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0146
- 條形碼:9787208190146 ; 978-7-208-19014-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 內容簡介
在現代社會,人們之間的冷漠、孤獨與無助越發成為一種社會問題。現代人寧可用手機聊天,也不愿意面對面交流。如何解決這樣一種交流困局,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人們該如何走出自我的牢籠,與他人交往,建立友誼,進而塑造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 本書以分析阿奎那的友誼觀為基礎,以托馬斯主義的友誼理論為突破口,闡述了作者自己的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的理論洞見,希望以此能促進人們之間的交往和友誼。阿奎那的友誼觀是建立在解讀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基礎上的。亞里士多德認為,友誼有三種類型,分別是高尚的友誼、快樂的友誼、有用的友誼。阿奎那認為愛德是所有德性之母。通過將愛德定義為友誼,阿奎那將人神關系改造為以友誼為主導的“第二人稱”關系,這種創新成為現代博愛觀念的思想基礎。在托馬斯主義基礎上,本書所提出的本真的交往是一種以超越人的小我的情感為基礎的交往模式,通過認可、欣賞、彼此創造,使大家走出自我、打破孤獨、擁抱他人、獲得友誼。
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 目錄
總序1
張慶熊教授序——“論友誼”1
自序1 導言1 **章 《〈尼各馬可倫理學〉評注》中的“友誼”:從亞里士多德到阿奎那17
**節《〈尼各馬可倫理學〉評注》的性質20
第二節友誼和公正25
第三節哲學的友誼觀31
第四節從自愛到愛人如己:論“朋友是另一個自我”的觀念38
第五節友誼對于道德實踐的意義:與幸福的關系51 第二章 自然神學視野下的“愛”的理論:友誼的人性基礎65
**節阿奎那的人學:對善的愛66
第二節意志的結構:友誼之愛與欲望之愛84
第三節對他人的友誼之愛88
第四節對天主的友誼之愛92
第五節愛的力量:結合、彼此容納和出神102 第三章 基于恩寵的人神友誼“愛德”111
**節愛德:基于恩寵的神學路徑113
第二節“愛德”與“友誼”攜手的漫長歷程120
第三節愛德成為友誼的條件124
第四節應該以愛德愛哪些存在?131
第五節愛德的次序136
第六節革命性突破——第二人稱關系142 第四章 德與福:道德生活的拱頂149
**節愛德與自然之愛:兩大路徑的交匯150
第二節作為德性之母的“愛德”153
第三節愛德與幸福的實現162 第五章 托馬斯主義的友誼模式172
**節愛德的特殊性和普遍性173
第二節全新的友誼:以愛德為根基的友誼模式175
第三節對亞里士多德友誼模式的揚棄178
第四節友誼的“正當性”:當代學界的爭論182 第六章 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阿奎那的貢獻及啟發195
**節愛德交往方式及其對現代道德哲學的貢獻197
第二節走出“自我”的牢籠——對現代人交往問題的貢獻203
第三節適合現代中國社會的交往方式及其基礎209
第四節本真的交往方式——現代社會交往模式的構想216 參考文獻226
重要術語拉丁文、英文、中文對照表236 附錄:阿奎那倫理學的非亞里士多德主義特質——阿奎那論感受238
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 作者簡介
趙琦,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倫理學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為西歐中世紀與古典哲學、倫理學。專著曾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個人入選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并獲得上海社科新人等榮譽稱號。已經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托馬斯·阿奎那德性倫理學研究”。迄今為止,在國際藝術與人文科學索引(A&HCI)收錄的期刊以及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中英文論文20余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