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走向優質: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多路徑探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9849
- 條形碼:9787552039849 ; 978-7-5520-398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優質: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多路徑探尋 本書特色
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基礎教育作為一個整體而應高度關注的重要階段。然而,由于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我國初中教育一直以來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成為基礎教育系統中的“洼地”或“細腰”。要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讓每一所初中學校都能走向優質或卓越,從而為基礎教育“壯腰”,這成為當下一個十分迫切而緊要的重要課題。本書書稿立足于作者的博士畢業論文,作者試圖通過對不同類型初中的不同發展路徑及策略的分析,為廣大教育從業者和學校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鑒經驗和案例參照。
走向優質: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多路徑探尋 內容簡介
作者以東部省份H 市X 區40 所初中為調查范圍,其中5 所初中為案例分析學校展開初中教育高質量發展多路徑的研究,獲得不同類型初中不同發展路徑及策略的可行性經驗和證據,以期為發展起點不同的學校提供參照。
走向優質: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多路徑探尋 目錄
**章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一)初中教育亟待走向優質
(二)基礎教育訴求高質量發展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義
三、理論基礎
(一)復雜性理論
(二)內生發展理論
四、文獻綜述
(一)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二)薄弱學校的改進與提升
(三)學校優質發展的路徑與策略探索
五、基本概念解析
(一)初中
(二)高質量發展與優質均衡
(三)薄弱初中與非薄弱初中
(四)學校發展路徑
六、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思路
七、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二)問卷與訪談調查
(三)案例研究法
第二章 案例學校發展現狀的調查及分析
一、調查說明
(一)區域教育情況
(二)樣本的選取
(三)調查和統計方法
(四)調查的目的
二、5所案例學校概況
三、問卷調查
(一)學生問卷調查
(二)家長問卷調查
(三)教師問卷調查
(四)校長問卷調查
四、訪談
(一)訪談說明
(二)訪談實錄及分析
五、思考與分析
(一)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
(二)影響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走向優質的“后發趕超”之路——以薄弱初中A、B校為例
一、A初中概況
二、驅動發展內生力——A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一)重建學校文化:以儀式為載體
(二)提高管理效能:管理組織的架構
(三)突破教研樣式:提高教研的有效性
(四)落實教學規范:扎實常規的管理
(五)創新項目研訓:師能提升新方式
三、B初中概況
四、精準教學新樣態——B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一)學習痕跡單:優化教學設計
(二)微測評:提速學情診斷
(三)分層教學,尊重個體差異
第四章 走向卓越的“揚長率先”之路——以非薄弱初中C、D、E校為例
一、C初中概況
二、聚焦特色發展——C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一)學校大腦:改變學校教育生活
(二)優化課程:豐富學校教育內涵
(三)項目化學習:顯現學校教育氣質
三、D初中和E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一)尋常路上有卓越:D初中的得天獨厚
(二)薄弱—優質—卓越:E初中的崛起和超越
第五章 初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
一、初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一)文化建設
(二)教學改進
(三)師能提升
(四)特色發展
(五)豐富課程
(六)技術賦能
二、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原則
(一)以人為本
(二)適宜恰當
(三)協調持續
(四)公平正義
結語:研究反思與展望
一、可能的創新
(一)聚焦初中探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之策
(二)為初中高質量發展提煉可行的實踐路徑
(三)總結提升不同類型學校實踐案例使路徑更清晰
二、存在的不足
三、未來的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附件一 家長問卷
附件二 學生問卷
附件三 教師問卷
附件四 校長問卷
附件五 校長訪談題
后記
走向優質:初中高質量發展的多路徑探尋 作者簡介
沈愛琴,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育博士,現任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書記,中學高級教師。有28年的基礎教育工作經歷,其中19年從事初中的教育和學校管理,有10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基礎教育論文評比中獲獎或在各類期刊上發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