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實踐與理論探索:牛湘坤教育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59881
- 條形碼:9787218159881 ; 978-7-218-1598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實踐與理論探索:牛湘坤教育文集 本書特色
牛湘坤老師從教40年來的教育探索 體現了作者“上下求索”的科學精神 富有教學上的獨創性與智慧性
教育實踐與理論探索:牛湘坤教育文集 內容簡介
牛湘坤老師所著的《教育實踐與理論探索》一書,總結了他從教40年的教育探索,經驗寶貴。尤其是牛老師經過多年研究,作出了一項科學新發現,即發現了“文字與思維不同步”現象。這一新發現使得人們必須對現行的寫作理論及寫作教學方法重新加以思考,并且對哲學上的很多問題尤其是“哲學思維”問題進行新的審視。在新發現的基礎上,牛老師自創的包括“牛氏寫作教學法”在內的“牛氏理論”讓人耳目一新,對寫作問題具有啟示作用,對人們創新思維水平的提高同樣具有很大的作用。書中的很多文章確實是學習寫作者的良好范文,其中的“雙重腹稿形式”的復雜議論文更是奇妙無比,是科學研究者的良好范文。
教育實踐與理論探索:牛湘坤教育文集 目錄
教育實踐與理論探索:牛湘坤教育文集 節選
筆者在《略談中小學作文寫作的幾個問題》(《中學語文教學》1996年第12期)一文中提出了“文字與思維不同步”的觀點,并認為這種不同步性造成了人們寫作上的思維停頓,而寫文章之前打腹稿是克服“文字與思維不同步”干擾的根本手段。在此文中,筆者再結合自己的寫作實踐對腹稿的形式略談一點看法。由于本文仍以“文字與思維不同步”等觀點為基礎,故可看作是上文的續篇。 從不同的角度考察,作文腹稿可以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形式。如果從腹稿的思維過程與文字的表述過程的比較來看,我們認為,作文腹稿大致可分為簡單腹稿、正常腹稿、復雜或雙重腹稿三種形式。 一、簡單腹稿形式 這種腹稿形式的特點是:打腹稿時的思維過程與寫作時的文字表述過程相比,前者要短,即字數要少。有時要短很多,如一篇兩三千字的文章也許只要打一二百字,或許幾十個字的腹稿就足夠了。腹稿的任務主要是給文章定出一個大致框架或主要觀點。這類腹稿形式通常適用于引用了大量資料、數據、表格或他人之文的文章。在此類文中,作者自己的語言通常所占比重相對較小,文中往往依靠所引用的材料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當然,這類文章的打腹稿過程雖然簡單,但收集各種資料的過程卻十分艱辛。作者也必須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 筆者采用這種腹稿形式寫成的文章有《我國封建社會的賦稅對人口變動的影響》一文(載于《南方人口》1990年第4期),由于全文90%以上的內容引用的是歷史資料與數據,因而自己的打腹稿過程僅用了幾分鐘,寫了幾句話,列了一個大致框架。寫作過程中的工作主要是在各種資料之間加上一些過渡句等。雖然打腹稿過程非常輕松,但歷史資料與數據的查找及資料的歸類排列卻花了整整4天的時間。 “文字與思維不同步”現象對此類文章寫作的干擾性相對較小,即此類文章在所有準備工作完畢后,不用多打腹稿即可動筆。 二、正常腹稿形式 這種腹稿形式涉及了幾乎所有形式的記敘文與大部分的議論文。這種形式是人們*常用的腹稿形式。它的特點是:腹稿的思維過程與文字的表達過程基本相近,這包括順序基本相近與字數基本相近。這種形式即人們常說的把自己的“說”寫下來。我們認為,這種腹稿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克服文字與思維不同步的干擾,從而保持文字表達時的思維連貫(前文曾述)。如果不打腹稿而直接寫作,思維往往產生停頓或斷裂,嚴重者則走題。不少的人寫作時想一點寫一點或寫一點再閱讀所寫內容,以重新勾起思維的連貫,這就是思維停頓或斷裂的表現之一。現在,有的老師在教學生寫作時,先讓學生用口說,或讓學生相互討論,我們認為,這實際上起了讓學生打腹稿的作用。這應是作文教學值得提倡的方法之一。筆者自己的大部分文章包括本文在內都是采用這一腹稿形式。 我們認為,能否采用此種腹稿形式進行寫作是衡量一個人是否進入了“二級語言表達階段”的重要標志。 三、復雜或雙重腹稿形式 我們所說的復雜或雙重腹稿形式實際上就是指馬克思所說的“具體—抽象—具體”的思維方式。這種腹稿形式的特點是:腹稿的思維過程遠長于文字表達的過程,甚至是文字表達過程的很多倍。 這種腹稿形式一般用于較復雜、環節較多的問題的闡述,包括自然科學問題與社會科學問題。尤其在社會科學論文中,這種腹稿形式運用較多。因為社會問題通常很復雜,各種因素往往交錯在一起,直接采用正常腹稿形式對其很難表述清楚,因而必須采用與文字表達順序不完全相同的復雜或雙重的腹稿形式,即必須打兩次完全不同的腹稿。 ……
教育實踐與理論探索:牛湘坤教育文集 作者簡介
牛湘坤,男,生于1957年7月,湖南長沙市人,經濟學本科。曾擔任中學教師、黨校講師,退休時為深圳市行知職業技術學校高級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約40年,其中高校8年、中學30多年。曾教過中學英語、政治,高校的經濟學、人口學,電大及職校的寫作課。曾多次被評為校、區、縣、地區勞模或優秀工作者。1990年曾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康奈爾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曾被幾家教育刊物聘為特約編輯。愛好教學方法與理論的研究,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所寫論文曾獲全國性的優秀論文一等獎4次、二等獎3次、榮譽獎2次和市級獎2次。曾參加《商品經濟學》及《優生優育手冊》二書的撰寫(已公開出版)。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