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孔子之嘆及其教育意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9663
- 條形碼:9787522739663 ; 978-7-5227-3966-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孔子之嘆及其教育意蘊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數理統計和哲學思辨相結合的方法,將孔子嘆辭按照教育維度進行分類與統整,以“孔子之嘆”為切入點,根據孔子一生人生主題的變化,對其所蘊含的哲學意蘊和教育思想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書結合歷史、哲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呈現出孔子思想的多維度面貌。為學術界提供了深入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資料,有助于推動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進展。
孔子之嘆及其教育意蘊 目錄
緒論
一 選題緣由
二 文獻綜述
三 文本選擇與素材運用
四 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
**章 “孔子之嘆”的含義與時代背景
**節 “孔子之嘆”的含義
一 “嘆”的含義
二 “孔子之嘆”的含義
第二節 “孔子之嘆”產生的時代背景
一 春秋時期的經濟狀況
二 春秋時期的政治制度
三 春秋時期的禮樂文化
四 春秋時期魯國的國際與國內狀況
第二章 為學之嘆及其教育價值
**節 為學志向之嘆
一 “志于道”的為學志向
二 “志于仁”的為學志向
第二節 為學典范之嘆
一 “堯、舜、禹”上古之典范
二 “文、武、周公”周朝之典范
三 “子產、晏嬰、蘧伯玉”時代之典范
第三節 為學態度之嘆
一 “好學不倦”的為學態度
二 “樂以忘憂”的為學態度
三 “難以哉”的為學障礙
第四節 為學之嘆的現代價值
一 “學不能已”的為學定位
二 “古圣先賢”與“時代精英”相結合的榜樣學習法
三 “好學”“樂學”的為學態度
第三章 為政之嘆及其教育意蘊
**節 “禮崩樂壞”之嘆
一 “禮崩樂壞”的本質
二 “禮崩樂壞”的具體表現
第二節 “時無君子”之嘆
一 “時無君子”的概況之嘆
二 “時無君子”的個案之嘆
三 “時無君子”的境遇之嘆
第三節 為政原則之嘆
一 “以德治國”的為政原則
二 “禮讓為國”的為政原則
三 “正人先正己”的為政原則
四 “知人用人”的為政原則
第四節 為政次第之嘆
一 “必也正名”的為政前提
二 “庶、富、教”的為政次第
三 “信、食、兵”的為政側重點
四 “無訟”的為政目標
第五節 為政之嘆的教育意蘊
一 “仁以為己任”的責任擔當者
二 “勉強而為之”的時代逆行者
三 “正人先正己”的道德垂范者
四 “無訟”社會的理想奮斗者
第四章 為教之嘆及其教育鏡鑒
**節 為教方法之嘆
一 “叩則鳴”的問答法
二 “侍坐言志”的討論法
三 “從游論道”的參觀法
四 “歷事而教”的實踐法
第二節 為教內容之嘆
一 “思無邪”的《詩》之嘆
二 “郁郁乎文哉”的《禮》之嘆
三 “洋洋乎盈耳哉”的《樂》之嘆
四 “人君辭誥之典”的《書》之嘆
五 “可以無大過”的《易》之嘆
六 “知我罪我”的《春秋》之嘆
第三節 弟子之嘆
一 弟子“賢能”之贊嘆
二 弟子“不肖”之慨嘆
三 弟子“夭亡”之惜嘆
第四節 為教之嘆的教育鏡鑒
一 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二 綜合性的教學內容
三 “師徒如父子”的師生關系
第五章 為道之嘆及其教育意義
**節 志道學道之嘆
一 學“道”的必要性
二 “謀道不謀食”的為道原則
三 “一以貫之”的為道路徑
第二節 樂道守道之嘆
一 “簞食瓢飲”的樂道之嘆
二 “君子固窮”的守道之嘆
第三節 行道傳道之嘆
一 “吾其為東周乎”的志在行道之嘆
二 “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勉強行道之嘆
三 “歸與歸與”的大道難行之嘆
四 “甚矣,吾衰也”的己身將殞之嘆
第四節 為道之嘆的教育意義
一 教育形上體系的建構
二 學生對理想人格的堅守與追求
三 因“時”而變的仁者之道
結語
參考文獻
一 著作
二 論文
三 網站及報紙
后記
展開全部
孔子之嘆及其教育意蘊 作者簡介
傅茂旭,男,山東東平人,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講師,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傳統文化教育、高等教育管理、職業教育等。近年來,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市廳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5項。以第一作者在《高教探索》《中國高等教育》《高教發展與評估》《黑龍江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