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供求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92586
- 條形碼:9787513092586 ; 978-7-5130-9258-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供求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上海、深圳、成都、重慶四地醫務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實踐及其提高專業化水平的路徑進行了梳理; 從門診患者及其家屬、住院患者及其家屬、醫務人員三個方面研究了醫務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需求; 從醫務社會工作者的知能要求、醫務社工助理隊伍的功能發揮、患者家屬志愿者力量的開發三個方面研究了醫務社會工作的專業化供給。力圖識別有效開展醫務社工服務的實踐證據和知識, 并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開啟相關政策窗口提出建議。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供求分析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供求分析 前言
健康治理是社會為促進人們的健康所采用的行動和方式,是多方面、多層級制度的集合。健康治理的內容涉及宣傳健康知識、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方面。國際組織、國家、地方政府、社區、社會組織、家庭、個人以及借助網絡形成的患者群體等都是健康治理的主體。醫務社會工作者和社會工作機構也是健康治理體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醫務社會工作實踐始于20世紀20年代,并于2000年前后開啟恢復重建之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健康中國的發展戰略,在此背景下,醫務社會工作迎來了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成為健康服務和健康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在對上海、深圳、成都、重慶四地醫務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實踐及提高專業化水平的路徑進行梳理的基礎上,以重慶為例,從門診患者及其家屬、住院患者及其家屬、醫務人員三個方面研究了醫務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需求;從醫務社會工作者的知能要求及能力轉化、醫務社工助理隊伍的構建及功能發揮、患者家屬志愿者力量的開發三個方面研究了醫務社會工作的專業化供給;從供求匹配的角度,構建了一個可供醫療機構制定醫務社會工作服務(簡稱“醫務社工服務”)清單的理論模型。力圖通過以上研究,識別西部地區有效開展醫務社工服務的實踐證據和知識,并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開辟相關政策窗口提出倡導和建議。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供求分析 目錄
目 錄
**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二、研究問題與文獻綜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與內容
第二章 健康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一、健康治理的邏輯起點:健康與健康權的維護
二、健康治理的內涵
三、國外健康治理的實踐模式
四、中國健康治理的實踐
五、健康治理的路徑
六、健康不平等的治理
第三章 我國醫務社會工作發展概況
一、我國醫務社會工作實務模式的劃分
二、上海模式
三、深圳模式
四、成都的探索
五、重慶的探索
第四章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需求調查
——門診患者調查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二、門診患者(家屬)遭遇的主要問題
三、門診患者家屬對社會工作的認知
四、門診患者(家屬)的社會心理服務需求
五、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需求調查
——住院患者調查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二、住院患者(家屬)遭遇的主要問題
三、住院患者家屬對社會工作的認知
四、住院患者(家屬)的社會心理服務需求
五、結論與討論
第六章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需求調查
——醫務人員調查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二、醫務人員對社會工作的認知
三、醫務人員對患者社會心理問題的認知
四、醫務人員對患者社工服務需求的認知
五、醫務人員對社工服務的需求
六、結論與討論
第七章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專業供給
——醫務社會工作者的知能要求
一、國內醫務社工人力資源現狀及相關研究
二、美國健康照料領域醫務社會工作者的知能要求
三、來自一線醫務社會工作者的反饋
四、當前我國醫療環境下醫務社會工作者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
五、醫務社會工作課程體系的設置與優化
第八章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專業供給
——社會工作實務能力的培養
一、理論知識、實務能力與經驗學習理論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三、提升學生實務能力的行動過程
四、實務能力提升效果
五、轉化的發生機制
六、結論與討論
第九章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合作供給
——醫務社工助理作用的發揮
一、區分助理社工和醫務社工助理
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探索
三、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本土化嘗試
四、醫務社工助理的激勵機制
五、結論與討論
第十章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聯動供給
——家屬志愿者的開發
一、發展患者家屬志愿者的必要性
二、組建患者家屬志愿者團隊的優勢
三、組建患者家屬志愿者隊伍的可行性分析
四、組建住院部患者家屬志愿者隊伍的策略
五、結論與討論
第十一章 基于供求匹配模型的醫務社會工作服務清單制定
一、全國醫療機構醫務社工服務供給狀況
二、清單制在醫務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三、醫務社工服務清單制定模型的構建
四、供求匹配模型的應用實例
五、結論與討論
第十二章 結論與建議
一、結 論
二、建 議
參考文獻
健康治理視角下的醫務社工服務供求分析 作者簡介
何嵐,女,湖北黃岡人,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西南大學講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社會治理與科技管理。
張維維,女,湖北松滋人,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重慶工商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技術投資與社會治理。
謝艷,女,四川武勝人,社會學博士,西南大學副教授,美國亞利桑州立那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政治社會學、農村社會學、健康社會工作研究。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