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新質生產力 領航算力時代新產業新賽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69255
- 條形碼:9787111769255 ; 978-7-111-76925-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質生產力 領航算力時代新產業新賽道 本書特色
本書圍繞“如何讀懂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向‘新’而行,尋找企業未來藍海新賽道”三大有關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之問,幫助企業布局未來產業、找準藍海賽道、把握增長航向。 核心之問一“如何讀懂新質生產力”,全景式地解讀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新”在何處;關于新質生產力存在哪些認知誤區;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迸發生產要素的新活力,打通影響經濟發展的堵點卡點。 核心之問二“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從創新發展新產業、塑造新業態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多維驅動、協同發展“算力時代”的新質生產力;如何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發掘創新驅動現代產業增長的經濟密碼。 核心之問三“如何向‘新’而行,尋找企業未來藍海新賽道”,從商業的角度,分析了誰將是下一個未來的新支柱產業,引領企業高質量增長的新賽道在哪兒,幫助企業尋找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的新動能、新機遇。
新質生產力 領航算力時代新產業新賽道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如何讀懂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向‘新’而行,尋找企業未來藍海新賽道"三大有關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之問,幫助企業布局未來產業、找準藍海賽道、把握增長航向。關于核心之問一"如何讀懂新質生產力",本書全景式地解讀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新"在何處;關于新質生產力存在哪些認知誤區;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進發生產要素的新活力,打通影響經濟發展的堵點卡點。關于核心之問二"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本書從創新發展新產業、塑造新業態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多維驅動、協同發展"算力時代"的新質生產力;如何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發掘創新驅動現代產業增長的經濟密碼。關于核心之問三"如何向‘新’而行,尋找企業未來藍海新賽道",本書從商業的角度,分析了誰將是下一個未來的新支柱產業,引領企業高質量增長的新賽道在哪兒,幫助企業尋找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的新動能、新機遇。
新質生產力 領航算力時代新產業新賽道新質生產力 領航算力時代新產業新賽道 前言
前言 br / PREFACE?? br / br / 新質生產力,領航新產業新賽道 br / 新質生產力是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潮流下,主要以智能化技術尤其是“算力”為代表的新質態生產力,其表現為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在新的組合或升級下,實現產業技術邏輯的顛覆性革命,從而使生產力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 br / 與前三次尤其是第三次由信息技術推動的工業革命不同,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由智能化技術推動,它要替代的不僅是人類的體力勞動,還包括人類的大部分腦力勞動,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質生產力必然會領航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產業和新賽道。 br /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其寫作目的主要就是為讀者分析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潮流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發展動力、發展形式與發展機制,以及相應的產業發展模式、發展路徑與發展策略,為政府產業政策的制定、實施以及各行各業尤其是企業如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思路與方法,同時也為企業管理者布局企業未來的增長方向提供戰略指引。 br / 在本書中,我們提出了兩大核心觀點。 br / **大核心觀點認為,新產業新賽道是新質生產力的載體,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然要落實到與之相適應的新產業新賽道上。例如,以國家標準提升和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需要以傳統產業為基礎載體,滲透進智能化、綠色化新技術;完善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其目的就是要健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 br / 第二大核心觀點認為,新質生產力作為新產業新賽道發展的底層技術邏輯,為新產業新賽道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例如,前沿創新和顛覆性技術成為新產業發展的引擎和動力,“高素質”勞動者為新產業發展提供具有高技術水平的人力資源,“新介質”勞動資料為新產業提供智能化生產工具,“新料質”勞動對象為新產業提供數據要素等新型資源。 br / 基于此,我們只有認識到、把握好新質生產力與新產業新賽道之間的關系,才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潮流下,制定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正確的產業政策,把握企業在算力時代乘風破浪的發展新航向。 br / 從整體來看,新質生產力發展對產業發展的動力、方向、形態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布局、產業上下游關聯以及產業綠色發展等方面都將會產生重大的革命性影響,這些革命性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br / (1)產業結構更加軟化。 br / 新質生產力能夠促進產業結構更加知識、技術和人力資本密集化,擺脫前三次工業革命下產業結構的資源、能源、物質消耗剛性的特點。產業結構的軟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br / 其一,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算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本身就是知識密集型技術的代表,“網力 算力”產業化發展將催生不同的產業。例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產業化衍生出ChatGPT、文心一言、Kimi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這些都需要強化算力基礎設施及產業數據平臺建設。 br / 其二,以“網力 算力”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能夠改造傳統產業,拓展產業邊界,實現產業升級。例如,在出租車行業中,“網力”的發展推動了打車平臺的興起,網約車的出現打破了信息不對稱,促進了要素的協調發展;“算力”的發展則使得無人駕駛平臺“蘿卜快跑”投入市場,出租車行業由“人力”密集型行業轉變為“算力”密集型行業。 br / (2)產業組織更加扁平。 br / 前三次工業革命下,產業組織與企業形態總體上呈現“垂直控制”型特征,企業以大為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減少企業組織流程中不必要的環節,使得流程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同時,即時溝通等工具打破了時空限制,提升了信息流通的便利性,產業組織由層層遞進的“直線模式”轉變為“環形模式”或“網絡模式”。 br / 這種扁平化組織貫穿于企業研發—生產—流通的全過程,以“算力”為基礎的發展為生產環節分散程度的降低提供了技術支持,模塊化技術帶來的技術進步進一步改變了傳統的生產工藝,融合了部分生產工序,從而精簡了生產環節,驅動了生產的“短鏈化”。 br / 在研發階段,算力將助力于縮短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幫助企業簡化采購流程,機器學習等技術將彌補人力學習周期過長的不足,有利于企業迅速做好生產準備。 br / 在生產階段,以3D打印技術為典型代表的分布式生產方式,能夠將部分項目的生產流程縮短近95%,弱化“功能分離”的特點。 br / 在流通階段,物流、庫存管理和設備維護的效率將得到提高,尤其是通過將來自不同組織的數據集成到一個連貫的系統中,優化業務運作,有助于組織的扁平化。 br / (3)產業布局虛擬化集聚。 br / 新質生產力使得產業布局的形式發生根本性改變。前三次工業革命下,產業在地理空間上的物理性接近、集聚模式,將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而以數據和信息實時交換為核心的網絡虛擬集聚模式將因其高效率而獲得各行各業的青睞。 br / 平臺經濟等新模式和新業態,通過數字技術將商品和服務的交易場景轉移到了線上,實現了基于網絡空間的、以數據交換為核心的大規模、零距離的虛擬集聚。為什么新質生產力能夠產生產業布局虛擬化集......
新質生產力 領航算力時代新產業新賽道 目錄
目錄
CONTENTS??
前?言
**講
發展新質生產力,激活經濟新動能
導讀001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003
新質生產力究竟“新”在何處011
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存在哪些常見的認知誤區014
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需要防止出現哪些亂象021
結語024
第二講
塑造新型生產關系,迸發生產要素新活力
導讀025
塑造新型生產關系,走出中等收入陷阱027
全面深化改革,市場有多大,新質生產力就能走多遠032
打通堵點卡點,迸發生產要素新活力037
結語055
第三講
多維驅動,協同發展算力時代的新質生產力
導讀057
算力時代的新型生產力059
新科技驅動下的產業新機遇061
五維驅動,協同發展新質生產力067
結語073
第四講
算力時代“新質”下的新產業新業態
導讀075
如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077
產業政策轉型,激活新產業新業態083
結語091
第五講
新質生產力下,產業發展的“新”未來:以江蘇省為例
導讀093
算力時代產業發展的“新”未來095
未來產業發展的“新”挑戰:以江蘇省為例097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增長新動能:
以江蘇省為例110
結語119
第六講
改造傳統產業,以“新”推進智改數轉網聯
導讀121
突破陷阱,以“新”改造傳統產業123
傳統產業的智改數轉網聯:以江蘇省為例130
新質生產力如何推進農業現代化135
結語142
第七講
新質生產力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導讀143
新質生產力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145
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147
如何進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152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面臨的挑戰與對策158
結語165
第八講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模式與產業鏈
導讀167
兩種基本模式:“技術進步、結構升級”與
“適度競爭、組織優化”169
“韌性與安全”的新模式:以產業鏈為中心173
政策驅動:算力時代產業鏈的立體化、系統性、
集成式180
結語193
第九講
向“新”而行,尋找企業增長新賽道
導讀195
誰將是下一個未來的新支柱產業197
誰將會引領未來新支柱產業的新賽道211
結語222
第十講
政策引航,發掘新支柱產業新藍海
導讀223
政策引航,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225
構筑未來新支柱產業、形成新優勢231
如何培育新支柱產業,發掘企業未來增長新藍海238
結語246
新質生產力 領航算力時代新產業新賽道 作者簡介
劉志彪,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科學委員會經濟學部委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江蘇經濟學會會長,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常務院長,主編《南大商學評論》雜志,并擔任《南京大學學報》等數家雜志編委。主要從事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和全球價值鏈問題研究。曾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南京財經大學校長、副書記,江蘇省政府參事,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是全國十二屆政協委員、江蘇省十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家工商總局市場監督專家委員會委員、商務部GVC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主持完成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等研究10余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發表高水平論文近130篇,數10篇論文被《新華文摘》等轉載;撰寫近160篇決策咨詢研究報告,30篇報告獲省部級及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其中正副國級領導批示10余次,60余篇報告被中央內參采用;出版著作10余部,研究成果獲第十八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著作獎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30余項獎項、榮譽。
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入選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2004年入選人事部等7部委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年獲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學家稱號,2015年獲“江蘇社科名家”稱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