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學歷史教學:思想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19493
- 條形碼:9787570119493 ; 978-7-5701-194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學歷史教學:思想與方法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4個板塊。**部分“課程理念”正是基于這個考慮而設。這部分的8篇文章,以闡述歷史課程的價值始,以探討歷史教育的目的終。第二篇則是通過具體課例論述歷史課程的基本性質——人文性。其余幾篇分別涉及歷史課程的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 第二部分“課堂教學”,也是由8篇文章組成。前兩篇闡述的是歷史課堂教學的一般原則與方法,后面幾篇則分別涉及教學立意、教材內容的重組,以及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所謂“板塊式”教學等具體教學方法與形式。*后一篇則是從反面列舉分析了當前歷史課堂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偏差。 第三部分“教師素養(yǎng)”,共有7篇文章。前4篇分別探討教師的才、學、識、情,后3篇則涉及教師的教材觀、學生觀、知識觀。 第四部分收錄了筆者的一些書評或讀書感悟。除其中一篇(《知識傳授與情感培養(yǎng)》)是在一般意義上論教育外,其余各篇所談書籍都與歷史專業(yè)關系密切。
中學歷史教學:思想與方法 目錄
課程理念
求真、向善、益智——歷史課程的育人價值
例談歷史課程的人文性
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史觀問題
通古今之變——基于時間的歷史理解
歷史學與教學論雙重視域下的“史料實證”
由“歷史解釋”的性質看其教育功能
愛國主義與國際理解
歷史教育不堪承受之重
課堂教學
略論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及分析歷史的方法
歷史課堂上的“三講”
歷史的情節(jié)與情懷
角度與視野
匠心獨運妙手別裁
從提出好問題開始
歷史教學“板塊式”設計的目標追求
中學歷史課堂上的四大“痼疾”
教師素養(yǎng)
中學歷史教師的“三才”
做專業(yè)精湛、知識淵博的歷史教師
做有思想的歷史教師
中學歷史教師的情懷
從三則案例看教師的“學生觀”
淺析教師與教材的關系
為什么要教知識
詩外功夫
居夷處困守先待后
三百年來傷國步
另一類五四青年
回到歷史現場
知識傳授與情感培養(yǎng)
自救救人的“諾亞方舟”
人類前途與個人幸福
后記
中學歷史教學:思想與方法 作者簡介
高懷舉,高級教師,曾任高中歷史教師,現任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歷史教研員、教師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初中歷史統(tǒng)編教材培訓專家、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聊城大學兼職教授。參編“大學國學讀本”《帝國往事》,主編《學科閱讀推廣工程:歷史來了》《歷史第一課》等。在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