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 牙雕技藝 李春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672422
- 條形碼:9787565672422 ; 978-7-5656-724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 牙雕技藝 李春珂 本書特色
鑿,從微黃中喚醒皓潔的身影; 雕,在朦朧中幻化出曼妙的神韻; 刻,用心血一筆一劃注入靈魂。 一輩子的堅守,只為牙上的藝術;一生的追求,只為下一次的滿意。 打開一扇窗,讓我們步入他的理想王國,品味心眼手的精妙合作,繼續我們的“非遺”之旅…… 衣帶漸寬、為伊憔悴,也終不悔。觸摸時光,采集精華,雕琢打磨,臨出爐時,競有一絲不舍。不愿示人,只愿獨守。可明珠怎可藏暗匣?更何況不普世又怎傳承?遂愿文字淌出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血汗,更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文化、精神的本源。細研此書,即明我心。 ——李然(本書策劃) 從飛雪走進春風,又從碧妝步入秋實,一年又一年,已經很少這么長久反復地做著一件事。也有過猶豫,想過放棄,但總擺脫不了那種使命與責任的召喚,一次次再出發,一次次又收獲,不斷地豐滿、替換,只愿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能為中華文明的經久流傳增色添彩。看此書,明白我們的心血與信仰。 ——王延娜(本書采訪團隊) 我們用相機記錄生命、記錄歷史,記錄各位非遺傳承人的生命史。用一個鏡頭的捕捉訴說著這個人的生活現狀、人生際遇、心態秉性、鄰里關系。。。。這本書的每一張照片,都是我們的架構與解讀,更是傾心之作,它呈現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流動的過程與止水的狀態。讀此書,懂得我們的付出與理念。 ——崔景華(本書攝影團隊) 幾乎每日書戲于尺寸之間,不滿足于外衣的裁剪,常常激動于從頭到腳、由內及外的折騰。又常常在期待中守候,守候一部令我心泉涌動的好書。現在她來了,她的內涵,她的包容,可以允許我去肆意雕琢。把玩此物,即懂我意 ——子木(本書整體設計)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 牙雕技藝 李春珂 內容簡介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活態、非物質、非文體性,它以人為載體,因人而存,隨人而動,人亡藝絕,人去技失。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核心,*關鍵的環節就是保護傳承人。借助現代化設備以文字、錄音、影像等形式通過對訪談傳承人,對現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現形態予以記錄,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項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依靠首師大歷史學、考古學的學術背景,長期致力于北京文化的圖書出版工作。近幾年已出版了十余種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叢書、長城文化帶書籍、北京京作學術書籍。此次圖書出版準備工作已歷時兩年,經歷了采訪、跟蹤拍攝、錄音整理、撰寫書稿等工作。
牙雕——燕京八絕之一。牙雕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隨著人類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提高,我國從2018年起全面禁止牙雕作品的制作與銷售,這項古老的技藝將就此消失,蘊含在技藝中的文化也將就此封存,成為民族永久的記憶。面對即將消失的牙雕技藝,李春珂大師在書中講述了他學藝的經歷和傳承這項技藝的心得體會,是其從藝一生的總結。或許本書的出版將成為在世牙雕大師的*后一本口述史,因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 牙雕技藝 李春珂 目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