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走向理解與共生 交往教育的理論意蘊與實踐境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76231
- 條形碼:9787305276231 ; 978-7-305-2762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理解與共生 交往教育的理論意蘊與實踐境脈 內容簡介
快樂教育的當代價值,在于克服過度競爭帶來的內卷和焦慮,在于克服自我封閉帶來的狹隘和困惑,走向快樂合作,在共長中共生,構筑美好未來。教育教學是旅程中的“相遇”。課程即為旅程,相遇即為學習,因此,教育教學的方式就是積極對話、跨界合作。本書從基層教育實踐者的角度解讀交往教育的內涵特征——尊重、理解、對話、共生;提出交往教育的核心主張:交往者需要彼此承認,交往者建構對客體的深層理解,拓展合作與對話的交往空間,藉由交往觸發主體的自我省視,全息的互動中形成生命共生的交往生態圈;構建交往教育的四大行動模式:約定交往規則,支持交往認知,培育交往能力,塑造交往價值;探索“交往課堂”學科樣態——語文:以文本為媒介的言意交往;數學:以思維為核心的數智交往;英語:以情境為依托的文化交往;道德與法治:以生活為根基的價值交往;勞動:以技能為要義的實踐交往;體育:以運動為途徑的意志交往;綜合實踐:以融通為旨歸的創意交往;藝術:以情韻為內核的審美交往;科學:以探究為方式的實證交往;信息:以訊息為載體的數字交往……學校構建三重“一院一地一港”交往境脈,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相互接納與分享,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表達對交往教育的前瞻性追求。
走向理解與共生 交往教育的理論意蘊與實踐境脈 目錄
走向理解與共生 交往教育的理論意蘊與實踐境脈 作者簡介
任力,高級教師,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主持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學會交往:兒童參與學校課程開發的敘事研究”,南京市前瞻性項目“交往教育30年:教育學行為改進的探索與實踐”,南京市特色文化項目“兒童交往學院:構建涌現交往品格的成長家園”……他筆耕不輟,多篇教學和管理論文在《江蘇教育》《中國德育》《中小學校長》等核心教育刊物發表。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