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創傷的帝國——受害者狀況調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9433
- 條形碼:9787100219433 ; 978-7-100-21943-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傷的帝國——受害者狀況調查 本書特色
在人類學社會學領域,針對不幸之人的研究有一門叫“受害者學”(victimologie,又稱被害人學)的學科,它是20世紀40年代在西方學界首先興起的。這門學科所研究的不幸之人群體僅限于“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侵害者”。因此,從一開始,它就與法律結合起來,是法律領域中的一個分支。但從人類學的角度看,作為“受害者”的群體,遠不止于此。這就是法國學者迪迪埃•法桑和理查德•李森特曼在《創傷的帝國》這本書中要考察的對象。
創傷的帝國——受害者狀況調查 內容簡介
本書傾向一種敘事風格,通過對媒體上的新聞事件、公共討論等的記錄以及文獻的研究,對“創傷”進行一項人類學的考察。研究首先設定了一個不同于一般認識的假設:即“受害”不僅僅是一個結果和事實,同時還是一個社會心理以及政治建構的過程。這涉及了現代社會道德秩序的再塑過程中,個體與社會、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等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創傷同時還是一套語言體系,是人對非人性事件的一種見證、再描述和抗爭。 本書從兩條線索切入,一條是知識考古,對讓-馬丁?沙可、皮埃爾?讓內以及弗洛伊德等人對于創傷的理論批判,以及美國911之后的“后創傷主義”的演變以及在法國的本土化。一條是把各種實證作為研究和討論對象,包括20世紀60年西方社會的女性主義、精神健康,以及法國圖盧茲2001年化工廠爆炸、巴以沖突、難民等不同的議程中各種行動者的表述,以及精神病科和心理醫生等學科的介入進行研究。并認為創傷和苦難經歷了后創傷主義后,已經使得“受害”已從一個單純的心理創傷,通過這些再構過程,變成了一個政治主觀性(subjectivité politique),并認為受害、苦難應該從一個道德經濟學的視角去考察。
創傷的帝國——受害者狀況調查 目錄
創傷的帝國——受害者狀況調查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迪迪埃•法桑(Didier Fassin),法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同時任教于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出版著作有《田野調查策略》《法國社會新邊界》《生命――批判準則》等。 理查德•李森特曼(Richard Rechtman),法國著名人類學家、精神病學專家,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主體性人類學和當代精神病人類學,出版著作有《生存者》《種族滅絕者的日常生活》等。 譯者簡介: 劉文玲,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人類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類社會語言學和跨文化傳播。譯著有《田野調查策略》《追/尋法蘭西》《一起邁向世界的共同法》等。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