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技術集成能力作用機理及演化提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45013
- 條形碼:9787521845013 ; 978-7-5218-450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技術集成能力作用機理及演化提升研究 內容簡介
隨著全球科技創新的高速發展,企業創新模式由以往對單一要素的識別依賴轉向為對多元創新資源的整合匹配。利用外部資源實現原有技術系統構架更新,完成整體性能系統化提升已成為當今企業克服資源稀缺障礙,突破技術創新瓶頸,提高創新績效的關鍵。技術集成能力是通過對企業內外部技術資源的識別選擇和整合運用,適應市場環境變化,滿足企業技術系統需求的一種特殊的動態能力。雖然目前技術集成這一模式已被廣泛應用并得到普遍認可,但相比日韓、歐美等國家在技術集成上所取得的實質性技術跨越,我國企業技術集成的整體效果并不顯著。以往研究大多將技術集成能力視為集成創新內化能力而談及,缺乏對其本質屬性與理論機制的系統化研究,使技術集成能力的培育及提升缺乏理論支持,導致企業集成創新效果不顯著,阻礙了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和創新驅動的實施。鑒于此,本研究以技術集成能力作用機理及演化提升為研究核心,全面構建技術集成能力理論研究框架,對技術集成能力的內涵、構成維度、作用機理、演化機理、評價及提升策略等方面展開系統性研究,探索技術集成及其能力理論的內在規律,完善技術集成能力理論體系,豐富和拓展創新理論與方法;引入生命科學模型解析技術集成能力的形成“黑箱”,闡述生命各階段的能力特征,分析能力的演化動因和演化機制,進一步豐富了生物學、管理學等交叉學科研究的理論內涵。同時,闡明技術集成能力對集成創新的作用路徑和作用程度,揭示技術集成能力的演化過程及演化機制,提出技術集成能力的提升途徑及對策建議,有助于企業識別關鍵創新驅動要素,突破產品研發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規范企業集成化管理流程,為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新效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理論借鑒與實踐對策。
技術集成能力作用機理及演化提升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3 主要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與研究路線
第2章 文獻綜述及理論基礎
2.1 技術集成文獻綜述
2.2 技術集成能力文獻綜述
2.3 研究評述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技術集成能力對集成創新作用機理的分析框架
3.1 技術集成能力的內涵
3.2 技術集成能力的維度分析
3.3 技術集成能力作用機理理論模型的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技術集成能力對集成創新績效作用機理的理論模型與研究假設
4.1 技術集成能力對集成創新作用機理的理論模型
4.2 技術集成能力對集成創新作用機理的研究假設
4.3 研究變量的測量
4.4 變量測量的信度與效度評價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技術集成能力對集成創新績效作用機理的實證研究
5.1 調查問卷的設計
5.2 研究數據的收集過程
5.3 樣本數據分析
5.4 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
5.5 假設結果分析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技術集成能力的演化
6.1 能力演化分析的理論基礎
6.2 技術集成能力基因模型
6.3 技術集成能力演化機理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技術集成能力的評價
7.1 技術集成能力評價模型的構建
7.2 技術集成能力評價的實證研究
7.3 本章小結
第8章 技術集成能力的提升策略
8.1 內生性策略分析
8.2 協同性策略分析
8.3 驅動化策略分析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技術集成能力作用機理及演化提升研究 作者簡介
郭亮,博士,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8~2019年英國愛丁堡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制造業創新模式與路徑、技術創新管理與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黑龍江省哲學社科研究規劃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黑龍江省博士后科研啟動基金等10余項課題;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國家自然基金委認定A類期刊4篇,SCI/EI收錄論文4篇;獲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1次。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