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世界大學排名與知識競爭 論大學評價與國際比較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4663
- 條形碼:9787214274663 ; 978-7-214-27466-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大學排名與知識競爭 論大學評價與國際比較 內容簡介
“世界大學排名”近年來逐漸成為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參考,并在世界范圍內的知識生產現場引起混亂。針對當前大學所面臨的課題與挑戰,本書編者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從自身經驗出發,結合翔實的數據資料,討論“世界大學排名”的現實和背景、大學評價的國際化、知識的序列化等議題,并為大學的個性化發展提出新的建議。
世界大學排名與知識競爭 論大學評價與國際比較 目錄
1.“學術軍事擴張”與日本大學
2.排名跌落和大學批評
3.排名時代的大學和研究
4.超越知識的霸權 ** 部分大學排名的社會經濟構造 第1章 為誰,為何?大學排名和國家間的競爭
1從教育手段到審查手段
2成績排名的社會史
3全球化范圍轉變及競爭國家
4排名究竟是一種問責制,還是一種權宜之計?
5大學排名與全球留學市場
6大學能培養出三省吾身的實踐者嗎? 第2章 作為科學與民主主義問題的“大學排名”
1歷史的、經驗的素描
2作為多頭政體的“大學與研究” 第二部分 在世界范圍內被評價意味著什么:來自現場的報告 第3章 高等教育的全球競爭和后趕超意識
1奇怪的序列意識和焦躁感從何而來?
2“落后的我們”
3兩個透鏡
4趕超時代和后趕超時代之間的認知錯位和共性
5從兩個透鏡來解釋當代的問題構成 第4章 來自“周邊”的抗爭:關于英語出版嘗試的個人見解
1“偶然的局外人”
2英語出版的嘗試
3文化主位與文化客位的交錯 第5章 走向知識交流的重建:從學術出版角度思考大學排名與評價
1以“排名”為前提是否恰當?
2無法衡量學術交流實際情況的文獻計量學
3被傳媒集團支配的“排名”
4大學內部存在的問題
5做培養“跨專業關注”的大學 第三部分 排名與世界高等教育的重組 第6章 大學的“世界級”競爭與全球性“階級斗爭”
1“世界一流大學”優勢地位的三個經典視角
2可預期的結果與不可預期的結果
3知識工作者可以自主制定標準嗎? 第7章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中覺醒的中國:大學的國際化與海外事務所的活動
1對大學全球化的切身考察
2作為大學全球化信息渠道的海外事務所3中國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潮流
4如何應對世界大學排名中的中國 第8章 中國臺灣地區學術界的“SSCI綜合征”
1新自由主義的抬頭與中國臺灣地區的高等教育
2政策的轉換
3“SSCI綜合征” 第9章 東亞的高等教育變遷與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與日本的案例比較
1研究型大學變遷的國際比較
2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與日本的案例比較
3科研活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研究評估的影響
5排名系統的矛盾 第四部分 以新的測定標準為目標
第10章 構建可比數據系統:歐洲的大學排名及科研評估新動向
1新的評估及標桿分析法的出現
2*新的排名動向及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3多維全球大學排名反映出什么?
4從REF的影響力評估視角理解科研成果的可視化
5建立可比較的數據系統 第11章 學術領域“卓越性”指標的多樣性:對多樣的研究成果給予回饋的必要性
1引言
2文獻計量學指標的適用范圍
3與同行評審的關系
4顯示卓越性的多樣指標
5結論 基礎解說1 世界大學排名概要
基礎解說2 研究的計量評估的問題點:“文獻計量學”數據及排名 作者介紹
編者后記
譯者后記
世界大學排名與知識競爭 論大學評價與國際比較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石川真由美
日本大阪大學全球創新中心教授。曾攻讀東京都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科社會人類學專業博士課程,后獲得大阪大學人文科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社會人類學、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知識建設與霸權、學生和研究者的國際流動、科技人才政策等。曾任職于日本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紐約總部及駐日辦事處。于2003年任大阪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講師,此后歷任大阪大學國際企劃推進部副教授、教授,大阪大學未來戰略機構教授。
李明
日本大阪大學跨學科研究生教育機構副教授。2015年獲大阪大學言語文化學博士學位。曾任日本奈良女子大學研究員、日本同志社大學講師、大阪大學全球創新中心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學生和研究者的國際流動、虛擬學生流動、外國學歷學位評價、跨學科教育。【編者簡介】
石川真由美
日本大阪大學全球創新中心教授。曾攻讀東京都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科社會人類學專業博士課程,后獲得大阪大學人文科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社會人類學、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知識建設與霸權、學生和研究者的國際流動、科技人才政策等。曾任職于日本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紐約總部及駐日辦事處。于2003年任大阪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講師,此后歷任大阪大學國際企劃推進部副教授、教授,大阪大學未來戰略機構教授。
【譯者簡介】
李明
日本大阪大學跨學科研究生教育機構副教授。2015年獲大阪大學言語文化學博士學位。曾任日本奈良女子大學研究員、日本同志社大學講師、大阪大學全球創新中心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學生和研究者的國際流動、虛擬學生流動、外國學歷學位評價、跨學科教育。
孫成志
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任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大連市中日友好學友會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話語分析、日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獲日本大阪大學言語文化學博士學位。入選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青年英才)、大連市高層次人才,獲評OsakaUniversityGlobalAlumniFellow(大阪大學全球杰出校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