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形象德育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7043
- 條形碼:9787522717043 ; 978-7-5227-170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形象德育論 內容簡介
形象德育是德育研究的新領域,也是德育研究的新課題。人們生活在形象構成的生活世界和意義世界,將形象納入德育研究的視野,系統探索形象德育的基礎理論問題,才能使形象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由自發上升到自覺,由經驗上升到科學! 缎蜗蟮掠摗肥状我浴靶蜗蟮掠睘檠芯繉ο螅择R克思主義關于形象的基本觀點為科學指引,以人類社會中的具體形象德育活動為實踐基礎,闡述并回答形象德育的價值和依據、內涵與本質、類型與結構、過程與規律、路徑與方法等重要論題,力圖推進形象德育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
形象德育論 目錄
**節 問題的提出
一 德育理論創新的必然要求
二 德育實效提升的客觀要求
三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第二節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形象德育的研究思路
二 形象德育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形象德育的依據
**節 形象德育的內在依據
一 形象德育的生理基礎
二 形象德育的思維基礎
三 形象德育的能力基礎
第二節 形象德育的理論依據
一 馬克思主義關于形象德育的論述
二 中國古代社會關于形象德育的論述
三 國外社會關于形象德育的論述
第三節 形象德育的實踐依據
一 中國古代社會的形象德育實踐
二 西方主要國家形象德育的探索
三 中國共產黨形象德育的有益探索
第三章 形象德育的解析
**節 形象德育的內涵
一 形象與形象德育
二 形象德育與理論德育
第二節 形象德育的本質
一 形象德育的本質規定
二 形象德育本質的理解
第三節 形象德育的特點
一 直觀性
二 生動性
三 滲透性
四 感染性
五 體驗性
六 示范性
第四章 形象德育的結構
**節 形象德育的構成要素
一 藝術形象德育
二 生活形象德育
三 自然形象德育
四 虛擬形象德育
第二節 形象德育的結構分析
一 內在結構
二 結構缺陷
三 結構優化
……
第五章 形象德育的規律
第六章 形象德育的路徑
參考文獻
后記
形象德育論 節選
《形象德育論》: 深入理解和分析形象德育的豐富內涵,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形象德育是依托和運用形象育德的活動。沒有生動、具體、可感的形象,就沒有形象德育。生動具體的形象是形象德育得以開展的前提和基礎,離開了各種生動具體的形象,形象德育就難以有效展開,也難以真正存在。形象德育既不是赤裸裸圖解政治、圖解道德、圖解概念,也不是像理論教育那般直接端出原理、概念,忽視細節的真實描述,用理論分析代替人物內心情感的剖析。形象德育的過程,一刻也離不開對于形象的把握和運用,始終要求人們調動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來參與,感官參與又充分地調動了人的情感經驗,產生了大量的豐富的情感聯想,這些聯想來源于受眾以前的生命經驗,受眾會在情感反應模式中找到與該形象對應的感情類型,也就是會引起受眾產生大量的“預設”的情感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是樸素而強烈的,比如,對于汶川地震災區人民的同情,2008年奧運會時期對搶奪火炬者的憤怒和對火炬保護人金晶的敬佩和喜愛,等等! ∪欢,生動具體的形象,并非自然而然地都能成為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和載體,產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價值。形象有兩種,一種是各種各樣直觀存在的形象,。它雖然能夠為人們所感知,但并非都能自然而然地啟迪人、教育人。一種是典型化的生動具體的形象,指經過高度集中概括和凝練,能夠反映和承載一定的思想意蘊、價值觀念、情感體驗的生動具體的典型形象。這種形象,不僅是生動具體的,而且是概括凝練的,并與人的主觀感受和情緒體驗發生關聯、產生契合,只有這種形象,才能喚醒人的審美意識、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激發人的情感共鳴,產生育人價值。形象德育的形象,主要指后一種形象。這是因為,典型化形象一方面與自在物具有同構化特征,在感性特征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決然不等同于自在物,只有當人們以自在物為中介,對自在物的特征進行處理、加工、虛化,集中力量反映和表現人類的社會生活,體現一種人的創造性和超越性時,才被賦予了精神的品格,具有了育人之效。自在物是作為育人的形象的背景和母體,形象攜帶著自在物的基因,其精神氣質是包蘊于自在物之中的,需要人們去發現、挖掘進而顯現。而人們在捕捉形象的感性特征時,也并不是一股腦地照單全收,而是會憑借自己的經驗,或忽略或強化一些東西,獲得對于形象的個性化的感受,受到啟發和教育的程度和效果因人而異。如,水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人們經常見到,并可用感官感知它的存在,是一種原始的、素樸的作為自在物而存在的形象,而“大水”這種典型化的水形象,集中展現了水的稟性、底蘊、形態與氣勢,更能吸引和感染人,引發人的深思。《說苑·雜言》里記錄了子貢和孔子對君子為何見大水必觀的交流。君子觀水,實乃一場精神之旅,君子是水的觀察者、體驗者和感悟者,置身大氣磅礴之水,體會天地衍變,攝取大水魂魄,于自然之氣中感受生命之氣,其所思所想,所感所嘆,充滿了智慧哲思,給人無盡的遐思與啟迪! 〉诙,形象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基于形象的雙向互動過程。形象德育,說到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形象為紐帶和橋梁,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雙向互動過程。形象德育的過程,是教育者發現形象、塑造形象、傳播形象的過程,也是受教育者感知形象、認同形象、效仿形象的過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動關系影響著形象能否或多大程度上發揮作用,是在教育實踐活動和人的認識活動的交互作用中實現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動關系會阻礙或推動形象的發展,雙方對這種聯系的態度肯定與否,決定著形象的效能和生命力。一定的形象成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向互動的橋梁和紐帶,離開了一定的形象作為中介,雙方就無法相互作用和影響。不過,雖然都是以形象為橋梁和紐帶,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形象德育雙向互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樣的,教育者起著主導的作用,受教育者起著主體的作用。教育者通過發現、塑造、傳播一定的形象,對受教育者的認識、價值和情感發揮著積極的教育、引導作用,教育者在發現、塑造、傳播形象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形象來影響受教育者的認識、價值和情感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并主導著整個形象德育的進程。受教育者通過感知、認同、效仿一定的形象,對自身認識、價值和情感的建構發揮著主體的作用,并對教育者的發現、塑造、傳播形象的活動起著重要的參與、評價、調適和激勵作用。受教育者對教育者發現、塑造、傳播的形象關不關注、認不認同、效不效仿,評價和反響如何,直接關系到形象德育活動的進程和效果。形象德育活動,從根本上說,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基于形象、源于形象、訴諸形象的一種認知、情感、價值的交流、對話、溝通與理解,正是這種對一定形象的交流、對話、溝通與理解,促進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認知、情感、價值的生成、建構和發展! ⌒蜗蟮掠獜默F實出發,從生活出發,從感性出發,寓理性于感性之中,寓道理于形象之中。形象德育的過程,不能舍去生活中有意義的、豐富的、有生活氣息的情節、形象、場面等,從發現形象到塑造形象,從形象的選擇到形象的傳播,無時無刻能脫離感性材料,無時無刻不伴隨著主體豐富的情感活動。形象德育,需要生動具體的實踐和人物,充滿有情有義的生活場景、鮮活多彩的生活畫面,使形象思維順暢地發生作用并和抽象思維發生聯結,而不是充斥著概念、理論和說教。20世紀90年代,希望工程選取“大眼睛”這一典型形象,將公益慈善理念具體化,以一幅《我要讀書》的照片,通過一個孩子充滿期盼的大眼睛,無聲卻有力地表現了無數孩子內心強烈的對知識的渴望和訴求,深深地觸動了受眾的內心,引起人們在情感上的共鳴,人們紛紛播撒愛心、慷慨解囊,捐建希望小學,社會各界資助的希望小學很快在全國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從此,明亮堅韌、烏黑透澈、充滿渴望的“大眼睛”便成為希望工程的標志,流傳甚廣,效果極好。這種巨大的沖擊力、感染力、影響力是抽象的理論絕不可能產生也絕不可能比擬的!
形象德育論 作者簡介
孫婷婷,武漢大學法學博士,現任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教育研究》《教學與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江漢論壇》《紅旗文稿》等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主(參)編教材、論著兩部,主持、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五項。獲教育部思政司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優秀博士論文獎、廣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獲騰訊優秀教師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