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卓越供應鏈計劃:產銷協同規劃設計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47253
- 條形碼:9787111747253 ; 978-7-111-7472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卓越供應鏈計劃:產銷協同規劃設計與實踐 本書特色
趙玲老師曾與劉寶紅老師合作出版暢銷書《供應鏈的三道防線》。本書聚焦供應鏈管理中較復雜的計劃和產銷協同領域,介紹了供應鏈管理的理論基礎、頂層設計、計劃體系框架設計、產銷協同流程設計、監控平臺設計、組織架構設計以及相關實踐案例,全景闡述了集成供應鏈計劃構建路徑,致力于解決中國制造業高缺貨、高庫存、高成本的成長之痛,是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的實戰手冊。
卓越供應鏈計劃:產銷協同規劃設計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集成供應鏈計劃體系和產銷協同流程設計兩大領域,介紹了供應鏈管理的理論基礎、頂層設計、計劃體系框架設計、產銷協同流程設計、監控平臺設計、組織架構設計以及相關實踐案例。本書屬于面向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的工具書,所聚焦的為供應鏈管理中較復雜的計劃和產銷協同領域,而非采購、生產、物流等執行類領域,致力于解決中國制造業高缺貨、高庫存、高成本的成長之痛。本書的讀者群是供應鏈計劃管理者、企業管理層和咨詢從業者,服務對象是成千上萬的中國制造企業。本書采用結構化的專業寫法,不僅框架體系強,而且實踐案例多,也可作為咨詢培訓的參考書。
卓越供應鏈計劃:產銷協同規劃設計與實踐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前言 我們為計劃代言
**篇 供應鏈管理理念的共識
第 1 章 為何高庫存、高缺貨、高成本并存 3
1.1 為何高庫存 4
1.2 不僅有真缺貨,還有假缺貨 5
1.3 更多的是高庫存和高缺貨并存 5
1.4 高成本又是如何產生的 7
總結 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不協同 8
第 2 章 企業界改善產銷協同的十大流派 10
2.1 運動派:一切問題都是因為管理不到位 10
2.2 系統派:不是沒想到,就是沒做到 11
2.3 激勵派:一切問題都是意愿的問題 12
2.4 組織派:組織調整是解決業務問題的捷徑 13
2.5 交付派:所有改善都必須圍繞訂單交付 14
2.6 庫存派:“三高”問題本質是庫存失衡問題 14
2.7 精益派:生產應該追求極致的柔性和敏捷 15
2.8 預測派:所有的問題都是預測惹的禍 16
2.9 流程派:流程改善能解決所有問題 16
2.10 外部協同派:通過與供應商和客戶協同解決問題 17
總結 波動吸收派與波動管理派 18
第 3 章 管理理論界改善產銷協同的七大寶典 22
3.1 豐田精益方法論 22
3.2 TOC 24
3.3 華為炮火論 25
3.4 德魯克的目標管理理論 26
3.5 阿米巴經營哲學 27
3.6 SCOR 模型 28
3.7 S&OP 流程 30
總結 局部優化人見人愛,全局優化鬼見鬼愁 31
第 4 章 集成供應鏈管理是產銷協同的底層邏輯 33
4.1 方法論的方法論:還原論、整體論、系統論 34
4.2 方法論在管理界的實踐:大眾管理派與精英管理派 42
4.3 方法論在企業界的實踐: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 45
4.4 “端到端”和“集成”與“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 55
4.5 供應鏈管理必將從“端到端”走向“集成” 57
4.6 系統論是集成供應鏈管理的底層邏輯 58
4.7 集成供應鏈管理又是產銷協同的底層邏輯 59
4.8 不是每個企業都選擇了產銷協同管理模式 60
4.9 看似百花齊放,實則花開兩支 68
總結 集成供應鏈計劃是集成供應鏈管理的唯一承接者 70
第二篇 集成供應鏈計劃體系和產銷協同流程設計
第 5 章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的體系框架 75
5.1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是產銷協同的底層邏輯 75
5.2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的三大終極使命 77
5.3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的三大編制邏輯 79
5.4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的三大核心特征 83
5.5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的六大業務模塊 88
5.6 庫存在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中的定位 91
5.7 集成供應鏈計劃體系與執行體系的關系 92
總結 計劃不僅僅是工廠計劃,協同也不僅僅是流程協同 92
第 6 章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之頂層設計 94
6.1 頂層設計之一:供應鏈管理定位設計 94
6.2 頂層設計之二:供應鏈管理模式設計 99
6.3 頂層設計之三:供應鏈管理策略設計 102
總結 頂層設計對體系效率有決定性影響 114
第 7 章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之計劃體系設計 115
7.1 集成供應鏈計劃體系的整體框架 116
7.2 如何設計需求計劃管理體系 117
7.3 如何設計主計劃管理體系 123
7.4 如何設計供應計劃管理體系 133
7.5 庫存管理的突破點不在庫存本身 144
總結 短期計劃是救火,中長期計劃是防火 152
第 8 章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之產銷協同流程設計 155
8.1 什么是 S&OP 156
8.2 什么不是 S&OP 158
8.3 S&OP 有哪些價值 163
8.4 如何設計 S&OP 167
8.5 理念先進的 S&OP 為何在中國成了雞肋 175
8.6 為何僅靠 S&OP 流程無法輸出高質量決策 181
8.7 S&OP 的拓展與延伸:IBP 和 S&OE 184
8.8 從內部產銷協同到外部產業鏈協同 188
總結 神(中長期計劃)必須聚,形(S&OP)可以散 194
第 9 章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之監控平臺設計 196
9.1 供應鏈計劃管理評估體系的設計原則 197
9.2 績效指標主導下的控制塔落地方法 198
9.3 基于職能維度指標的選擇和統計方法 203
9.4 基于特征維度指標的選擇和統計方法 207
9.5 為何部門績效很好,而企業績效不佳 210
9.6 比指標考核更加尷尬的是行業對標 215
9.7 我們不對標結果而應對標管理模式 216
總結 過程的規則比結果的績效更重要 216
第 10 章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之組織架構設計 218
10.1 集成供應鏈計劃組織中的職能設計 219
10.2 為何需要全職的需求計劃職能 222
10.3 為何建議將物流與計劃體系分離 224
10.4 為何訂單管理要歸入供應鏈管理范疇 226
10.5 供應鏈管理中的持續優化職能 230
10.6 如何處理集團與屬地的關系 231
10.7 職能供應鏈還是產品供應鏈 233
10.8 集成供應鏈計劃組織案例分享 235
總結 供應鏈管理的平臺化轉型 237
第 11 章 集成供應鏈計劃管理之團隊能力建設 239
11.1 團隊的抗壓力建設 240
11.2 團隊的領導力建設 241
11.3 團隊的專業力建設 242
11.4 計劃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 245
11.5 理念共識和能力訓練:TFC 供應鏈橙汁游戲 246
總結 高層理念改變必須先行 248
第三篇 供應鏈管理的變革與數字化轉型
第 12 章 供應鏈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的挑戰、 機會和路徑 251
12.1 供應鏈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的挑戰 252
12.2 供應鏈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的機會 254
12.3 供應鏈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255
12.4 供應鏈管理變革與轉型的典型代表:華為和聯想 257
總結 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相互獨立又相互成就 266
第 13 章 供應鏈管理變革實踐和案例分享 268
13.1 供應鏈管理變革的五大挑戰 268
13.2 供應鏈管理變革的六大對策 272
13.3 供應鏈管理變革案例分享 276
總結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將極大提升變革成功的概率 287
第 14 章 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實踐和案例分享 289
14.1 數字化轉型的兩個階段:可視化和智能化 289
14.2 數字化轉型的挑戰不在算法本身,而是算法應用 291
14.3 定制化建模是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捷徑 296
14.4 基于算法引擎的決策優化建模實踐和案例分享 303
14.5 基于推演技術的仿真推演建模實踐和案例分享 315
14.6 如何實現從數學*優解到業務*優解 324
總結 數字化*大的挑戰是人的安全感 326
第 15 章 供應鏈,供應鏈管理,數字化供應鏈管理 328
參考文獻 331
后 記 332
卓越供應鏈計劃:產銷協同規劃設計與實踐 作者簡介
趙玲,上海馭策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美國國際預測者協會(IIF)中國區“CDMP需求預測管理規劃師認證培訓”唯一授權講師,荷蘭TFC供應鏈橙汁游戲認證黑帶教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電子產業供應鏈分會專家委員,暢銷書《供應鏈的三道防線》聯合作者。曾任SAP中國研究院供應鏈計劃方案架構師、SAP中國咨詢經理、金蝶中國高級咨詢顧問,并曾負責上海惠氏營養品、立邦涂料、恒壽堂藥業等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