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與課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41606
- 條形碼:9787576041606 ; 978-7-5760-4160-6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與課例 本書特色
1.精選15個來自一線教師的問題,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闡釋新 課標的要義與重點,凸顯問題闡釋的針對性。
2.內容涵蓋新 課標六大部分,確保解析的完整性,也便于教師們檢索查找自己需要的相關內容。
3.書中呈現的問題解答旨在能充分體現新 課標的理念和課改的精神,既有理論的高度,也能聯系一線教學的實際,既有權威性,也努力做到明白曉暢。
4.問題解析配置與之相應的教學課例和其他示例,示例評析結合理論闡釋,使得對問題的解答更貼近教學操作的實際,更易于理解。
5.提供22個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可掃碼觀看,讓教師在了解該課例教學設計思路的同時,通過視頻了解教學流程和教學實施細節,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該課例,深入思考從教學設計到教學操作的軌跡所反映的教育學學理。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與課例 內容簡介
為了適應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國家頒布了《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物理課程相關的核心素養也就正式成為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的目標。為幫助初中物理教師從教育實踐視角更好地理解和落實《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我們應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之約,從教育實踐的具體需要出發,編寫了《〈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與課例·初中物理(微課版)》。本解析以初中物理教師為讀者對象。與《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其他解讀不同之處在于,本解析主要聚焦教師基于初中物理教育實踐需要理解但理解上卻有一定難度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內容,且結合案例,從初中物理教育實踐視角進行解析。同時,從物理教育實踐視角出發,我們對課程標準的內容順序進行了一定的整合。我們將課程性質與課程理念整合到一起,作為**章;把總體目標、年級目標與學業質量目標整合到一起,作為第三章;把教學提示、教學要求、課程資源開發、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整合到一起,作為第五章。同時,因我們對課程標準中評價案例、教學案例的理解難以確保與課程標準內容一致,我們沒有選擇其中的案例,而是根據我們對初中物理課程的理解,選擇了不同的案例。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與課例 目錄
如何發揮初中物理課程的育人功能和育人價值,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一) 為什么要發揮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的育人功能和育人價值
(二) 發揮義務教育物理課程育人價值,為什么要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三) 如何在日常教學中發揮物理學科育人功能和育人價值
案例 杠桿復習
微課視頻: 杠桿復習課 / 11 課程目標篇 問題2:
如何在課堂中滲透模型建構思想?
(一) 模型建構的內涵是什么
(二) 物理模型有哪些特征
(三) 物理模型可以分成哪幾類
案例 熱機
問題3:
如何在教學中滲透科學推理思想?
(一) 科學推理的內涵是什么
(二) 科學推理可以分為幾類,分別有哪些特征
(三) 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推理能力
案例 燈泡的探秘之旅
微課視頻: 熱機教學案例解讀 / 26
微課視頻: “燈泡的探秘之旅”案例解讀 / 43 問題4:
如何有效落實科學探究?
(一) 科學探究的內涵是什么
(二) 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是什么
(三) 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案例一 摩擦力
案例二 凸透鏡成像
微課視頻: “摩擦力”教學課 / 56
微課視頻: “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課 / 63 課程內容篇 問題5:
如何建構物理觀念?
(一) 什么是物理觀念?它和物理概念、規律有什么區別
(二) 如何形成與落實結構化的物理觀念
(三) 物質的各個概念之間有哪些聯系
案例 物質的微觀結構
微課視頻: “物質的微觀結構”案例解讀 / 75 問題6:
如何建構內能的物理觀念?
(一) 什么是內能
(二) 內能和其他形式能的關系
(三) 內能的教學策略
案例 內能
微課視頻: “內能”案例解讀 / 87 實驗探究篇 問題7:
如何把握新 課標中的測量類實驗?
(一) 初中物理測量類實驗的特點
(二) 二期課改與本期課改測量類實驗的異同點
(三) 測量類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節
(四) 使枯燥的測量類實驗吸引學生的方法
案例 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節選)
微課視頻: “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案例解讀 / 104 問題8:
如何把握新 課標中的探究類實驗?
(一) 新 課標中探究類實驗的內涵
(二) 新 課標中探究類實驗的特點
(三) 探究類實驗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功能和價值
(四) 新 課標中探究類實驗的教學策略
案例 歐姆定律(**課時)
微課視頻: 如何把握新 課標中的探究類實驗 / 135 課程實施篇 問題9:
如何開展教學建議中的問題教學?
(一) 問題教學與深度學習
(二) 指向深度學習的問題教學的特征
(三) 如何開展指向深度學習的問題教學
案例 勢能
微課視頻: 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 / 150
微課視頻: 探究重力勢能與質量的關系 / 150 問題10:
如何把握過程性評價在物理課程中的應用?
(一) 什么是過程性評價
(二) 過程性評價的方式有哪些
(三) 如何設計課堂內過程性評價
案例 溫度、溫標
微課視頻: 過程性評價案例解讀 / 172 問題11:
如何理解素養導向的實踐研究類作業?
(一) 什么是素養導向的作業設計
(二) 如何把握素養導向的作業設計思路
(三) 如何具體地設計實踐研究類作業
(四) 如何針對實踐研究類作業進行具體評價
案例一 探究杠桿的奧秘
案例二 生命的安全墜落
微課視頻: 杠桿思維 / 183
微課視頻: 學生實踐活動成果 / 187 問題12:
如何設計素養導向的文本類作業?
(一) 素養導向的文本類作業設計的原則
(二) 如何把握素養導向的文本類作業設計思路
(三) 如何針對文本類作業進行具體設計
案例 壓強
微課視頻: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引入 / 200
微課視頻: 文本類作業解讀 / 207 問題13:
如何設計素養導向的實驗制作類作業?
(一) 什么是素養導向的實驗制作類作業
(二) 如何把握素養導向的實驗制作類作業設計思路
(三) 如何針對實驗制作類作業進行具體評價
案例 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微課視頻: 實驗制作類作業——自制桿稱 / 218
微課視頻: 實驗制作類作業教學評價 / 221 問題14:
如何理解素養導向的跨學科實踐作業設計?
(一) 素養導向的跨學科實踐作業的內涵價值
(二) 如何設計素養導向的跨學科實踐作業
(三) 素養導向的跨學科實踐作業設計的注意事項
案例 《聲》單元跨學科作業設計
微課視頻: 跨學科實踐類作業案例解讀 / 240 問題15:
如何通過課程資源開發實現信息化教學?
(一) 教育信息化為何能推動教育教學的變革
(二)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的內涵
(三) 如何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
案例 光的折射
微課視頻: 預習視頻1——筷子插入水中 / 253
微課視頻: 預習視頻2——折射與反射的對比 / 253
微課視頻: 預習視頻3——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折射現象 / 253 參考文獻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與課例 作者簡介
劉金梅,華東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副教授,物理師范教育教學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現為全國高等物理教育研究會理事、物理教育與普及專業委員會委員。 碩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博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光學工程專業,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訪問學者(2015-2016年)。 現為華東師范大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導師。已在國內外SCI、SSCI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已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改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一本《物理教育研究方法》。主講《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中學物理教材分析》、《物理教育研究方法實踐與研討》、《教學技能訓練實踐與研討》等課程。已出版專著:《物理教育研究方法》(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參加編寫《中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