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出口隱含碳排放影響因素——基于反事實法的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56945
- 條形碼:9787550456945 ; 978-7-5504-569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出口隱含碳排放影響因素——基于反事實法的分析 本書特色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演進與我國全球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我國作為世界上*大的發展中國家與轉型經濟體,在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品領域與新興經濟體開始競爭,在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品領域與發達經濟體的競爭不斷加劇。在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的全球分工體系與產業價值鏈下,傳統的“規模擴張、順差累積、大進大出”貿易模式究竟是技術躍升、產業趕超的“跳板”還是價值鎖定、低端產業的“枷鎖”,是分工深化、錯位競爭的“崛起之路”還是資源消耗、污染轉移的“方便之門”,成為亟待驗證的現實問題。鑒于此,本書試圖以出口隱含碳排放為研究對象,將中國出口貿易規模擴張與輸入端的能源消耗、輸出端的環境擾動結合起來,從直接消耗、間接消耗兩個度開展出口隱含碳排放的規模測算與結構分析,從投入產出關聯視角探析出口隱含碳的形成機制與傳導效應,并從能源結構清潔化、產業結構高級化、碳污染轉移防治等方面提出加快出口貿易綠色低碳轉型的政策建議。本書的出版,可以為高校、政府、企業以及其他領域對出口隱含碳排放問題感興趣的讀者提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建議。
中國出口隱含碳排放影響因素——基于反事實法的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構建“初始產出—中間消耗—出口值”解釋性框架與“結構分解—效應測度—因子識別”分析范式,將出口碳排放界定為基于直接消耗的出口碳排放I與基于間接消耗的出口碳排放II,通過開展基于反事實構造的結構分解,分別對上游產出環節、中游中間消耗環節與下游出口環節的“碳偏向性”進行確認與比較,識別出口碳排放的“初始來源”與縱向傳導機制,并對縱向傳導機制中一次傳導與二次傳導的擴散放大效應進行驗證,在此基礎上量化分析各影響因素的具體作用強度。
中國出口隱含碳排放影響因素——基于反事實法的分析 目錄
中國出口隱含碳排放影響因素——基于反事實法的分析 作者簡介
毛運意,男,西南財經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博士,現任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出口碳排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