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教育的傳統、歷史與現時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21602
- 條形碼:9787572021602 ; 978-7-5720-2160-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教育的傳統、歷史與現時化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教育史學家孫培青的研究文獻,分中國教育的傳統、中國教育的歷史、教育史學、教育史評論、自述五部分,共55篇。集中反映作者對中國教育傳統和教育歷史發展的深入思考,展現中華傳統教育精神。
中國教育的傳統、歷史與現時化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是我國著名教育史學家和教育家孫培青先生在不同時期發表的各種論文、寫入教材和專著的章節、未刊講話稿、人物回憶、前言和后記、所作序言和學術自述。多未曾發表,不乏真知灼見。主題大致偏于教育史學理論,主要包括中國教育的傳統、中國教育的歷史、教育史學、教育史評論,而以學術自述收官。其中《中國教育傳統研究與教育改革》《教育史研究方法探討》《感悟教育史》《認識學習教育史的意義》等尤值得一讀。
中國教育的傳統、歷史與現時化 目錄
中國教育的傳統/1
中國教育傳統研究與教育改革/3
中華優秀教育傳統探討/17
中華傳統教育精神/39
教育改革與優秀教育傳統的繼承/61
中國教育的歷史/77
中國教育史概要/79
中國原始時期的教育/118
夏、商、西周與春秋時期的教育/138
學術自由的稷下學宮/176
論“焚書坑儒”/193
隋唐時期的教育/206
試論唐代《五經正義》編寫的歷史經驗/277
試論貞觀時期官學發展的原因/294
唐代考試初探/316
論唐代廣文館的興廢/341
宋代的教育管理/352
清代前期的教育管理/410
中國歷代教育的主要特征/459
對中國教育管理發展的基本認識/476
對科舉制度的再認識/485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503
教育史學/539
教育歷史可以借鑒/541
教育史研究方法探討/548
學位論文鍛煉獨立科研能力/564
中國教育史研究的發展趨勢/571
展望21世紀的教育史研究/584
教育史學科未來的幾個問題/596
感悟教育史/605
教育史評論/617
《中國教育史》**版前言/619
《中國教育史》修訂版前言/622
《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前言/625
《中國教育史》第四版前言/627
《中國教育管理史》**版前言/632
《中國教育管理史》第二版前言/635
《中外教育比較史綱》**卷引言/637
教育思想史所探究和回答的問題/642
從先秦到隋唐教育思想的基本階段與線索/649
陳東原對中國教育史研究的貢獻/657
《沈灌群教育論稿》編后記/675
《孟憲承講錄》整理后記/677
《孟憲承談話錄》整理后記/679
杜成憲著《早期儒家學習范疇研究》序/681
張建仁著《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序/685
李軍著《玄儒佛道教育理論比較研究》序/688
劉桂林著《中國近代職業教育思想研究》序/693
李露著《中國近代教育立法研究》序/698
張偉平著《教育會社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序/702
張學強著《拒斥與吸收———教育視域中的理學與佛學關系
研究》序/707
王倫信著《清末民國時期中學教育研究》序/710
張平海著《現代化視野下的中國教育(1862—1922)》序/714
李劍萍著《20世紀中國教育問題研究》序/720
鄧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學規集成》序/724
《中華大典·教育典》序/729
展示書院文化的佳作/733
自述/735
求學之路多艱辛/737
認識學習教育史的意義/750
編后記/756
中國教育的傳統、歷史與現時化 作者簡介
孫培青(1933—2022),我國著名教育史學家和教育家。華東師大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任華東師大教育系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理事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一生從事中國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研究與教學,尤擅隋唐五代教育和考試研究,著、編有《中國教育史》、《隋唐五代教育論著選》、《中華大典·教育典》(十三卷)等。成果獲國家出版獎、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高等教育類)一等獎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