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精)美食與文明:帝國塑造烹飪習俗的全球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1137
- 條形碼:9787513931137 ; 978-7-5139-311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美食與文明:帝國塑造烹飪習俗的全球史 內容簡介
從大約兩萬年前人類掌握谷物烹飪到現在,本書作者講述了世界上主要飲食的興衰歷史。透過多種飲食表面上的混雜局勢,作者揭示了烹飪譜系圖潛在的簡明規律,說明了烹飪哲學中關于健康、經濟、政治、社會和神靈信仰的周期性變化如何推動新飲食的建立,其中一些被選為帝國飲食,在全球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作者還闡述了商人、傳教士和軍隊如何將飲食跨越山脈、海洋、沙漠和政治邊界。本書的創新敘事方式將烹飪如語言、服裝或建筑,視為人類創造的事物。通過強調烹飪如何將農產品變成食物,并將全球而不是某個特定的國家作為舞臺,挑戰了支撐當代食品運動的農耕和浪漫主義神話。
(精)美食與文明:帝國塑造烹飪習俗的全球史 目錄
導 言 1
**章 學會烹制谷物 1
公元前2萬—前300年
第二章 古代帝國的大小麥祭祀飲食 57
公元前500—公元400年
第三章 南亞和東亞的佛教飲食 113
公元前260—公元800年
第四章 中亞和西亞的伊斯蘭飲食 149
800—1650年
第五章 歐洲和美洲的基督教飲食 191
100—1650年
第六章 近代飲食的前奏 241
歐洲北部,1650—1800年
第七章 近代飲食 293
中等飲食的擴張,1810—1920年
第八章 現代飲食 367
中等飲食的全球化,1920—2000年
注 釋 428
參考文獻 452
出版后記 487
(精)美食與文明:帝國塑造烹飪習俗的全球史 相關資料
◎以全球為舞臺,以帝國為視角,追蹤了主流飲食的演變之道。勞丹的烹飪全球史將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著作融會貫通,成為一種全新的史學敘事方式。
◎深入挖掘了飲食演變之道背后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重要因素;透過稀松平常的飲食習慣看清食物引發的政治想象。
◎跨學科、多視角地看待過去5000年烹飪宇宙哲學的發展;大量史料和精美彩插,展現了與飲食習俗密切相關的重要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
◎富有趣味地闡述了高低階飲食之間的分野、食品工業化的利弊等現象,避免落入將往昔飲食浪漫化的美麗誤區。
一次勝利,為一種全新的史學寫作指明了道路,這種史學寫作可以通過更加融會貫通政治、經濟、社會和知識史方面的著作來站穩腳跟。
——《紐約書評》
很少有作家能像蕾切爾·勞丹那樣優雅而又深入地探討飲食與帝國這一廣泛的主題。她對食物提出了新的見解和全球視角……本書是美食歷史學家和美食愛好者不容錯過的。
——韋安妮(《食譜圖書館》)
氣勢恢宏……勞丹的一些特定烹飪風格的“擴散圖”堪稱文化史的縮影。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蕾切爾·勞丹對多種飲食的興衰進行了引人入勝的描述,給了世界各地等量的時間,并將現代這一時間段考慮進人們如何準備食物的漫長歷史。對烹飪和飲食的關注反映了口味的持久性,但也說明了這些口味是如何傳播的,并受到政治和文化擴張的影響。本書將烹飪理念和對于飲食重要性的闡述結合得迷人而獨特。
——保羅·弗里德曼(《食物:味道的歷史》)
(精)美食與文明:帝國塑造烹飪習俗的全球史 作者簡介
作者 蕾切爾·勞丹(Rachel Laudan),倫敦大學學院歷史和科學哲學博士,先后于卡內基-梅隆大學、匹茲堡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和夏威夷大學任教,曾在墨爾本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訪學。之后移居墨西哥,將研究轉向食物的歷史和政治。現居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撰寫的著作有The Food of Paradise: Exploring Hawaii's Culinary Heritage等,與人合編的著作有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譯者 楊寧,山東大學史學學士,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史學碩士,譯有《世界史前史》《創客運動》《ADD人生整理術》等作品。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