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共同體、個體與友善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3711
- 條形碼:9787208183711 ; 978-7-208-18371-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同體、個體與友善 內容簡介
何謂友善?何以友善?《共同體、個體與友善》圍繞友善問題,通過厘清紛繁各異的哲學術語、思想體系、政治與社會背景,提取中西哲學目前較有代表性的五種友善概念的理論模式,幫助讀者把握它們各自對“何以友善”這一哲學問題的回答,并分析各自的特征、利弊與經驗教訓,*終形成“友善”概念的系統理論和實踐借鑒。在此基礎上,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本書從“共同體-個體”的視域研究友善,即從共同體、個體及其兩者關系的角度研究友善。
共同體、個體與友善 目錄
總序1
序言1
導言1 **章 古希臘的友善觀念11
**節 《荷馬史詩》:希臘友善觀念的起源12
第二節 共同體的紐帶與公共善的保障:亞里士多德的友善觀念24
第三節 古希臘人觀念中的友愛與欲愛39
第四節 古希臘友善觀念的特征及其經驗教訓56 第二章 西歐中世紀的友善觀念60
**節 友善觀念的起源:一神教經典敘事中的普愛觀61
第二節 普遍的友善何以可能?道德心理學的闡釋66
第三節 以愛為紐帶的“理想共同體”與現實共同體71
第四節 中世紀友善觀念的特征與遺產83 第三章 西方個體主義語境下的友善88
**節 友善:近現代西方的公民道德89
第二節 基于義務的“友善”觀念98
第三節 作為道德情感的“友善” 107
第四節 西方現代友善觀念的特征與利弊115 第四章 儒家的友善觀119
**節 “友善”的內涵:從第四倫到天下共同體120
第二節 儒家“友善”觀念的理論基礎:“仁” 126
第三節 普遍友善的實現途徑:忠恕之道與教化138
第四節 當代學界對儒家的主要批評及其回應146 第五章 墨家與道家視域中的友善觀念155
**節 墨家的“兼愛”學說及其當代意義156
第二節 道家的自然共同體與“無我利他” 165 第六章 繼往開來的當代中國友善觀念174
**節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友善:指導原則與基本特征174
第二節 從當代中國的友善觀念重估五種友善模式180
第三節 中國近代建構友善公德的嘗試及其當代評價192
第四節 繼往開來:當代中國的“友善”內涵與層次201 第七章 友善的形態及其實現211
**節 當代中國的友善形態212
第二節 建構友善公德需要克服的困難223
第三節 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的“團結友善”及其實現途徑229
第四節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人民“團結友善” 239
參考文獻249
共同體、個體與友善 作者簡介
趙琦,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倫理學研究室主任。主攻西歐中世紀與古典哲學、倫理學,以及中西比較哲學,尤其關注共同體與友愛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曾獲得上海社科新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完成與主持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代表作有論文《論人類命運共同體對西方共同體傳統的革新》《友誼與共同體:論亞里士多德友誼理論中的共同體觀念》《論友誼的正當性》,與英文論文Relation Centered Ethics Between Confucius and Aquinas等。代表著作為《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托馬斯·阿奎那論友誼》(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代表譯作有《亞歷山大·科耶夫:后現代政治的根源》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