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的精神分析之道 復雜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議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51036
- 條形碼:9787518451036 ; 978-7-5184-5103-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精神分析之道 復雜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議題 本書特色
在介紹這本書前,我想先請大家拋開理論與技術,單純談談精神分析。對于初學者,你的精神分析之路以什么為開端?對于高階玩家,你會如何回溯這段精神分析之旅?又或者,若這片領域于你而言還是荒地,你要怎樣邁出第1步? 如果有1000個讀者來回答(作為編輯我希望有10000個,或者更多),可能會出現1000個答案——就像眾人品讀哈姆雷特那樣;當然也可能是999個或者更少——搞精神分析的誰能繞過俄狄浦斯呢? 我們看到,安德斯也寫俄狄浦斯。他寫的有什么不一樣? 這里就要從本書的中文書名說起了。zui初的譯名是《我的精神分析之路》,譯者王覓老師建議把“路”改成“道”,這個修改可謂神來之筆。“道”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多重含義:道路;方向、方法、道理;技術;學術的思想體系……而本書就紙短言長地傳達了上述多重內涵。俄狄浦斯在找尋“我是誰?”,來訪者也在問“我是誰?”,而分析師會與他們一同走上好奇的探尋之道。 在《我的精神分析之道》的文本里,我看見一個睿智、包容、可愛的小老頭兒安德斯。兩位譯者的文字又帶著一些本土化的精神分析味道,翻閱時仿佛有三個靈魂在同頻調諧,思辨之余,甚是歡樂。這本書并不簡單,卻是我讀過zui流暢和舒適的精神分析著作之一。或許因為作者傾注了他的人生,本書又像是給世界的一個關于“我是誰?”的回應。 無論對于學術還是人生,安德斯顯然是自洽的、滿意的。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本書,讓國內更多的讀者了解寶藏般的安德斯和他的精神分析之道——一種超越形體的、珍貴的智慧。
我的精神分析之道 復雜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議題 內容簡介
本書名為《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復雜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議題》,講述作者如何理解、實踐精神分析,但又遠不止于作為個體的安德斯——書中涵蓋的多重領域的智慧、對“真相”的深刻剖析,將能啟發所有讀者對自身、對人類以及更宏大的世界的反思。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精神分析的理論基礎、臨床概念、教育及對文學作品的解讀。作者從悲劇《俄狄浦斯王》起筆,闡述了精神分析的知識體系、方法論的復雜實踐及對兩位著名文學人物的精神分析式詮釋,zui后回歸對俄狄浦斯的再思考,再次升華了本書的主題。
我的精神分析之道 復雜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議題 目錄
第1部分 理論基礎 第1章 復雜的俄狄浦斯
第二章 外部客體之謎
第三章 精神分析—一門科學?
第四章 康德的遺產
第五章 知覺—一種個人化的行動
第六章 心理健康—一種正常狀態?
第二部分 臨床概念 案例
第七章 一個孤單又充滿蔑視的男孩
第八章 移情在中國 基本概念
第九章 移情—基石和概念上的悖論
第十章 反移情—讓自己置身危險中 方法
第十一章 與青少年工作—方法和直覺
第十二章 中立的愛—精神分析的核心
第十三章 倫理、技術和邊界的延伸
第三部分 精神分析性教育 第十四章 能力的評估
第十五章 精神分析督導—這絕非易事
第四部分 精神分析與文學 第十六章 躺椅上的培爾·金特
第十七章 哈姆雷特—正常還是不正常
結語 對俄狄浦斯和阻抗的再思考
章節的原始發表情況
參考文獻
我的精神分析之道 復雜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議題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安德斯·薩克里松(Anders Zachrisson, 1943—2024)
哲學博士,挪威奧斯陸大學理學院名譽副教授;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精神分析師、培訓分析師、督導師,曾任挪威精神分析協會主席。生前長期擔任“中國—挪威精神動力學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中挪班)的挪方教師和督導師,深受學員信任與喜愛。
譯者簡介
王覓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學士、碩士、博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督導師,中國澳門注冊心理治療師;中國—美國精神分析聯盟初級組、高級組、督導組畢業,長期擔任中挪班、中英班、中歐班等心理動力學連續培訓項目翻譯;現任澳門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事務主管。
汪智艷
北京大學心理學學士,應用心理學碩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注冊心理咨詢師;美國音樂與想象協會音樂引導想象咨詢師;中挪班翻譯,第1屆學員;目前在北京個人執業。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