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國有企業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案例集(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475961
- 條形碼:9787511475961 ; 978-7-5114-7596-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國有企業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案例集(上下) 本書特色
本書全文彩色印刷,由國家高端智庫——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權威發布,匯聚了能源國央企163個發展案例,全面回顧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十年以來,我國能源行業國央企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亮點和實踐經驗。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我國能源革命不斷向縱深推進,能源事業持續在高位推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能源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之路。 這是矢志不渝、不負時代的十年,這是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十年,更是以堅毅勇為和堅韌步伐砥礪前行邁向偉大復興的十年。能源發展,企業先鋒,中國能源企業用實干之力、實效之求、實績之為書寫著新時代的答卷,為中國能源安全保障與雙碳戰略落地奉獻了中國力量和中國擔當,為全球能源普惠與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國有企業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案例集(上下) 內容簡介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圍繞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要求,構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能源篇”,為新時代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書以案例的形式,全面展示了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十年以來,我國企業在能源安全領域踐行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能源供給革命、構建能源發展新格局、全面促進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中國國有企業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案例集(上下) 目錄
**篇 能源供給革命
煤化工與新能源耦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實踐 003
牢記重大囑托 推進供給革命 全力當好能源保供“頂梁柱” 008
打造“新能源云”數字經濟平臺,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015
創新驅動 氫啟未來 奮力構建河北“新能源 氫能”產學研用產業新生態 020
華電在疆高質量建設國家**批、第二批大型多能互補風光電基地,著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027
東方頁巖氣革命——中國石化涪陵百億方頁巖氣田建設 034
強化智能建設數字賦能 打造煤炭行業智能化建設標桿示范 040
山東能源集團有效履行“一保障兩優化”主體責任的轉型升級管理 046
高溫氣冷堆替代燃煤電廠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052
構建重載鐵路智慧多元供應體系 為能源供給革命提供堅實的運力支撐 060
構建綜合智慧能源新模式 066
向地球深部進軍——中國石化油氣勘探開發深地工程實踐 073
把握能源革命趨勢 聚力打造工控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079
建強大電網 構建大通道 打造大基地 高質量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 085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 091
新時代背景下傳統能源企業轉型發展實踐 098
增強邊境地區能源供給能力的實踐 103
引領未來能源產業——全球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范項目投營 108
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 助力新疆能源產業新發展 115
建設世界*大清潔能源走廊 引領中國水電勇攀新高峰 120
夯實能源供給,加快建設中國海油陸上非常規萬億大氣區 125
以“沙戈荒”大基地 沙漠治理新模式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132
建設運營北京燃氣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保障能源安全 136
新疆交通路域服務區智能分布式光伏用能自洽系統 142
打造大型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助力國家能源安全和“雙碳”目標實現 151
中國大唐統籌能源保供與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展實踐 157
服務國家能源戰略,推動多能互補發展 加快建設國家水風光一體化示范基地 165
立足能源安全戰略,賦能煤電轉型升級 171
熱電聯產智慧能源基地建設 177
穩抓海上風電機遇 擁抱海洋能源革命 187
鑄造水電國之重器 賦能綠色低碳中國 194
加強央地合作、省際合作,構建能源發展新格局,保障區域能源安全 200
高寒高海拔薄弱電網下長時新質構網型儲能技術支撐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應用研究 206
茶光互補入傣寨 邊疆團結新樣板 215
加強抽水蓄能及新型儲能等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建設 服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222
構建新能源并網服務體系,促進大規模新能源消納,助力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228
中國能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煤電項目建設能力走在世界前列 234
“點亮一張網”——配電網數字化建模技術 241
新能源耦合生態恢復 開辟礦山治理新境界 246
第二篇 能源消費革命
渤海油田超大規模岸電工程建設:記海上油田開發深度電氣化變革 253
中國華電“城市老電廠”變身“零碳新地標” 260
積極構建LNG車輛加注生態圈 推動交通領域用能綠色低碳轉型 269
雄縣第二人民醫院零碳智慧能源項目 275
“一體化”先行先試首個項目——烏蘭察布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 282
推動綠能交通,試點“交通強國” 289
全面構建工業領域能效診斷公共服務體系 295
做“優”存量 以“熱”破局
——伊敏電廠至海拉爾長距離供熱工程建設運營實踐 301
打造“交能融合”能建樣板 助力構建新型交通能源體系 309
創新廣東社會用電需求響應模式 推動電力用戶適應能源電力消費革命新趨勢 314
打造創新融合充電業務生態 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 319
因地制宜推動農產品電能替代加工 持續提升農村終端電氣化水平 325
打造“東數西算”數能融合建設新模式 330
創新打造“零碳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337
淮北礦業集團清潔能源利用的開發與實踐 341
以電能替代促進能源消費綠色轉型 348
第三篇 能源體制革命
適應能源轉型的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357
種好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驗田”,助力長豐縣獲國家首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 365
基于融合能源供給與消費的電力多邊交易市場體制改革探索與實踐 371
對標世界一流 積極改革創新 打造供電領域“前海模式” 378
全面推進組織重塑,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383
推動能源體制改革,引導全社會綠色消費,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制度 389
持續完善綠電綠證交易機制,助力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395
持續推進央地電網融合重組 打造廣西“一張網”促進城鄉供電服務均等化 400
推進全國首個區域電力市場建設 打造電力體制改革標桿典范 406
深化現代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提高油氣主業核心競爭力 412
大型國有發電企業瘦身健體改革實踐 417
以科技創新體系改革 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425
妥善應對全球發展新挑戰,打造核電現代化“華龍一號”產業鏈,堅決扛起國家能源安全政治責任 431
創新開展礦權區塊內部市場化流轉 全力推進油氣增儲上產 438
創新能源管理機制,植入綠色化發展評價體系 446
推廣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助力鄉村綠色發展與全面振興 453
聚焦“源網荷儲碳數”金融保險創新變革護航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457
第四篇 能源技術革命
能源技術示范引領,能源安全戰略保障著力打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產業鏈“鏈長”
——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成套技術應用 465
科技改變世界,創新引領未來——引領高壓開關邁入“真空時代” 471
踐行綠色低碳發展—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示范工程商業化運營 482
打造煤炭開采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原創技術策源地,服務我國煤炭產業綠色發展 489
推動仿真技術進步 為電網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496
深水開發自主硬核攻堅 打造大國重器“深海一號” 501
國家能源集團首個CCUS國家級研發平臺 煤基能源CCUS創新實踐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508
引領直流輸電技術創新 助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513
從“0”到“1”國內首臺F級50兆瓦 重型燃氣輪機實現新突破 519
中國在高空風力發電領域的技術首創與工程實踐 525
牢記總書記重要囑托 堅定走好煤電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531
中國華能引領第四代核電技術革命 實現高溫氣冷堆重大專項商運投產 537
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能源產業低碳轉型 543
基于耦合負壓電路的535千伏混合式直流斷路器研制及應用 553
智慧礦山建設探索與實踐 557
大國重器“國和一號”:產業鏈賦能百企,核動力惠及萬家! 565
投身綠色航運發展新時代,從陸地領跑到海洋領航 571
把握能源革命趨勢 聚力打造工控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576
以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浙能集團的探索與實踐 582
扛起重要使命 堅決當好海洋油氣高端裝備制造“領軍者” 588
煤炭化工地質行業找礦突破及綠色生態修復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 596
中國化學工程生物質制綠色甲醇技術轉化與投資探索 604
中國能建在光熱發電建設方面填補多項國內空白 609
深耕智能調控 守護大電網安全 615
突破世界技術難題的流域梯級水電工程項目建設與運營管理實踐 620
高寒高海拔碾壓混凝土高效筑壩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626
打造以虛擬電廠管理為核心的源荷互動體系,推動構建供需協同的新型電力系統,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632
突破技術壟斷——經緯旋轉地質導向鉆井系統研發成功 638
吸力樁導管架基礎首次在臺灣海峽深遠海域大型風力發電場創新應用 643
布局壓氣儲能全新賽道 進入世界領先技術行列 650
金龍氫能源商用車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實踐 655
白鶴灘水電站之“芯” 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領跑全球 662
以“氫”代“碳”,氫冶金工藝助力鋼鐵工業低碳轉型 668
額濟納地區“源網荷儲”微電網示范工程典型案例 674
構建“六庫聯調”新格局 筑牢能源保供“壓艙石” 680
百千瓦級SOFC熱電聯供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示范 684
國之重器!我國首次自主研制,*大功率、*高技術等級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臺樣機總裝下線 687
以“電力” “算力”融合技術全力驅動能源產業體系變革 697
提升大型新能源基地并網系統靈活性技術推動能源技術革命 702
創新技術攻克難題,依托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建立特高面板堆石壩安全關鍵技術體系 708
國之重器 全球*大18兆瓦直驅海上風電機組順利下線 713
打造大國重器“華龍一號” 實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 718
中廣核華龍一號首堆高質量投產運營 有力推動中國由核電大國走向核電強國 724
聚力攻克自主燃機示范應用難題 首臺全國產化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投運 729
勇攀科技新高峰 塑造新質生產力 創新驅動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之路 734
構筑電力全譜系“華電睿”系列工控產品 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738
國內首個大型煤電機組大比例摻氨燃燒實驗獲重大突破 744
百萬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典型示范案例 748
建強重型發電裝備制造企業 扛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責任 756
大型新能源基地并網系統靈活性提升技術及示范 762
水電領域技術創新領先世界,扎實推進雅礱江兩河口等重大水電工程建設咨詢 769
低品位余熱梯級利用技術應用 774
數智驅動的新能源發電設備預測性健康管理 782
東方電氣以海水制氫技術革命 快速開辟海洋氫能新時代 788
“氫”裝上陣,打造新質生產力 792
大容量機組整機節能提效改造 助推煤電綠色低碳發展 800
需求側響應的虛擬電廠功能研究開發 806
復雜地質條件綜采工作面智能開采技術研究與示范 820
凍結法施工的技術革命與價值重塑 826
覆巖離層注漿充填技術在煤炭開采中的應用 832
以“強力一次支護”工藝革新推動煤礦安全高效發展 839
云南東源鎮雄煤業有限公司瓦斯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應用 846
基于百萬噸煤矸石覆巖離層注漿充填“五位一體”安全綠色開采工藝 852
中國海上風電運維技術革新:全壽命周期安全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858
國內首臺套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建設運營實踐 862
第五篇 能源國際合作
勇立潮頭 示范引領 做新時代能源國際合作的一流踐行者 871
高質量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打造國際合作“金字名片” 877
加強“一帶一路”能源國際合作,點亮“中巴經濟走廊” 884
依托基礎研究“國際眾籌”,助力集團老化管理技術提升 891
中國煤炭企業跨國經營的開拓者 899
打造開放式創新生態 電亮“一帶一路” 907
建設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 促進中柬民心相通 914
深化“一帶一路”合作 點亮“裝備出海”夢想 919
建設更緊密的全球能源伙伴關系,中國—非盟能源伙伴關系框架下首屆能源合作項目推介 924
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深化瀾湄電力能源合作 928
云南能投燃氣電廠點亮仰光新生活 譜寫中緬共建“一帶一路”新篇章 934
“一帶一路”十周年把草原綠電送出國門 939
中歐國際合作研發碳減排技術 全球*大化學鏈燃燒兆瓦級中試示范建成 945
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一體化參與卡塔爾北部氣田擴能項目 951
核電廠全生命周期腐蝕管理ISO標準體系建設與實踐 956
堅持綠色清潔能源賽道 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典范 964
敢為人先推進國家能源合作 積極參與全球基礎能源供應鏈布局 968
啟中英合作之“門”,為綠色未來“充電” 974
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耕中柬能源電力合作
——柬埔寨總裝機*大發電項目正式商運 980
云南能投集團助力中老柬能源合作實現新高度 奮力譜寫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新篇章 987
中國方案助力實現“零的突破”!孟加拉國首個集中式風電項目投產 993
札納塔斯風電點亮“一帶一路” 999
中加能源融通點亮黃金海岸,跨國合作共繪加納電力新藍圖 1005
“一帶一路”旗艦工程——中巴經濟走廊能源合作十周年成果豐碩 1011
中國電力規劃智庫支撐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發展 1017
積極發揮一體化優勢 中國能建勇當國際能源合作的引領者和主力軍 1021
加快能源央企跨境人民幣結算渠道建設 全力保障能源國際合作資金結算安全 1026
中國國有企業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案例集(上下) 作者簡介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是國務院國資委唯一直屬研究機構,緊密圍繞國務院國資委中心工作,深入開展國資國企發展改革監管和黨的建設重大理論、實踐及政策研究,充分履行國務院國資委智庫職能,為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支撐。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