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世界秩序(2023年新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52696
- 條形碼:9787508652696 ; 978-7-5086-5269-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秩序(2023年新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國際關系和世界秩序研究者,愛好者;大眾讀者1.《論中國》后,基辛格92歲高齡力作! 2.濃縮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4個世紀國際秩序變遷的歷史思考 3.一部大開大闔、談古論今、求索國際關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4.一部國際格局驟變時代下注定聚焦全球目光的重磅巨著
世界秩序(2023年新版) 內容簡介
我們所熟知的世界秩序正在不斷被打破,世界格局迎來大洗牌。 在全球事務上,各個地區和國家奉行著各自的秩序規則,結果導致了國際局勢的緊張、混亂和無序。 基辛格認為,地區秩序觀之間的沖突是當今重要的國際問題。在《世界秩序》中,他系統梳理了各地區的戰略邏輯和地區秩序觀——歐洲的均勢秩序觀,中東的伊斯蘭教觀,亞洲多樣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觀,以及美國“代表全人類”的世界觀——從文化、宗教、地緣等綜合因素解讀了這些不同秩序觀的形成、沖突和合作,并結合網絡科技等當前新的戰略要素,解析了當下時局的挑戰與機遇。他不僅將視野拓寬到全世界,而且將時間拉長到400年,集結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說是一部大開大闔、談古論今、求索國際關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世界秩序(2023年新版) 目錄
序 言 對世界秩序問題的思考 VII
不同類型的世界秩序 IX
合法性與權力 XVIII
**章 歐洲 :多元化的國際秩序 001
歐洲秩序的獨特性 001
“三十年戰爭”:合法性的含義是什么? 013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019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運行 026
法國大革命及其后果 040
第二章 歐洲均勢體系及其終結 051
俄羅斯之謎 051
維也納會議 066
國際秩序的前提 077
梅特涅與俾斯麥 083
均勢的窘境 087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合法性和權力 095
戰后的歐洲秩序 101
歐洲的未來 107
第三章 伊斯蘭主義和中東 :世界亂局 115
伊斯蘭世界秩序 116
奧斯曼帝國 :歐洲病夫 132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與伊斯蘭世界 134
伊斯蘭主義 :革命潮流——兩種哲學詮釋 143
“阿拉伯之春”和敘利亞的劇變 150
巴勒斯坦問題與國際秩序 160
沙特阿拉伯 167
國家的衰落? 178
第四章 美國與伊朗 :不同的秩序理念 185
伊朗的治國傳統 188
霍梅尼革命 193
核不擴散與伊朗 203
遠見與現實 217
第五章 亞洲的多樣性 221
亞洲與歐洲 :不同的均勢觀 221
日本 230
印度 245
什么是亞洲的地區秩序? 270
第六章 通往亞洲秩序之路 :對抗還是伙伴關系? 275
亞洲的國際秩序與中國 276
中國和世界秩序 286
放遠眼光 296
第七章 “代表全人類行事”:美國及其秩序觀 305
世界舞臺上的美國 311
西奧多·羅斯福 :美國成為世界大國 322
伍德羅·威爾遜 :代表世界良心的美國 334
富蘭克林·羅斯福與世界新秩序 351
第八章 美國 :心情矛盾的超級大國 361
冷戰的開啟 366
冷戰秩序的戰略 370
朝鮮戰爭 377
國家共識的瓦解 386
尼克松與國際秩序 395
復興的開端 403
羅納德·里根和冷戰的結束 405
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 415
目標與可能 429
第九章 技術、均衡與人的意識 433
核時代的國際秩序 434
核擴散的挑戰 441
網絡技術和世界秩序 448
人的因素 456
數字時代的外交政策 463
結 論 當今時代能建立世界秩序嗎? 473
國際秩序的演變 479
我們走向何方? 486
致 謝 493
注 釋 497
世界秩序(2023年新版) 節選
對世界秩序問題的思考 1961 年我作為一名年輕學者去堪薩斯城做講演時,拜訪 了杜魯門總統。我問他,在他擔任總統期間,哪件事*令他 感到驕傲。杜魯門回答說 :“我們徹底打垮了我們的敵人,隨 后又把他們拉回到國際大家庭中。我認為,只有美國才會這 樣做。”杜魯門總統深知美國擁有巨大的實力,但*令他感到 驕傲的是這一實力所包含的人道和民主價值。他更希望后人 銘記他是因為美國與敵人實現了和解,而不是戰勝了敵人。 杜魯門之后歷屆美國總統都做過類似的表述, 他們都 對美國在歷史進程中表現出來的類似品質感到自豪。這一時 期的大部分歲月里,他們致力于捍衛的國際大家庭反映了一 項美國共識 :不斷擴展合作型秩序,各國遵守共同的規則和 世界秩序準則,實行自由經濟體制,誓言不再攫取他國領土,尊重他 國主權,建立參與型的民主治理體制。來自兩黨的美國總統 始終敦促——常常是雄辯地力促——他國政府同意維護和促 進人權。在很多情況下,美國及其盟友捍衛這些價值觀,極 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境況。 然而今天這一“基于規則的”國際體系面臨諸多挑戰。 我們頻頻聽到各方面的呼聲,促請各國在一個共同的體系內 “盡自己應盡的一份力量”,遵守“21 世紀的規則”,抑或充 當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 這反映了該體系沒有一個 各國均認可的定義,對什么是“應盡的”力量也沒有一致的 理解。西方世界之外的其他地區在這些規則的*初制定上發 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它們對這些規則提出質疑,明確表示要 推動修改這些規則。今天“國際社會”一詞在各種場合出現 的次數之頻繁可能超過了任何一個時代,然而從這一詞中卻 看不出任何清晰或一致的目標、方式或限制。 當今時代鍥而不舍, 有時幾乎是不顧一切地追求一個 世界秩序的概念。 世界混亂無序, 各國之間卻又史無前例 地相互依存, 從而構成了種種威脅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擴散, 國家解體, 環境惡化, 種族滅絕現象層出不窮, 以及有可能將沖突推向人類無法控制或無法想象地步的新技 術正在擴展。 新的信息獲取和傳播方式把世界各地區前所 未有地連接在一起, 使人們從全球視角審視各種事件。 然 而這種狀況卻讓人無暇思考, 使領導人不得不對任何事件 都即刻做出反應。 種種不受任何秩序約束的勢力是否將決 定我們的未來? 不同類型的世界秩序 從來不存在一個真正全球性的“世界秩序”。 當今時代 的所謂秩序源于近 400 年前在德國的威斯特伐利亞召開的一 次會議。其他幾個大陸和多數人類文明國家沒有參加這次會 議,甚至不知道有這么一個會議。此前中歐地區的教派沖突 和政治動亂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終釀成了 1618~1648 年 的“三十年戰爭”。 這是一場各種政治和宗教爭執相互交織 的戰爭,卷入其中的各方針對人口稠密地區發動了“全面戰 爭”。 中歐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于戰火、 疾病或饑餓。 筋疲力盡的參戰各方于是召開會議,為制止流血做出一系列的 安排。新教的存活和發展導致了一統宗教的分裂。打成平手 的各種自治的政治單元并存,呈現出政治多樣化的特征。因 此,當代世界的形態大致是在歐洲形成的 :一批多元化政治 單元探索用于管控自身行為、減緩沖突的中立規則,它們中 間沒有一方強大到可以戰勝所有其他對手,很多政治單元信 奉截然不同的哲學,或者有自己獨特的信仰。 威斯特伐利亞會議建立的和平反映了各方對現實的妥 協,而不是一種獨特的道德洞察力。它以一個由獨立國家組 成的體系為基礎,各國不干涉彼此的內部事務,并通過大體 上的均勢遏制各自的野心。在歐洲的角逐中,沒有哪一方的 真理觀或普適規則勝出,而是每個國家各自對其領土行使主 權。各國均把其他國家的國內結構和宗教追求當作現實而加 以接受,不再試圖挑戰它們的存在。既然均勢現在已被視為 一種自然的、不無裨益的存在,各國統治者的野心因此受到 相互制約,至少從理論上限制了沖突的范圍。歐洲歷史上偶 然產生的分裂和多樣性構成了新的國際秩序體系的特征,具 有自己獨特的哲學觀。從這個意義上講,歐洲為結束自己大陸上的戰禍所做的努力預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 :避免 對絕對價值做出評判, 轉而采取務實的態度接受多元世界, 尋求通過多樣性和克制漸漸生成秩序。 17 世紀巧妙地締造了威斯特伐利亞式和平的談判者沒 有意識到, 他們正在為一個全球適用的體系奠定基礎。 這 些談判者根本沒想過把比鄰的俄國包括進來。 經歷了噩夢 般“動蕩時期”后的俄國當時正在重新鞏固自己的秩序。它 推崇的原則與威斯特伐利亞均勢背道而馳 :單一君主擁有絕 對權力,信仰單一的東正教,奉行向四面八方擴張領土的計 劃。其他各大權力中心也認為,威斯特伐利亞會議(如果它 們聽說過有這么一個會議的話)與自己所在的地區無關。 當年世界秩序的概念只適用于那個時代的政治家已知 的地理范圍。世界其他地區的世界秩序概念也是一樣,主要 原因是當時的技術不鼓勵甚至不允許一個單一的全球性體系 的運作。由于缺少可以不斷保持互動的手段,又沒有一個可 以衡量不同地區實力大小的框架,每一個地區都把自己的秩 序視為獨一無二, 把其他地區視作“未開化之地”, 這些地區的治理方式與自己的既有體系毫無相似之處,與既有體系的構想毫不相干,只是對既有體系的一種威脅。每一種秩序 都把自己界定為合法組織人類社會的標準模式,好像自己在 治理眼皮底下的領土時,就是在號令天下。
世界秩序(2023年新版) 作者簡介
亨利·基辛格,哈佛大學博士、教授,美國前國務卿,20世紀著名的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1971年7月,基辛格作為尼克松總統秘密特使訪華,為中美建交開啟了大門,為中美關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并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宮歲月》《復興年代》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