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80857
- 條形碼:9787302680857 ; 978-7-302-68085-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 本書特色
軟件需求領域兩位專家混搭,聯袂傾力呈現20個核心實踐
精粹版實用工具,搞定貫穿產品生命周期的7類需求活動
本書特色主題:
澄清問題、定義業務目標以及設置解決方案的邊界
確定利益相關方和決策者
探索用戶任務、事件和響應
評估數據概念和關系
引導和評估質量屬性
分析需求和需求集,創建模型和原型,設置優先級軟件需求領域兩位專家混搭,聯袂傾力呈現20個核心實踐
精粹版實用工具,搞定貫穿產品生命周期的7類需求活動
本書特色主題:
澄清問題、定義業務目標以及設置解決方案的邊界
確定利益相關方和決策者
探索用戶任務、事件和響應
評估數據概念和關系
引導和評估質量屬性
分析需求和需求集,創建模型和原型,設置優先級
以一致、結構化、有據可查的方式指定需求
審查、測試和管理需求變更
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 內容簡介
"《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從軟件需求領域中萃取出20個核心的實踐,覆蓋需求過程六大環節:需求的計劃、啟發、分析、規范、驗證和管理。《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可以幫助團隊在短時間內了解和發現更精準的需求,通過充分的溝通和協作來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以更有利于實現持續價值交付的順序實現更有價值的功能,讓業務得以持續和增長。 《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尤其適合商業分析師、需求工程師、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和開發人員閱讀和參考,可以幫助他們合力打造出可持續增長的業務。"
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 前言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半畝方塘邊看書的朱熹,興之所至,忽見池面如鏡,映照著天光云影。究其原因,池塘原本并非一潭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于是,他創作了兩首詩,題為《觀書有感》,上述名句出自其中**首。
如果我們把池塘比作某種產品,天光云影便是產品的諸多功能,那么這滋養產品的源頭活水,就必然是高質量的需求了。一路行來,BA引領著需求,經歷了啟發、分析、規范、驗證,可謂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后,需求*終修成正果——一份高質量的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至此,BA的工作也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功成身退了。
然而,一切是否真的如此美好?
聚焦于軟件需求的書籍不少,為什么我們非要讀卡爾這本呢?謎底就在謎面上,原書書名中的essential就是“精要”的意思,“精”是精煉,“要”是必要,副標題更絕,意思是“BA那些事兒的*小完備集合,缺少本書任何一個實踐,可能會影響到需求的質量,*終得不到“清如許”的需求。
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 目錄
第1章 需求本質 001
1.1 需求的定義 002
1.2 需求工程的良好實踐 006
1.3 誰來負責所有這些事情 009
1.4 一些反復出現的主題 011
1.5 需求的生命周期和時間 012
1.6 上手指引 013
第2章 奠定基礎 015
2.1 實踐#1: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 016
2.1.1 業務問題 016
2.1.2 征詢:定位實際問題 017
2.1.3 始終聚焦于業務問題 020
2.1.4 相關實踐 021
2.1.5 思考與行動 021
2.2 實踐#2:定義業務目標 022
2.2.1 業務需求 022
2.2.2 業務目標 025
2.2.3 成功指標 027
2.2.4 產品愿景 028
2.2.5 相關實踐 030
2.2.6 思考與行動 030
2.3 實踐#3:定義解決方案的邊界 031
2.3.1 完善解決方案概念 031
2.3.2 設定上下文 033
2.3.3 擴展生態系統 034
2.3.4 應用解決方案邊界 036
2.3.5 相關實踐 037
2.3.6 思考與行動 038
2.4 實踐#4:確定并描述利益相關方 038
2.4.1 尋找利益相關方 039
2.4.2 利益相關方、客戶和用戶類別 041
2.4.3 確定利益相關方的特征 043
2.4.4 相關實踐 045
2.4.5 思考與行動 045
2.5 實踐#5:確定有決策權的人 046
2.5.1 誰來做決定 047
2.5.2 他們如何決定 048
2.5.3 決策確定后會怎樣 050
2.5.4 相關實踐 050
2.5.5 思考與行動 051
第3章 需求征詢 053
3.1 實踐#6:理解用戶需要用解決方案來做什么 055
3.1.1 專注于使用 056
3.1.2 征詢用戶需求 057
3.1.3 用例剖析 060
3.1.4 應用以使用為中心的需求信息 061
3.1.5 相關實踐 062
3.1.6 思考與行動 062
3.2 實踐#7:確定事件和響應 062
3.2.1 事件的類型 063
3.2.2 指定事件 065
3.2.3 相關實踐 069
3.2.4 思考與行動 069
3.3 實踐#8:評估數據概念和關系 070
3.3.1 理解數據對象及其關系 070
3.3.2 完善對數據的理解 073
3.3.3 數據細節決定成敗 076
3.3.4 尋找數據需求的藏身之處 078
3.3.5 相關實踐 079
3.3.6 思考與行動 079
3.4 實踐#9:征詢和評估質量屬性 080
3.4.1 征詢質量屬性 082
3.4.2 質量屬性的含義 082
3.4.3 權衡質量屬性 084
3.4.4 規范質量屬性 085
3.4.5 相關實踐 086
3.4.6 思考與行動 087
第4章 需求分析 089
4.1 實踐#10:分析需求和需求集 090
4.1.1 分析單個需求 091
4.1.2 需求集分析 095
4.1.3 相關實踐 098
4.1.4 思考與行動 098
4.2 實踐#11:創建需求模型 099
4.2.1 選擇合適的模型 100
4.2.2 使用模型來完善理解 103
4.2.3 迭代建模 106
4.2.4 相關實踐 107
4.2.5 思考與行動 107
4.3 實踐#12:原型創建和評估 108
4.3.1 進行原型設計的原因 109
4.3.2 如何進行原型設計 111
4.3.3 原型的命運 113
4.3.4 相關實踐 114
4.3.5 思考與行動 114
4.4 實踐#13:需求優先級排序 115
4.4.1 優先級排序的挑戰 115
4.4.2 影響優先級的因素 116
4.4.3 優先級排序技術 117
4.4.4 通過逐對比較對質量屬性進行優先級排序 119
4.4.5 分析性優先級排序方法 120
4.4.6 相關實踐 122
4.4.7 思考與行動 123
第5章 需求規范 125
5.1 實踐#14:以一致的方式編寫需求 127
5.1.1 常見需求模式 127
5.1.2 抽象層次 129
5.1.3 需求屬性 131
5.1.4 非功能需求 132
5.1.5 相關實踐 133
5.1.6 思考與行動 134
5.2 實踐#15:以結構化的方式組織需求 134
5.2.1 需求模板 134
5.2.2 軟件需求規范 136
5.2.3 需求管理工具 139
5.2.4 相關實踐 140
5.2.5 思考與行動 140
5.3 實踐#16:確定和記錄業務規則 140
5.3.1 定義業務規則 141
5.3.2 發現業務規則 142
5.3.3 記錄業務規則 144
5.3.4 應用業務規則 145
5.3.5 相關實踐 146
5.3.6 思考與行動 147
5.4 實踐#17:創建詞匯表 147
5.4.1 溝通的同步 148
5.4.2 相關實踐 150
5.4.3 思考與行動 150
第6章 需求確認 153
6.1 實踐#18:需求評審和測試 154
6.1.1 需求評審 154
6.1.2 需求測試 156
6.1.3 驗收標準 157
6.1.4 測試分析模型 159
6.1.5 高效測試需求 161
6.1.6 質量左移 162
6.1.7 相關實踐 163
6.1.8 思考與行動 163
第7章 需求管理 165
7.1 實踐#19:需求基線的建立和管理 166
7.1.1 定義需求基線 166
7.1.2 兩種基線策略 167
7.1.3 確定納入基線的需求 168
7.1.4 就基線達成共識 170
7.1.5 管理多個基線及其變更 171
7.1.6 相關實踐 173
7.1.7 思考與行動 174
7.2 實踐#20:有效管理需求變更 174
7.2.1 預測需求變更 175
7.2.2 定義變更控制過程 176
7.2.3 評估變更影響 180
7.2.4 做出決策后 181
7.2.5 力求少做變更 181
7.2.6 相關實踐 182
7.2.7 思考與行動 182
參考文獻 183
高質量需求:聚焦于商業價值的20個核心實踐 作者簡介
卡爾· 魏格斯(Karl Wiegers)
以Process Impact首席顧問的身份工作數十年,從事軟件開發咨詢和培訓工作。卡爾為全球數千名學生和會議參與者做過650多場演講。卡爾擁有伊利諾伊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學位。在柯達公司工作的18年中,先后擔任過攝影研究科學家、軟件開發人員、軟件經理以及軟件過程和質量改進負責人。代表作有《軟件需求》系列版本和《聰明的商業咨詢師》等。
坎黛西·霍坎森
Argon Digital公司的業務架構師,PMI Agile認證從業人員。在產品負責和業務分析方面有超過十年的經驗。坎黛西畢業于萊斯大學,擁有土木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以及宗教研究學士學位。
方達
愛下廚房的全棧工程師,寫過代碼,做過測試,研究過真需求,從需求領域的學習者成功轉為實踐者,具有豐富的產品(菜品,尤其是川菜,魯菜和粵菜其次)實操經驗和項目管理經驗。代表作品有《需求可視化:22個需求模型及其應用場景》。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