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文化符號學關鍵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20828
- 條形碼:9787522820828 ; 978-7-5228-2082-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符號學關鍵詞 內容簡介
本書在網絡新媒體傳播造成符號泛濫與意義斷裂的時代背景下,以西方符號學作為參照,在中西文化交相互視下,從中國古代學術思想文獻史料中鉤沉、抽繹其中包蘊的或先民在文化實踐中業已展開的符號學思想與方法,從關鍵概念“禮”“道”“名”“法”“易”“文”六個維度的比較闡釋入手,進入先民的文化實踐與理論思辨活動之中,探析中國的文化符號傳統,進而從意義的生產、表達機制中探析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文化特征與傳播思想。本書對中華文化典籍中蘊藏的符號學思想進行現代解讀,在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同時,以中國的符號學實踐及這種實踐中產生的新的理論形態與獨特價值來改造和豐富國際符號學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國的文化符號學與傳播思想史研究。
中國文化符號學關鍵詞 目錄
**章釋禮:論中國符號學的自覺
**節禮制論:儒家禮治思想及符號自覺
第二節禮與樂:儒家符號思想的倫理進路
第三節禮與仁:儒家秩序重構的符號邏輯
第二章原道:符號形式的哲學思辨
**節自然論:道家自然觀的符號意義
第二節道與名:道家對名禮關系的反思
第三節道統論:對權力秩序模型的建構
第三章辯名:符號學的中國話語方式
**節正名論:儒家名教及深層意識形態
第二節名辯論:由政治到辯名析物的嬗變
第三節指物論:現象生成與符號意義實現
第四章論法:符號規則與政治秩序
**節法與禮:社會規約的符號學機制
第二節法與道:社會秩序及其符號建構
第三節法與名:符號的規范與行為秩序
第五章詮易:意義生產與傳播接受
**節易象論:視覺思維下的言象合治觀
第二節時變論:卦隨時變的符號思想考釋
第六章說文:中國的符號詩學議題
**節文質論:文學的倫理符號學向度
第二節詩與志:意義表達的符號學機制
第三節寓言論:莊子表意符號編碼形式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文化符號學關鍵詞 作者簡介
祝東,文學博士,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媒介文化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主要理論興趣為符號學、闡釋學。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央高校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多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多項。出版《早期中國符號學思想與倫理轉向》《中國古代符號思想史論》《先秦符號思想研究》等著作多部,在各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曾榮獲教.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青年成果獎。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