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瑤族“朝踏”儀式與文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4669
- 條形碼:9787573214669 ; 978-7-5732-1466-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瑤族“朝踏”儀式與文獻 內容簡介
本書以瑤族的“朝踏”儀式與文獻為對象,基于歷史文獻和田野資料整理分析立論。“朝踏”為平地瑤祀神儀式,因地處南嶺走廊中段湘、桂毗鄰區(qū)的鐘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與江華瑤族自治縣保留有較為豐富的“朝踏”儀式和文獻資料,作者特選擇此三縣作為主要的考察地點,重點對“朝踏”的儀式過程和歌本文獻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和研究,內容扎實,圖文資料豐富,對構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瑤族“朝踏”儀式與文獻 目錄
緒論
**節(jié) 關于選題與研究取向
第二節(jié) “朝踏”的地理分布
第三節(jié) 曲折的播遷之路
上編 “朝踏”儀式、文獻與文本研究
**章 “朝踏”儀式流程
**節(jié) 許愿與申愿儀式
第二節(jié) 還愿儀式
第三節(jié) 儀式的變遷
本章結語
第二章 朝踏歌
**節(jié) 接客大討路歌
第二節(jié) 朝踏令歌
第三節(jié) 朝踏陰歌
第四節(jié) 朝踏陽歌
本章結語
第三章 朝踏舞
**節(jié) 千家峒傳說與瑤族朝踏舞溯源
第二節(jié) “朝踏”儀式舞蹈系列
第三節(jié) “朝踏”儀式舞蹈的功能
本章結語
第四章 “朝踏”儀式文本的建構
**節(jié) “朝踏”儀式文本的外部構型
第二節(jié) “朝踏”儀式文本的內在結構
第三節(jié) “朝踏”儀式文本的重構
本章結語
第五章 “朝踏”文獻的傳承與形制
**節(jié) “朝踏”文獻的傳承
第二節(jié) “朝踏”文獻的形制特征
第三節(jié) 題跋與印鑒
本章結語
第六章 “朝踏”文獻的文本特征
**節(jié) 多元化的語言運用
第二節(jié) 程式化的表達傳統(tǒng)
第三節(jié) 互文性的文本關聯(lián)
本章結語
下編 “朝踏”文獻校釋
第七章 鐘山“朝踏”文獻校釋
**節(jié) “朝踏”歌本校釋
第二節(jié) 朝踏科儀本校釋
第八章 富川朝踏文獻校釋
第九章 江華朝踏文獻校釋
本書結語
附 錄:“朝踏”調查資料
參考文獻
瑤族“朝踏”儀式與文獻 作者簡介
袁君煊,廣西師范大學文學博士,現(xiàn)為東華理工大學副教授,多年來致力于南嶺走廊民間文獻與文學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yu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南嶺走廊瑤傳道教影像資料庫建設與保護研究”,編號:15YJC730005)、江西省哲學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各1項,出版專著2部,參編1部。發(fā)表論文20余篇,包括《行走的歌謠:“三原”論視閾下瑤族信歌探賾——瑤族信歌研究系列之二》,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瑤族“上光”科儀的展演、內蘊及其功能表達》,當代宗教研究,2017年;《瑤族宗教與道教關系研究綜述》,宗教學研究,2016年。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