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抗戰時期華南教育歷史論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70329
- 條形碼:9787218170329 ; 978-7-218-1703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時期華南教育歷史論稿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于抗戰時期華南地區教育史的專題文集。全書收錄文章數十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烽火弦歌”“坪石先生”“坪石學子”“昔花今拾”,較全面地呈現抗戰時期華南各高校辦學的基本脈絡與重要史實,并闡述師生們在中華民族科教事業中做出的重要貢獻,為做好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的保護利用與活化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敘事與科研支撐。書中有作者進行實地探訪所得的**手資料,也有作者閱讀文獻的研究心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抗戰時期華南教育歷史論稿 目錄
一 烽火弦歌
翻開80年前坪石中山大學工學院的教師名冊
查不到照片的老師和找不到教室的學校
武水長流
再說坪石
校慶時別忘了
培養大師的老師和嶺南山水
不朽的“*后一課”
金雞嶺下的南腔北調
粵北私立大學的艱難歲月
為了早日凱旋的*后輾轉
戰時粵北學子的“糧食”
因為經歷苦難,成就百年名校
管埠中師:被塵封的教育文化遺產
戰時的師范教育
國立暨南大學與粵地的歷史緣由——兼對廣東省立勷勤大學的師資補遺
二 “坪石先生”
坪石艱難歲月中走過來的大師們
國家危難時的召喚和堅守
經歷坪石歲月的老院士們
坪石先師尋蹤
先知坪石方曉石牌
留法百年:從里昂的城堡到坪石的祠堂
心祭
訪問詹伯慧教授
三 “坪石學子”
等到杜鵑花再開時
泥屋、天文臺和學生名單
老師,您好
不要遺漏那些默默耕耘的學人
當年,多么年輕的臉龐
戰時的借讀生
與葉叔華院士關于天文臺的對話
四 古道新聲
“野馬軒”奔騰的思緒
古道明燈:從岐澳古道的楊匏安到秦漢古道的郭大力
不能忘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聚首的粵北山區小村莊
烽火古道的學術成果
在天安門城樓見證開國大典的“坪石先生”
從“先生”到“同志”——關于郭大力和王亞南在南嶺傳播《資本論》的歷程研究
五 大村歲月
曲江仙人廟站之大村中的冼子和丹耀
再見嶺南在粵邊
被忘卻的老樟樹
靈石壩下鮮紅光滑的番茄
歸途
六 昔化今拾
廣東省檔案館館藏的若干份抗戰時期廣東教育文獻的讀解
翻開曾經被戰火硝煙熏透的檔案
對文獻資料的讀解和利用
2019南粵古驛道歷史文化遺產挖掘成果掠影
擇日
緬懷的方式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