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790182
- 條形碼:9787561790182 ; 978-7-5617-9018-2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 本書特色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是作者陳大偉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有效觀課、議課為切入點,探究高效課堂的秘密,系統梳理有效教學的具體模式,并進而闡發高效課堂與課程建設的關系。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 內容簡介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是作者多年的實踐和研究成果,由“觀課議課的實踐與文化”和“課程建設的問題與解答”兩部分組成,作者致力于提供有效觀課議課工具,建構有效教學實踐模式,改變課程和教學現狀,追求理想課堂建設。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適合做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教材,亦是有效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個人讀物。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 目錄
改善生活的實踐觀
一、教學改革需要改善教師生活的視角和思路
二、現有教研方式對改善教師生活不“給力”
三、在改善生活中尋找課堂教學研究的動力
四、改善生活是一個慢的過程 成長創造的幸福觀
一、為創造開辟教學可能空間
二、“和而不同”
三、尊重教師創造性實踐的專業自主權利
四、在創造性教學中留下生命痕跡 促進思想的發展觀
一、“人因思而變”
二、觀課議課與教學洞察力
三、觀課議課與教學想象力
四、教育假設的意蘊和價值 以學論教的質量觀
一、指導思想:以學論教
二、方法:從學習效果入手
三、坐到學生身邊去
四、尊重課堂 相互滋養的生態觀
一、觀課議課的生態發展取向
二、觀課時把自己看成助教
三、議課時將心比心
四、在“*近可能區”提建議 境脈特征的真理觀
一、重視課堂現象和事實
二、觀課議課中的案例研究
三、進行有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
四、以境脈特征的真理觀看議課、評課和磨課的關系 促進理解的對話觀
一、提供課前說明機會
二、建立平等對話的議課關系
三、用傾聽傳遞關懷 下篇 課程建設的問題與解答
用課程體現學校和教師的價值
什么樣的課堂是理想課堂
一、理想課堂是師生共同經歷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課堂
二、理想課堂是能幫助學生學會生活的課堂
三、理想課堂是有效教學的課堂 通向有效教學的基本路徑
一、先學后教,自學領先
二、不會才教,以教導學
三、注重優化,體驗快樂 教師如何理解自己
一、教師的隱喻
二、成為“明白”的教師
三、在改革道路上“有所畏”
四、欣賞腳下的風景
五、“盡己力而謂之忠”
六、如何理解“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沒有不會學的學生” 怎樣理解學生
一、用什么視角看學生
二、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怎樣讓學生聽老師的話
四、*好不稱呼“差生”
五、如何批評學生 如何理解環境
一、要找幸福而不要找不痛快
二、保持平常心
三、把一點點微光匯集起來
四、窮則思變 如何尊重和熱愛學生
一、學習愛的本領和表達
二、尊重·責任·愛
三、愛的修煉兩問 如何理解和實施教學
一、學生學得好的課才算好課
二、哪些問題可以當堂處理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佳方法
五、注重培養學習能力
六、提高評價的有效性
七、牢牢抓住紀律的韁繩 教師如何有效發展自己
一、腦袋和時間不夠用,怎么辦
二、使自己具有人格魅力和幽默感
三、這個學科只有一個教師,如何教研
四、天地萬物都是我們成長的導師
五、教育寫作*好言為心聲 怎樣提高學校教研的實效性
一、先讓教師自己“醒”過來
二、研究是為了讓生活舒適和美好
三、觀課議課如何與課題研究相結合
四、教研中的常見問題討論 班級管理的問題與討論
一、讓學生的意見成為共同成長的資源
二、教師自己的孩子,如何教
三、新接手班級,怎么辦
四、從公民教育的角度看班干部的產生
五、家長無理取鬧,怎么辦 關于推進學校課程改革的通信
一、如何推進有實效的教研
二、怎樣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
三、怎樣在學校中推進觀課議課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 作者簡介
陳大偉,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成都大學城鄉協調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1982年參加工作,擔任過中學教師、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長、校長。1997年開始教師教育工作,曾經擔任綿陽市涪城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校長,成都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副處長、科研處長(2006年辭去處長職務專事教師教育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教師繼續教育和教師專業成長、課程與教學改革。曾獲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驗區研究課題一等獎,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成都市第八屆、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在倡導教師的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觀課議課、課程與教學改革等研究領域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并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被譽為教師教育的“橋梁專家”。 先后出版13本個人專著。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小學管理》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 先后受邀在山東、重慶、安徽、云南、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天津、陜西、貴州、廣東、江蘇、山西、內蒙古、北京、上海、遼寧、福建、黑龍江、江西等省(區、市)講學,并多次在全國學術交流活動中報告研究成果和管理經驗。 作者專著介紹: 2002年2月,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校本培訓研究》(獲“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驗區項目”成果一等獎)。 2003年6月,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新課程的故事與解讀》(四川省首屆中小學教師讀書節推薦書目。獲2005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5月,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在新課程中:困惑與成長》(四川省首屆中小學教師讀書節推薦書目)。 2004年6月,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創造幸福的教師生活》(四川省首屆中小學教師讀書節精讀推薦書目,獲成都市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6年1月,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校本研修面對面》(全國教師教育推薦使用課程資源,《教育時報·課改導刊》2007年4月18日評出的20本對教師影響最深的教育著作之一)。 2006年4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怎樣觀課議課》。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