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術規范與科研倫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275042
- 條形碼:9787313275042 ; 978-7-313-27504-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術規范與科研倫理 本書特色
本教材基于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寫作、規范與倫理》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的倫理與學術道德》兩門課程, 經過了數年的課堂講授、反饋、修訂和完善后編寫完成。教材的作者來自理、工、人文、社科、醫學等學科的學者和專家,以豐富的案例,從不同學科的角度介紹了學術研究中的基本規范和科研倫理,傳遞“做正確的事比如何去做更重要”的理念。教材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優秀教材暨核心課程教材培育項目”的支持。
學術規范與科研倫理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課程“論文寫作、規范及倫理”并拓展延伸,由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人文學院、航空航天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海洋學院、醫學院、國務學院等多學科專家共同參與編寫,已有配套視頻課程和教學ppt,主要引導學生:“做正確的事比如何去做更重要”。本書包含10個章節,包含工程師和工程設計的倫理及規范,實驗數據采集、分析及發表的統計學規范,學術交流與演講的基本規范,學術寫作規范,人文研究的基本倫理及學術規范,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倫理及學術規范,涉人生物醫學研究的倫理及規范,等等。配有案例和習題。
學術規范與科研倫理 作者簡介
主編: 童善保,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上海市“曙光學者”,有關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主要從事神經工程,神經信號處理,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腦卒中康復技術以及經顱超聲神經調控技術。曾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有關部門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交通大學“教書育人”二等獎等。現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神經醫學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生物醫學電子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擔任過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的Associate Editor。現任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聯合會(IFMBE)期刊Medical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mputing的主編, Med-X期刊共同執行主編。
主要參編者(按章節順序)
黃丹,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羅潔,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童善保,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主編: 童善保,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上海市“曙光學者”,有關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主要從事神經工程,神經信號處理,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腦卒中康復技術以及經顱超聲神經調控技術。曾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有關部門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交通大學“教書育人”二等獎等,F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神經醫學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生物醫學電子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擔任過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的Associate Editor,F任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聯合會(IFMBE)期刊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的主編, Med-X期刊共同執行主編。
主要參編者(按章節順序)
黃丹,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羅潔,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童善保,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陳海峰,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周韞韜,上海交通交通大學海洋學院
閆宏秀,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楊帆,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楊國源,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江一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