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及空間效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96071
- 條形碼:9787509696071 ; 978-7-5096-9607-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及空間效應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創新價值鏈理論為基礎,在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分為成果化產出和商業化產出兩個階段,以求更加全面地評估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本書以中國擁有創新活力的長江經濟帶高校群體作為研究對象,在深入量化區域內高校群體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時空特征的基礎上,探究影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傳導路徑和作用機制的內外部因素,及潛在的內外部影響因素的空間效應問題,按照“評價機制構建、影響因素評估和空間效應分析”的邏輯線條,從內部投入產出和外部經濟社會兩個維度,揭示了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影響機理與提升策略。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及空間效應研究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內外實踐
1.2.1 國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1.2.2 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現狀
1.3 文獻綜述
1.3.1 技術創新效率研究
1.3.2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影響因素
1.3.3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評價
1.3.4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投入產出分析
1.3.5 文獻評述
1.4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4.1 研究目標
1.4.2 研究內容
1.5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術路線
1.5.3 研究方法
1.6 主要創新點
2 科技成果轉化的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科技成果
2.1.2 科技成果轉化
2.1.3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2.1.4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2.2 相關理論基礎
2.2.1 技術創新理論
2.2.2 創新鏈相關理論
2.2.3 協同創新理論
2.2.4 空間效應理論
2.2.5 外部性理論
3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評價體系構建
3.1 理論框架與研究思路
3.1.1 理論框架
3.1.2 研究思路
3.2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評價體系
3.2.1 指標選取
3.2.2 數據來源
3.3 本章小結
4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測度與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兩階段DEA模型
4.1.2 DEA-Malmquist方法
4.2 研究區域概況
4.3 研究結果
4.3.1 不同區域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比對分析
4.3.2 不同類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比對分析
4.3.3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變化動態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2 影響因素指標選取
5.2.1 被解釋變量
5.2.2 解釋變量
5.3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5.3.1 綜合分析
5.3.2 不同類型高校成果轉化效率的分階段分析
5.4 穩健性檢驗
5.5 本章小結
6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空間效應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空間相關性檢驗
6.1.2 空間計量模型
6.2 指標選取與變量定義
6.3 研究結果
6.3.1 空間相關性分析
6.3.2 空間效應分析
6.4 穩健性檢驗
6.5 本章小結
7 研究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政策建議
7.2.1 建立與市場機制相協調的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
7.2.2 加快構建依托科技型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
7.2.3 完善高校科技創新評價體系
7.2.4 推動高校科技創新活動的區域協同發展
7.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內外實踐
1.2.1 國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1.2.2 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現狀
1.3 文獻綜述
1.3.1 技術創新效率研究
1.3.2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影響因素
1.3.3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評價
1.3.4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投入產出分析
1.3.5 文獻評述
1.4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4.1 研究目標
1.4.2 研究內容
1.5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術路線
1.5.3 研究方法
1.6 主要創新點
2 科技成果轉化的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科技成果
2.1.2 科技成果轉化
2.1.3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2.1.4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2.2 相關理論基礎
2.2.1 技術創新理論
2.2.2 創新鏈相關理論
2.2.3 協同創新理論
2.2.4 空間效應理論
2.2.5 外部性理論
3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評價體系構建
3.1 理論框架與研究思路
3.1.1 理論框架
3.1.2 研究思路
3.2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評價體系
3.2.1 指標選取
3.2.2 數據來源
3.3 本章小結
4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測度與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兩階段DEA模型
4.1.2 DEA-Malmquist方法
4.2 研究區域概況
4.3 研究結果
4.3.1 不同區域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比對分析
4.3.2 不同類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比對分析
4.3.3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變化動態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2 影響因素指標選取
5.2.1 被解釋變量
5.2.2 解釋變量
5.3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5.3.1 綜合分析
5.3.2 不同類型高校成果轉化效率的分階段分析
5.4 穩健性檢驗
5.5 本章小結
6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空間效應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空間相關性檢驗
6.1.2 空間計量模型
6.2 指標選取與變量定義
6.3 研究結果
6.3.1 空間相關性分析
6.3.2 空間效應分析
6.4 穩健性檢驗
6.5 本章小結
7 研究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政策建議
7.2.1 建立與市場機制相協調的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
7.2.2 加快構建依托科技型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
7.2.3 完善高校科技創新評價體系
7.2.4 推動高校科技創新活動的區域協同發展
7.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長江經濟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及空間效應研究 作者簡介
周倩倩,經濟學博士,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現就職于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在《中國社會科學報》《 商業經典》《企業家信息》等報紙、雜志上發表多篇文章,參與 科學事業費重大項目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地質資源環境)示范基地建設項目、 知識產權局專利戰略推進工程項目一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戰略推進工程項目。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