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301337677
- 條形碼:9787301337677 ; 978-7-301-3376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本書特色
1、解鎖北大名師的生活方式。無論在艱難困苦的歲月,還是生活在眾聲喧嘩的當下,他們沒有迷茫、沒有焦慮、沒有倉皇,依然自如、自在而豐盈地生活著,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答案。 2、了解北大和北大學者的特殊窗口。通過北大學者的書房,看到北大各學科名師的風采,探索他們的學術(shù)人生。是了解北大、了解這些思想者們的一個獨特窗口和路徑。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讓我們沉浸式探訪學者們的書房、了解學者們的生活,讓北大和老師們更親切,讓向往北大的學子們更深層次了解北大。 3、北大是倡導閱讀的主體。北大學者書房的主角都是學者,他們的閱讀人生會對青年人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每位學者都提供了珍貴的影響人生的閱讀書單,是獻給讀者的閱讀索引。 4、書中的主角是15位北大名師,他們是董強、韓茂莉、張慧瑜、曹文軒、徐湘林、戴錦華、秦雪征、 王余光、張帆、穆良柱、林毅夫、朱青生、方博、王詩宬、孟涓涓,是各學科的名師代表。 5、裝幀精美高級,值得收藏。精裝、書脊包布、標題燙金、彩色印刷。 6、內(nèi)有132幅圖片,專業(yè)拍攝,展現(xiàn)了書房實景和名師風采。 7、北大125年華誕的獻禮書。這部書獻給所有愛書的人。 8、書房是有個性的,帶著書房主人的風格和溫度,每個角落都是一個世界。
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選取了北大各學科具有代表性的15位老師,展示他們的書房、教師風采,講述他們的閱讀和學術(shù)人生故事,每位老師還推薦了閱讀書單。這些老師分別是董強、韓茂莉、張慧瑜、曹文軒、徐湘林、戴錦華、秦雪征、 王余光、張帆、穆良柱、林毅夫、朱青生、方博、王詩宬、孟涓涓。 “書房里”的這些北大學者們,來自理工、人文社科、醫(yī)學、經(jīng)濟學等諸多領(lǐng)域。本書通過攝影鏡頭與文字講述,遍訪大家大師,圍繞“讀有字之書”“讀無字之書”“讀心靈之書”等話題,傳遞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之樂,彰顯北大學者作為文章、其書滿家的堅守,展示北大學人對“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感悟,從“書房”這一處特別場域,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場思想廣博、思考精深、思維激蕩的閱讀盛宴,獻給所有愛書的人。
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目錄
董 強 中法合璧的微縮世界
韓茂莉 萬卷間,碧海桑田
張慧瑜 詩意地棲居
曹文軒 悠悠萬事,閱讀為大
徐湘林 行者的方寸
戴錦華 混沌開天地
秦雪征 理想之境
王余光 守一處書香流溢
張 帆 “ 癡心”常在
穆良柱 掌燈宇宙
林毅夫 寸心萬壑
朱青生 時間的吟唱
方 博 登入“ 安全島嶼”
王詩宬 從書房出發(fā),到全世界去
孟涓涓 趟過書山與人海
編后記
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節(jié)選
戴錦華 混沌開天地 我生命中*深切的感知,都是在文學閱讀中發(fā)生的。 戴錦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電影、大眾傳媒與性別研究。中文專著有《浮出歷史地表—現(xiàn)代婦女文學研究》(合著)《昨日之島》《性別中國》等十余部;英文專著有 Cinema and Desire (1999), After The Post-Cold War (2018)。 “混沌”中的書房 “我覺得書房不是一種陳設(shè),不是一種情調(diào),我不會在書房里玩。它是一個專屬于自己的,可以自由閱讀、思考和工作的空間。” 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從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一整面書墻。書架上擺放著不同時代、不同領(lǐng)域的各種書籍,有幾層還點綴著幾只精致可愛的小擺件。戴錦華老師笑著介紹說:“ 我的書房其實是一個‘ 混沌’。” 因為經(jīng)歷過書籍匱乏的時代,戴錦華曾經(jīng)逢書必買,每次遇到難得的書展書市,她都會如饑似渴地帶書回家。后來開始有人寄贈一些書給她,漸漸地,她的書房變得充盈而“ 擁擠”起來。 “我所有的空間都被書侵占了。*‘ 慘’的是,我?guī)缀鯚o法從中找到想要查閱的書籍,著急用的時候只好再買一本。原來的那本早已‘ 書深不知處’了。”戴錦華笑道。 書架的設(shè)計其實只能擺放一層書,但戴錦華的書*終被她安置成兩層,所有的縫隙都派上了用場。但仍然有一些實在放不下的書,只能裝箱存放在別處。 “把它們裝箱存在另一個地方,感覺像割舍了生命的一部分一樣。” 剛開始教學生涯的時候,戴錦華的書房就是她的臥室。狹小的空間里,所有靠墻的地方都安置了被書填滿的書架,床被可憐地擠在書架底下。當時她夢想著能擁有一間真正的書房,而不是和床共享一個空間。在這個夢想已經(jīng)達成的今天,她的書房反而又回歸了“ 混沌”,但這已經(jīng)是一種心甘情愿了。 她認為,現(xiàn)在很多家里的書房可能裝飾性大于實用性,但她的書房仍然是一個專屬于自己的,可以自由閱讀、思考和工作的空間:“ 我覺得書房不是一種陳設(shè),不是一種情調(diào)。我不會在書房里玩。” 對閱讀保持饑餓感 “正如三餐不可以一日不吃,漏一頓就餓得心慌;書也是不可以一日不讀的,不讀就渾身難受。” 對于少年時期的戴錦華來說,每一本書都是“天降大禮”,這使她將書籍視為珍寶,既想在有限的時間里將其吸收,又不希望閱讀得太過迅速,來不及好好回味。直到今天,她讀小說都舍不得讀完*后一頁,更不會讓任何一次閱讀半途而廢。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于閱讀和學習,這使她慢慢積累了速讀和組讀的能力。 也許在旁人看來,快速、大量地閱讀是一種天賦,但對戴錦華來說,比天賦更扎實的,是對書籍的饑餓感所賦予的能力。令她保持閱讀習慣的從來不是“應該”和“不得不”,而是她內(nèi)在的深層需求。 戴錦華在“電影與現(xiàn)實”課程直播中曾表示,自己把書當成食物,需要每天“食用”。正如三餐是不可以一日不吃的,漏一頓都會餓得心慌;書也是不可以一日不讀的,否則就渾身難受。閱讀已經(jīng)成為她生命的基本組成部分。 戴錦華認為,真正有效的閱讀,是先把一本書讀厚,而后才是將它讀薄。每本有價值的書都有它從屬的思想脈絡(luò)和歷史框架,為了獲知它究竟在表述什么,我們需要進行更多以它為核心的擴展學習,才能跟隨它真正地進入一個世界,再通過它打開更大的空間。 “當終于可以自如地把握作者在書中的原創(chuàng)性表述時,你會發(fā)現(xiàn)這書其實很薄。所以為了讀懂一本好書,我們更需要多讀。”戴錦華如是說。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縱覽各類書籍所打下的基礎(chǔ),筑成了戴錦華一路成長的階梯。她涉獵廣泛,除了對理論的研讀、對文學的沉浸,還會進行大量通俗、流行文本的閱讀—閱讀網(wǎng)絡(luò)小說是她觀察當今社會文化的途徑,從中,她得以了解社會文化心理的構(gòu)成,感受人們的熱愛與憂慮、夢想和逃避:“我真切地覺察到社會和代際文化的劇變。” 現(xiàn)在,她開始時不時地重溫一些名著和舊著。重讀經(jīng)典,在她 看來是進一步感知世界及自身變化的路徑,其體驗十分耐人尋味: 某些當年深愛的典籍,重讀時竟覺索然無味;某些自認為已爛熟 于心的作品,再次翻開時竟迸發(fā)出煥然一新的感受。 不同時期的自己,在書中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同樣一段文字,能引人進入不同層次的思緒—書是常讀常新的,戴錦華深以為然。 說起印象深刻的書籍,戴錦華表示:“這大概會是無盡的清單吧。” 將熱愛變成事業(yè) “我不是結(jié)合學術(shù)與熱愛,而是將熱愛變成了學術(shù)。我一生的學術(shù)工作都有生命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情感作為驅(qū)動,非此,我大約就不會開始。” 見過戴錦華的人都對她印象十分深刻:走路急如風火,語言與手勢沉著干練,有強大的說服力與感染力。她是北大*受歡迎的老師之一,每次上課都人滿為患;她總是求新求變,在學術(shù)中擅長以歷史來回應現(xiàn)實與未來,成為眾多年輕學子的榜樣。 近年來,戴錦華每學期都和在讀及畢業(yè)的研究生們一同在文化研究工作坊中進行主題閱讀。她提出書目,學生再補充,大家有討論、有回應,更有廣泛而深刻的溝通。 文化研究工作坊始創(chuàng)于1995年,其主題活動起初是針對文化現(xiàn)象、電影現(xiàn)象的分析和討論,與專題閱讀活動交錯展開,近五年則是以讀書交流為主。這五年中,戴錦華將大部分對她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書籍都和學生們做了系統(tǒng)性的分享,她還會和大家一起討論各種社會熱點話題及新理論風潮,有時候側(cè)重政治經(jīng)濟學,有時候側(cè)重文化學或電影學。 談到閱讀和自己所從事的電影研究,戴錦華認為,閱讀和觀影之間存在很高的關(guān)聯(lián)度。閱讀不僅有助于電影的深度鑒賞與分析,它還能助人在處理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時,盡可能地避免狹隘、豐富思想、打開視野,進而擴展整個生命體驗。這對觀影感受也是一種擴充。 *后,戴錦華說:“我的個性是憚于守成的。在學術(shù)上,我不希望自己陷入某一種理論、某一個流派或?qū)W科當中。極廣泛的閱讀幫我獲得參照與反思,讓我可以觸摸并把握社會的變化,然后不斷修正自己思考與行動的方向。這是學術(shù),更是生活。”
坐擁書城——北大學者書房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是在校黨委領(lǐng)導下貫徹和落實新時代的宣傳路線、方針和政策,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開展全校宣傳工作的部門。 任羽中,現(xiàn)任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長、黨委政研室主任,研究員。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比較政治學。曾出版《完美大學必修課》《中國特色現(xiàn)代大學治理問題研究》等專著。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