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思考,快與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66912
- 條形碼:9787521766912 ; 978-7-5217-6691-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考,快與慢 本書特色
“社會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堪與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相媲美”
諾獎得主經典作品,行為經濟學集大成之作
思考,快與慢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的經典作品,是卡尼曼一生研究工作清晰而富有啟發性的總結。 作為行為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的先驅者,卡尼曼的研究影響深遠。 卡尼曼認為,有兩種系統驅動著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方式:系統1是依賴直覺、情感、記憶做出的快速判斷;系統2則更慢、更深思熟慮,也更有邏輯。通過闡釋這兩個系統在大腦中的運作規律,卡尼曼揭示了快思考和直覺印象對人類思想和選擇的普遍影響。他通過生動的對話和實驗展示了我們什么時候可以信任自己的直覺,什么時候不可以,以及我們如何利用慢思考的優勢,做出比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更好的選擇。 2002年,丹尼爾·卡尼曼因其在判斷與決策心理學方面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挑戰了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假定,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論”,開創了行為經濟學這一新領域。在這本里程碑式的作品中,卡尼曼不僅為我們展示了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也將為我們工作、生活各個方面的決策提供實用且富有啟發性的見解——以及教會我們如何防范常常讓我們陷入困境的心理偏差。
思考,快與慢 目錄
目錄
序言
**部分 兩個系統
1. 故事中的角色
2. 注意力與努力
3. 懶惰的掌控者
4. 關聯機器
5. 認知放松
6. 常態、意外及原因
7. 妄下結論的機器
8. 我們如何做出判斷
9. 回答較簡單的問題
第二部分 啟發式與偏差
10. 小數律
11. 錨定
12. 可得性的科學
13. 可得性、情感和風險
14. 湯姆的專業
15. 琳達問題:少即是多
16. 原因勝過統計數據
17. 向均值回歸
18. 馴服直覺性預測
第三部分 過度自信
19. “知道”錯覺
20. 有效性錯覺
21. 直覺與公式
22. 專家直覺何時可信?
23. 外部視角
24. 資本主義的引擎
第四部分 選擇
25. 伯努利的錯誤
26. 前景理論
27. 稟賦效應
28. 負面事件
29. 四重模式
30. 罕見事件
31. 風險策略
32. 記分
33. 逆轉
34. 框架與現實
第五部分 兩個自我
35. 兩個自我
36. 將人生看作故事
37. 體驗的幸福
38. 思考人生
結論
附錄A: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
附錄B:選擇、價值與框架
注釋
致謝
索引
思考,快與慢 節選
我想,每位作者心中都幻畫了一副場景,在此場景下,讀者能從其作品中獲益良多。本書的場景是眾所周知的辦公室飲水機旁的閑談,人們聚在這兒交流思想,談天說地。我希望讀者在談論他人的判斷與選擇、公司的新政策或同事的投資決策時,能因為閱讀了本書而擁有更豐富的詞匯。為什么要重視閑談?因為閑談時能發現并指出別人的錯誤,這可比正視自己的錯誤容易得多,也有趣得多。春風得意時,我們很難質疑自己的信念和需求。在*需要自我質疑時就更難做到了。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許多人會下意識地推測朋友和同事對其選擇所做的評價,因而,預判的質量和內容至關重要。對有見地的閑談抱有預期是一種強大的動力,促使人們進行嚴肅的自我批評,其作用勝過了新年計劃,更有利于提高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決策能力。
要成為經驗豐富的診斷專家,醫生必須熟悉大量的疾病術語。每套術語都與診斷相關,包括疾病的名稱和癥狀、可能的先兆及病因、病情的進展與后果,以及為治療或緩解疾病采取的可能的干預措施。學醫包括學習醫學用語。同理,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判斷和選擇,也需要掌握比日常語言更豐富的詞匯。在見多識廣的閑談中,我們有望發現各種獨特的犯錯模式。系統誤差(systematic errors)被稱為偏差(biases)。人們可以預測,在特定情況下這些偏差會反復出現。例如,一名帥氣自信的演講者走上臺時,我們就能預測,觀眾會對其言論產生名不符實的贊賞。這種偏差即光環效應,其診斷術語唾手可得,因而更易被預測、識別和理解。
倘若有人問你正在想什么,你一般能給出答案。你自以為了解你的思維過程,覺得它不過是按部就班地從一個有意識的念頭導向另一個。但這并非思維運作的唯一方式,也不是典型方式。大多數印象和想法都來自有意識的體驗,但你并不了解其產生過程。你確信眼前的桌子上有一盞燈,你能從電話那端伴侶的聲音中聽出一絲惱怒,或者下意識地避開路上的危險,但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你無從知曉。形成印象、直覺和大量決策的腦力活動在悄無聲息地進行著。
本書探討的大部分內容涉及直覺偏差。關注錯誤并不意味著貶低人類智慧,就像醫學教材關注疾病并不意味著否定健康。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都處于健康狀態,所做的決策、采取的行動往往也是恰當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跟著印象和感覺走,相信自己的直覺信念和偏好,這種信心通常合乎情理。但情況并非總是如此。有時我們犯了錯,卻依然信心滿滿。客觀的觀察者比我們自己更有可能發現錯誤。
我進行“飲水機旁交談”的目的是:提供更豐富、更精準的語言來探討自己及他人的判斷與選擇錯誤,提高識別和理解這些錯誤的能力。至少在某些情況下,正確的診斷能提示我們進行干預,降低判斷和選擇錯誤造成的危害。
思考,快與慢 作者簡介
丹尼爾·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享譽全球的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2002年,因與阿莫斯·特沃斯基在決策制定方面的研究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主要貢獻是在不確定條件下的人為判斷和決策方面的發現。他的發現激勵了新一代經濟學研究人員運用認知心理學的洞察力來研究經濟學,使經濟學的理論更加豐富。2013年,他獲得了美國總統自由勛章。《思考,快與慢》是他的代表作。卡尼曼于2024年逝世。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