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雙碳目標下煤炭企業審計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923840
- 條形碼:9787515923840 ; 978-7-5159-2384-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雙碳目標下煤炭企業審計實務 本書特色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簡稱“雙碳”),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實現“雙碳”目標,將改變我國長期以來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有利于緩解資源環境約束,提升發展質量和競爭力。本書內容源于能源企業管理經驗和內部審計實務,旨在總結和提煉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目標下審計實踐中的經驗和做法,同時也對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審計工作進行了研究探索。
雙碳目標下煤炭企業審計實務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共分十二章。**章簡單介紹了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的背景以及我國的碳排放情況,闡述了開展與“雙碳”活動相關的內部審計的作用、目標和工作程序;第二章至第四章為戰略層面下“雙碳”活動的實施及內部審計;第五章至第八章介紹了煤炭能源企業與“雙碳”目標實現相關的內部控制、審計重點、審計方法和程序;第九章至第十二章闡述了低碳清潔能源及循環經濟、低效能資產退出、碳匯能力、碳排放及碳交易審計領域的風險識別與管控機制、審計關注的重點內容和審計實施方法等。
雙碳目標下煤炭企業審計實務 目錄
1.1 “雙碳”目標介紹/ 1
1.1.1 “雙碳”目標的提出背景/ 1
1.1.2 “雙碳”目標主要內容/ 2
1.1.3 碳達峰碳中和發展大事記/ 3
1.2 碳排放情況分析/ 4
1.2.1 我國碳排放現狀分析/ 4
1.2.2 煤炭行業碳排放現狀分析/ 6
1.3 開展與“雙碳”活動相關的內部審計的作用/ 7
1.3.1 有效防范企業風險/ 7
1.3.2 提升企業管理的合規性/ 8
1.3.3 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8
1.4 開展與“雙碳”活動相關的內部審計的目標/ 9
1.5 開展與“雙碳”活動相關的內部審計基本工作程序/ 9
1.5.1 制定審計計劃/ 10
1.5.2 審前準備/ 10
1.5.3 審計實施/ 10
1.5.4 編制內部審計報告/ 12
1.5.5 審計整改與跟蹤檢查/ 13
第2 章 “雙碳”目標下的戰略規劃審計/ 14
2.1 戰略規劃業務內部控制/ 14
2.1.1 “雙碳”戰略規劃的主要內容/ 14
2.1.2 “雙碳”戰略規劃管控機制/ 18
2.1.3 戰略規劃風險識別與控制/ 23
2.2 “雙碳”戰略規劃的審計重點/ 25
2.2.1 “雙碳”戰略目標的制定/ 25
2.2.2 戰略規劃制定與決議/ 26
2.2.3 戰略規劃分解與落實/ 27
2.2.4 戰略規劃監控與調整/ 27
2.3 戰略規劃的內部審計實施/ 28
2.3.1 具體審計目標/ 28
2.3.2 審計工作程序/ 28
2.3.3 “雙碳”戰略規劃內部審計常見問題/ 38
第3 章 “雙碳”目標下的投資審計/ 40
3.1 涉碳投資活動內部控制/ 40
3.1.1 煤炭企業涉碳投資的含義與基本要求/ 40
3.1.2 煤炭企業常見的涉碳投資/ 42
3.1.3 涉碳投資的管控機制/ 43
3.1.4 風險識別與控制/ 49
3.2 投資活動的審計重點/ 52
3.2.1 涉碳投資決策/ 52
3.2.2 涉碳投資跟蹤管理/ 53
3.2.3 涉碳投資項目會計系統控制/ 54
3.2.4 涉碳投資收回與處置/ 55
3.3 涉碳投資活動的內部審計實施/ 56
3.3.1 具體審計目標/ 56
3.3.2 審計工作程序/ 56
3.3.3 涉碳投資活動中審計常見問題/ 68
第4 章 碳排放預算管理審計/ 71
4.1 碳排放預算業務內部控制/ 71
4.1.1 碳排放預算體系/ 71
4.1.2 碳排放預算管理機制/ 73
4.1.3 風險識別及控制/ 78
4.2 碳排放預算審計重點/ 82
4.2.1 碳排放預算編制與審批/ 82
4.2.2 碳排放預算分解與執行/ 82
4.2.3 碳排放預算分析與調整/ 83
4.2.4 碳排放預算考核與獎懲/ 84
4.3 碳排放預算管理的內部審計實施/ 85
4.3.1 具體審計目標/ 85
4.3.2 審計工作程序/ 85
4.3.3 碳排放預算審計常見問題/ 99
第5 章 露天煤礦生產環節碳排放審計/ 103
5.1 露天煤礦生產環節的碳排放業務內部控制/ 103
5.1.1 露天煤礦主要生產環節的碳排放/ 103
5.1.2 露天煤礦生產環節碳排放管理機制/ 106
5.1.3 風險識別與控制/ 109
5.2 露天煤礦生產環節的碳排放審計重點/ 110
5.3 露天煤礦生產環節的碳排放內部審計實施/ 116
5.3.1 具體審計目標/ 116
5.3.2 審計工作程序/ 116
5.3.3 露天煤礦生產環節碳排放內部審計常見問題/ 127
第6 章 井下煤礦生產環節碳排放審計/ 130
6.1 井下煤礦生產環節的碳排放業務內部控制/ 130
6.1.1 井下煤礦主要生產環節碳排放/ 131
6.1.2 井下煤礦生產環節碳排放管理機制/ 133
6.1.3 風險識別與控制/ 138
6.2 井下煤礦生產環節的碳排放審計重點/ 141
6.3 井下煤礦生產環節的碳排放內部審計實施/ 144
6.3.1 具體審計目標/ 144
6.3.2 審計工作程序/ 144
6.3.3 井下煤礦生產環節碳排放審計常見問題/ 156
第7 章 煤炭企業輔助生產領域碳排放內部審計/ 160
7.1 輔助生產領域碳排放環節和內部控制/ 160
7.1.1 輔助生產領域碳排放簡介/ 160
7.1.2 輔助生產領域碳排放目標實現的方法/ 165
7.1.3 輔助生產領域涉碳風險識別與控制/ 168
7.2 輔助生產單位碳排放審計重點/ 170
7.3 輔助生產單位碳排放相關業務內部審計實施/ 174
7.3.1 具體審計目標/ 174
7.3.2 審計工作程序/ 174
第8 章 自有燃煤電廠碳排放審計/ 179
8.1 燃煤電廠碳排放內部控制/ 179
8.1.1 燃煤電廠碳排放簡介/ 179
8.1.2 燃煤電廠碳排放管理機制/ 180
8.1.3 風險識別與控制/ 188
8.2 燃煤電廠碳排放審計重點/ 191
8.3 燃煤電廠碳排放的內部審計實施/ 195
8.3.1 具體審計目標/ 195
8.3.2 審計工作程序/ 195
8.3.3 自有燃煤電廠碳排放內部審計常見問題/ 206
第9 章 低碳清潔能源及循環經濟審計/ 209
9.1 低碳清潔能源及循環經濟內部控制/ 209
9.1.1 煤炭企業的低碳清潔能源/ 209
9.1.2 煤炭企業的循環經濟/ 211
9.1.3 循環經濟中的燃料清潔化/ 212
9.1.4 低碳清潔能源及循環經濟管理機制/ 214
9.1.5 低碳清潔能源及循環經濟風險識別與控制/ 220
9.2 低碳清潔能源及循環經濟審計重點/ 224
9.2.1 低碳清潔能源項目審計重點/ 224
9.2.2 循環經濟項目審計重點/ 226
9.2.3 其他重點審計領域或環節/ 228
9.3 低碳清潔能源及循環經濟內部審計實施/ 228
9.3.1 具體審計目標/ 228
9.3.2 審計工作程序/ 228
9.3.3 低碳清潔能源及循環經濟審計常見問題/ 240
第10 章 “雙碳”目標下低效能資產退出審計/ 243
10.1 低效能資產退出業務內部控制/ 243
10.1.1 低效能資產退出業務簡述/ 243
10.1.2 低效能資產退出管控機制/ 244
10.1.3 風險識別與控制/ 252
10.2 低效能資產退出的審計重點/ 254
10.3 低效能資產退出的內部審計實施/ 256
10.3.1 具體審計目標/ 256
10.3.2 審計工作程序/ 256
10.3.3 低效能資產退出內部審計常見問題/ 267
第11 章 碳匯能力審計/ 270
11.1 碳匯能力業務內部控制/ 270
11.1.1 碳匯能力概述/ 270
11.1.2 碳匯能力管理機制/ 273
11.1.3 風險識別與控制/ 277
11.2 碳匯能力審計重點/ 279
11.3 碳匯能力的內部審計實施/ 282
11.3.1 具體審計目標/ 282
11.3.2 審計工作程序/ 283
11.3.3 碳匯項目內部審計常見問題/ 294
第12 章 碳排放及碳交易審計/ 297
12.1 碳排放及碳交易活動內部控制/ 297
12.1.1 碳排放及碳交易活動概述/ 297
12.1.2 碳排放及碳交易管理機制/ 298
12.1.3 風險識別與控制/ 304
12.2 碳排放及碳交易審計重點/ 306
12.3 碳排放及碳交易內部審計實施/ 309
12.3.1 具體審計目標/ 309
12.3.2 審計工作程序/ 310
12.3.3 煤炭企業碳排放及碳交易審計常見問題/ 322
附錄1 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 / 324
附錄2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353
附錄3 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362
雙碳目標下煤炭企業審計實務 作者簡介
本書著委會由長期從事煤炭、電力、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業的高級審計師、高級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注冊環保工程師、研究員、碳排放管理員、碳匯計量評估師、碳管理工程技術人員、學者等成員組成。著委會成員在相關領域深耕多年,曾獲得國家及有關部委科學技術進步、環保安全等眾多獎項,在知名期刊發表若干學術論文。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