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的包容、公平與適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718249
- 條形碼:9787569718249 ; 978-7-5697-1824-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的包容、公平與適應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關于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變革的思想匯編,涉及了教育的本質、功能、意義及其社會屬性,基礎教育與高考改革,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教育信息化及教育形態轉變等等。全書共四章,**章的主題是教育本質與功能,第二章的主題是基礎教育與高考改革,第三章的主題是高等教育,第四章的主題是在線教育。書中充盈著作者關于教育的洞見,從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角度解答了人們關心的問題。
教育的包容、公平與適應 目錄
前言
**章 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節 教育的目的與功能
一 教育的本質與作用
二 什么是好的教育
三 教育要培養人的創造精神
四 教育的內涵
五 教育的基本要素
六 教育的責任
七 循序漸進是教育的基本規律
第二節 教育的意義
一 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資源不均衡
二 “教育要超越知識”是謬論
三 教育應該減少“表演”成分
四 辯證地看待教育質量問題
五 教育不能浮躁
六 避免對孩子過度呵護
七 孩子的起跑線
第三節 教育公平
一 公平與教育公平
二 關于教育公平的幾點思考
三 依法促進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四 教育公平是共同富裕的基礎
五 教育要主動融入信息社會
第四節 教育與社會
一 教育的社會屬性
二 個人和家庭對教育的需求
三 社會和企事業單位對教育的需求
四 政府和國家對教育的需求
五 如何看待對教育的批評
六 新時代的教育評價要有新氣象
七 法治教育要貫穿教育的全過程
八 要全面提高國民的科學素養
九 科學精神應是教育和科研的靈魂
十 教育現代化的概念要與時俱進
第五節 學校教育
一 學校教育的本質是傳授知識
二 學校教育的目標是要讓絕大多數學生受益
三 學校教育的職能不能被無限放大
四 學習不是負擔,要消減對學習的“負擔感”
五 家庭教育不是指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
六 不要過高估計學校的作用
七 知識依然是個人幸福和社會發展的基石
八 教育質量與教學質量的區別
第二章 基礎教育與高考改革
**節 基礎教育
一 基礎教育概述
二 基礎教育的目的不是為高校選拔人才
三 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四 創新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關鍵點
第二節 義務教育
一 要重點解決義務教育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二 依法解決義務教育階段資源均衡問題
三 義務教育階段要努力實現教育公平
第三節 通識教育
一 什么是通識教育
二 通識教育應提前至基礎教育階段
三 通識教育要回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四節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
一 素質教育*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培養
二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不是同一層次問題
三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不是對立關系
四 短期內難以解決應試教育問題
五 素質教育是知識升維的過程
六 體育鍛煉是提升素質的有效手段
七 批判性思維與思辨性思維
八 不當減負將影響國民素養提高
第五節 關于基礎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 精英教育思想阻礙教育發展
二 教育不是競爭,排名貽害無窮
三 關于勞動教育
四 教育與宣傳的關系
五 社會教育和單位教育
六 什么是教育“內卷化”
七 對教育“內卷化”的再思考
八 為什么社會上存在對教育的爭論
第六節 高考改革
一 “高考移民”為何屢禁不止
二 “高考移民”是招生考試制度不適應高等教育發展造成的
三 高考改革的重點應在招生制度
四 高考改革建議方案
五 高考制度必須堅持,招生制度必須改革
六 將高考的隱性功能顯性化,試行招考分離
七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有了實質性進步
八 高校異地辦學之風該剎剎了
九 高校異地辦學機構要屬地化管理和規;l展
第三章 高等教育
**節 大學的功能
一 說說大學的初心
二 說說大學的使命
三 什么是大學?
四 大學的基本功能及權利
五 大學內的學院與系科的區別
六 大學與學院的區別
七 國立大學與公立大學的區別
八 美國的大學是如何治理的
九 關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冷”思考
十 老百姓心目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什么樣
第二節 學生
一 學生的學習權利
二 學習權利體系
三 研究生擴招,質量如何保障
四 建世界一流大學要有世界一流眼光
五 大學要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
第三節 教師
一 大學辦學自主權
二 世界一流大學的教授不分教學崗和科研崗
三 要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
四 引進預長聘制“Tenure-track”的反思
五 “雙一流”建設要注重吸引國際一流人才
……
第四章 在線教育
展開全部
教育的包容、公平與適應 作者簡介
李志民,現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曾先后在清華大學、教育部外事司、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任職,2005-2017年任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主要兼職有: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等,清華大學、西南大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兼職教授等。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科技評價、科研管理和教育信息化等。先后創辦“中國科技論文在線”“中國學術會議在線”和“中國技術供需在線”等網站。公開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10本。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