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成果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34784
- 條形碼:9787122434784 ; 978-7-122-43478-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成果教材 內容簡介
本教材以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為理論基礎,對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從材料的組成與結構、來源及制備、理化性質、化學改性到應用進行了概述,內容包括11章:纖維素、淀粉、甲殼素與殼聚糖、膠原與明膠、海藻酸鈉、聚乳酸、黃原膠、木質素、蛋白質、透明質酸和水性聚合物乳液,并對材料現階段的研究、開發及應用狀況進行了介紹,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本書可供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師生作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材料類、化學類等其他相關專業及行業內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成果教材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成果教材 前言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大量開發和使用有力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經濟和文明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問題。合成高分子材料需要大量的石油資源作原料,生產過程中伴隨著環境污染,使用后的廢物不可降解,形成難以處理的“白色垃圾”。而天然高分子材料屬于環境友好型材料,既可以部分替代合成高分子材料,又具有一些新的功能,因此,研究開發環境友好型的高分子材料在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擴大應用范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國內外許多高校開設了有關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課程。江南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已經開設“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課程多年,我們在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查閱大量的國內外文獻,編寫了這本教材。本教材的內容具有普適性,選擇了幾類在國民經濟和日常生活中應用*普遍的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例如淀粉、纖維素、殼聚糖、海藻酸鈉、聚乳酸等)進行介紹,以利于學生在較短的課時內迅速掌握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內容。本教材的編寫具有系統性,側重材料的基本結構、基本性質及其基本應用的介紹,力求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實際有用。除了傳統知識的介紹外,也適當介紹這些材料新的研究動態及其發展,部分實例來自編寫團隊的研究成果。
本教材第1、2和11章由張勝文副教授編寫,第3、4章由施冬健教授編寫,第5、6章由倪才華教授編寫,第8、9章由石剛副教授編寫,第7、10章由桑欣欣副教授編寫。本教材可供國內高校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等相關課程作教材或參考書使用,也可供化學類、材料類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以及行業內科技人員參考。
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成果教材 目錄
緒論 001
第1章 纖維素 005
1.1 纖維素的結構 005
1.2 纖維素的來源與種類 007
1.3 纖維素的物理性質 008
1.3.1 纖維素的多分散性 009
1.3.2 纖維素的溶解性 009
1.4 纖維素的化學性質 012
1.4.1 可及度、反應性及取代度 013
1.4.2 纖維素的多相反應與均相反應 013
1.4.3 纖維素的酯化反應 014
1.4.4 纖維素的醚化反應 015
1.4.5 纖維素的接枝和交聯 017
1.5 纖維素的應用 017
參考文獻 018
第2章 淀粉 020
2.1 淀粉的結構 020
2.2 淀粉的來源 024
2.3 淀粉的物理性質 024
2.4 淀粉的化學性質 025
2.4.1 淀粉的糊化 025
2.4.2 淀粉的老化 026
2.4.3 淀粉的水解 027
2.5 淀粉的改性 027
2.5.1 淀粉的化學改性 028
2.5.2 淀粉的物理改性 032
2.6 淀粉制造的一般工藝過程 033
2.7 淀粉的應用 034
2.7.1 淀粉基塑料 034
2.7.2 膠黏劑 034
2.7.3 淀粉基吸水材料 035
2.7.4 生物醫用材料 035
2.8 淀粉材料的研究進展 035
2.8.1 原淀粉 035
2.8.2 改性淀粉 036
參考文獻 036
第3章 甲殼素與殼聚糖 038
3.1 甲殼素與殼聚糖的結構 038
3.2 甲殼素與殼聚糖的制備 040
3.2.1 從蝦殼和蟹殼中提取 040
3.2.2 發酵法生產殼聚糖 041
3.3 甲殼素與殼聚糖的物理性質 041
3.4 甲殼素與殼聚糖的化學改性 042
3.4.1 酰化反應 042
3.4.2 醚化反應 042
3.4.3 烷基化反應 043
3.4.4 Schiff堿改性 043
3.4.5 接枝共聚改性 044
3.4.6 交聯改性 044
3.4.7 復合改性 046
3.5 甲殼素與殼聚糖的應用 046
3.5.1 甲殼素與殼聚糖在化妝品行業中的應用 046
3.5.2 殼聚糖作為人造皮膚 046
3.5.3 甲殼素與殼聚糖作為敷料 047
3.5.4 甲殼素與殼聚糖在食品與保健品中的應用 047
3.5.5 殼聚糖在眼科學中的應用 047
3.5.6 甲殼素與殼聚糖在水工程中的應用 048
3.5.7 甲殼素與殼聚糖在造紙工業中的應用 048
3.5.8 甲殼素與殼聚糖在藥物遞送體系中的應用 049
參考文獻 051
第4章 膠原與明膠 053
4.1 膠原與明膠的結構 053
4.2 膠原與明膠的來源與制備 056
4.2.1 膠原與明膠的來源 056
4.2.2 膠原與明膠的制備 057
4.3 膠原和明膠的物理性質 059
4.3.1 膠原和明膠的一般物理性質 059
4.3.2 明膠的等電點 059
4.3.3 玻璃化轉變溫度 060
4.3.4 力學性能 061
4.3.5 膠體性質 062
4.4 化學性質 062
4.4.1 氨基的修飾改性 062
4.4.2 羧基的修飾改性 064
4.4.3 甲硫基的修飾改性 065
4.4.4 胍基的修飾改性 065
4.4.5 羥基的修飾改性 065
4.4.6 膠原與明膠的改性 066
4.5 應用 069
4.5.1 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069
4.5.2 膠原與明膠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071
4.5.3 膠原與明膠在照相工業中的應用 071
4.5.4 膠原與明膠在造紙工業中的應用 072
4.5.5 膠原與明膠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 072
參考文獻 073
第5章 海藻酸鈉 075
5.1 海藻酸鈉的結構 075
5.2 海藻酸鈉的來源與種類 075
5.3 海藻酸鈉的物理性質 077
5.4 海藻酸鈉的化學性質 078
5.4.1 海藻酸鈉的pH敏感性 078
5.4.2 海藻酸鈉的降解性 078
5.5 海藻酸鈉的改性 079
5.5.1 氧化反應 079
5.5.2 海藻酸鈉的疏水改性 080
5.5.3 海藻酸鈉的接枝聚合 080
5.5.4 海藻酸鈉的氧化-胺化還原反應 080
5.5.5 海藻酸鈉的酯化反應 081
5.5.6 海藻酸鈉羧基的酰胺化反應 082
5.5.7 海藻酸鈉凝膠的形成 082
5.6 海藻酸鈉的應用 084
5.6.1 食品行業 084
5.6.2 醫藥領域 084
5.6.3 污水處理 086
參考文獻 088
第6章 聚乳酸 090
6.1 聚乳酸的合成原料、結構及表征 090
6.2 聚乳酸的制備 092
6.2.1 直接縮聚法 092
6.2.2 開環聚合法 093
6.3 聚乳酸的性質 095
6.4 聚乳酸的改性 096
6.4.1 增塑改性 097
6.4.2 復合改性 097
6.4.3 共聚改性 099
6.5 聚乳酸的應用 102
6.5.1 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102
6.5.2 工農業領域、日常生活的應用 104
參考文獻 105
第7章 黃原膠 108
7.1 黃原膠的結構 108
7.2 黃原膠的制備 109
7.3 黃原膠的物理性質 110
7.4 黃原膠的改性 112
7.4.1 黃原膠的疏水改性 112
7.4.2 黃原膠的接枝聚合 112
7.4.3 酯化反應 114
7.4.4 黃原膠的交聯 114
7.5 黃原膠的降解 115
7.6 黃原膠的應用 116
7.6.1 石油工業 116
7.6.2 醫藥工業 117
7.6.3 食品行業 117
7.6.4 污水處理 117
7.6.5 日用化工行業 117
7.6.6 紡織工業 118
7.6.7 陶瓷和搪瓷工業 118
7.6.8 其他應用 118
參考文獻 119
第8章 木質素 121
8.1 木質素的結構 121
8.2 木質素的物理性質 123
8.3 木質素的制備 125
8.3.1 提取酸木質素 125
8.3.2 提取堿木質素 125
8.3.3 有機溶劑法提取木質素 126
8.4 木質素的改性 127
8.4.1 磺化改性 127
8.4.2 氧化改性 128
8.4.3 還原改性 129
8.4.4 胺化改性 129
8.4.5 環氧化改性 129
8.4.6 烷基化改性 130
8.4.7 羥甲基化改性 130
8.4.8 酚化改性 131
8.4.9 酯化改性 131
8.5 木質素的應用 131
8.5.1 合成樹脂和黏合劑 131
8.5.2 表面活性劑 132
8.5.3 肥料螯合及農藥緩釋劑 132
8.5.4 吸附劑 132
8.5.5 石油開采助劑 133
8.5.6 能源化工 133
參考文獻 134
第9章 蛋白質 136
9.1 蛋白質科學的發展歷程 136
9.2 蛋白質的結構 137
9.3 蛋白質的來源 137
9.4 蛋白質的物理化學性質 138
9.4.1 兩性物質 138
9.4.2 水解 138
9.4.3 膠體性質 139
9.4.4 鹽析 139
9.4.5 變性 140
9.4.6 顏色反應 140
9.4.7 氣味反應 141
9.4.8 折疊 141
9.5 蛋白質組學 141
9.5.1 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研究意義和背景 142
9.5.2 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策略和范圍 142
9.5.3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 143
9.6 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143
9.7 蛋白質的化學修飾 144
9.7.1 蛋白質末端修飾 144
9.7.2 蛋白質的側鏈修飾 145
參考文獻 146
第10章 透明質酸 148
10.1 HA的結構 148
10.2 HA的制備 151
10.3 HA的理化性質 152
10.4 HA的改性 154
10.4.1 羧基位點改性 154
10.4.2 羥基位點改性 156
10.4.3 N-乙酰氨基位點改性 157
10.4.4 HA與其他高分子材料復合改性 157
10.4.5 HA與無機納米材料復合改性 158
10.5 HA的應用 161
10.5.1 HA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161
10.5.2 HA在化妝品領域的應用 162
10.5.3 HA在食品保健領域的應用 162
參考文獻 163
第11章 水性聚合物乳液 167
11.1 丙烯酸酯乳液 167
11.1.1 丙烯酸酯單體化學組成 167
11.1.2 乳液成膜過程 168
11.1.3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技術及其形態控制 169
11.1.4 交聯乳液 169
11.1.5 細乳液聚合 170
11.1.6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發展趨勢 171
11.2 水性聚氨酯 172
11.2.1 水性聚氨酯的結構 172
11.2.2 水性聚氨酯的種類 173
11.2.3 水性聚氨酯的性質 173
11.2.4 水性聚氨酯的制備 174
11.2.5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175
11.2.6 水性聚氨酯的應用 176
參考文獻 177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