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陰山敕勒川——農牧文化交輝交融的歷史長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67735
- 條形碼:9787559867735 ; 978-7-5598-677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陰山敕勒川——農牧文化交輝交融的歷史長廊 本書特色
《陰山敕勒川——農牧文化交輝交融的歷史長廊》為內蒙古社會科學基金社會科學普及專項重點項目。 陰山和敕勒川處于農耕和游牧兩大文明交匯處,在歷 始終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農耕民族接觸、碰撞、交流、共生、融合的核心舞臺。以往大部分陰山文化研究作品學術色彩比較明顯,不利于普通讀者閱讀。本書視野廣闊,是立足史料記載和實地調查基礎上創作的通俗讀物,將科學性和普及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同時配以大量的圖片,可讀性較高。
陰山敕勒川——農牧文化交輝交融的歷史長廊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講述陰山敕勒川地區歷史文化的作品。作者以文獻記載和十余年實地考察為依據,圍繞“交流、融合、發展”的主題,講述了古代陰山敕勒川地區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接觸、碰撞、交流、共生、融合的發展進程及其影響,展現了陰山文化的豐富多彩。 陰山和敕勒川是唇齒相依、難以分割的文化地理概念,是中國歷史、中華文化中一個特殊又重要的區域。陰山和敕勒川處于農耕和游牧兩大文明交匯處,在歷史上始終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農耕民族接觸、碰撞、交流、共生、融合的核心舞臺。本書立足史料記載和實地調查,以空間為橫軸,以時間為縱軸,圍繞“交流、融合、發展”的主題,講述了陰山敕勒川地區人文歷史演進的歷史進程,再現了古代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接觸、碰撞、交流、共生、融合的發展歷程,對過去人們較少關注的陰山文化提出很多獨到的見解,是一部全面梳理呈現陰山敕勒川厚重的歷史人文,全方位研究北疆文化、弘揚中華文明,同時將科學性和普及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的作品。
陰山敕勒川——農牧文化交輝交融的歷史長廊 目錄
陰山敕勒川——農牧文化交輝交融的歷史長廊 作者簡介
趙子陽,男,1982年生于大青山南麓盛樂,民革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先后在中學、高校及行政機關工作。工作之余熱衷于中華馬文化和陰山(大青山)地域文化研究,出版《馬·詩賦——馬文化詩詞曲賦箋釋》,發表《大青山賦》《“大青山”名稱流變考》等文章20余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