自由/102 民主終究
會勝利/104 機構改革還需要磨合/106 教師
可以為學生系鞋帶/107 一件棘手的事/108
滿意度調查應更完善/109 二期課改意義
不大/110 這不是改革,而是回歸/111
冰冷的心在漸漸地融化 叢 洲/113
教育到底聽誰的/114 學校與企業不同/115
生命之歌/116 “法制”還是“法治”/117
在“麻煩”中改變戴蓓蓓/119
我參與并見證了每個“麻煩”/120 “罰”
出感情來了/121 學校會有更大的變化,我
也會/122
遲疑地留在了北郊 董翠云/125
質量管理室的故事/126 四年三個崗位/127
學生有我很幸福/128
學一點兒哲學 方 君/130
被校長感動/131 北郊學校的新意/132 對
課程改革的一些想法/134
我的好奇心以及我的故事何 薇/136
稀里糊涂做了老師/137 看到校長我就想
逃/137 開個工作室,只要不虧就行/140壓
力確實不小/145
我不悔這一生 胡 倩/148
*后選擇了語文/149 教師的責任/150 不
變的是我的心/151 問題真是不少/152
差點兒沉淪黃 濱/154
正確的選擇/155 “企業化”管理帶來的
變化/156 一堂好課一定要有閃光點/158
讓一切變得單純劉麗君/160
內心不“安分”/161 我的天空有多廣/162
有歡樂,也有艱難/164
永葆熱情與創造力 劉 聆/166
艱難地起步/167 絕不允許出差錯/168 人
才輩出/170 親身參與競聘/171 校長不在,
一切照常/172 我的歸屬感/173
全新的感受,全新的探索 劉 瑩/175
走近競聘/176 謠言不攻自破/178 夢想
與幸福/179
北郊給予我多彩的生活 陸 萍/181
一開始我很“嫩”/182 *受氣的工作/183
挑戰自我/184找到自己的位置/186
幾度風雨三次轉變倪靜君/187
教育生涯的前五年/188 試教北郊學校/191
經歷不少,彎路很多/192 第三次轉變/193
我與我的教育夢倪順喜/199
人必須靠自己/200 回到母校/202 如魚
得水/203 辦公司,再創業/205
天天天藍盛燕/210
百廢待興/211 自薦做網站/211 同事相
處很開心/212 我對自己說:天天天藍/214
擁有億萬家產般的工作心情/214 把工作
焦點放在樂趣上/215 樂趣不是找來的,
樂趣是體會出來的/215
我——離經叛道,有點兒特別 宋利國/217
用寬容的心包容/218 質的變化/219
我的命運我做主唐曉維/222
為自己驕傲/223 談學校變革/226 團隊
合作/228 未來的路還很長/228
到北郊工作,我不后悔 王抗美/230
偶然進北郊/231 從帶班開始/232 學校
因改革而被改變/233
永不言老,永不言敗魏國良/237
閱歷就是財富/238 北郊給人不同的感
受/239 辦好學校,師資*重要/240 教
師需要學校的認可/242
重在狀態,不在名利魏建國/244
當好校長的副手/245 兩校合并,用心良
苦/246 終身學習,不斷追求/246 改革
不是一帆風順的/248
人這一生不就是在尋找自己嗎徐倩嫵/251
找到了我的舞臺/252 我的**次/253 喜
歡的不一定適合,適合的才能做好/254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那該多好
余唯風/256
我的兩個關鍵詞:選擇、改變/257 我正變
得勇敢/259 更自信地活著、工作著/261
小學教育就該“存真”/263 很想參加競
聘/264 責任心何其重要/265
能為學校做點兒事,那是一大樂趣 張亮騫/268
與另類校長在一起/269 學校在“折騰”
人/269 看不到痛苦的“抱怨”/271
感謝競聘張勤/272
**個吃螃蟹/273 承受壓力/274 脫胎
換骨/276
生命因讀書而改變 周海平/279
我的另類之處/280 愛上讀書/281 我的
新定位/282 文化的重要性無法替代/283我
不務正業嗎/284
那么多“花頭經”在逼迫著我們 周芝元/286
學校變化挺大的/287 不在乎結果,重在
過程/289 學校變得有文化了/291
是偉大還是悲哀 鄒 黎/293
喜歡挑戰/294 曾經低沉/295 我當然要
去/296 小學要爭氣/297 為自己增值/301
變化*大的是人/303
為參與改革而驕傲鄒如皓/306
*適應當教師/307 喜歡永無止境地學
習/308 變化在悄悄發生/310 我的心理
課/313 人的精神在變/317
后記/319
變革時期的教育陣痛-上海市北郊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自述 作者簡介
鄭杰,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長,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讀書成材標兵。近年來,鄭杰致力于學校重建,在北郊學校嘗試建立現代學校文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他對社會轉型期校長角色變遷、教師身份變化、學校生存與可持續發展、師生的生命質量與人生幸福等問題,進行了諸多有價值的思考和實踐,因其觀點新銳而獨特,而被戲稱為“另類校長”。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