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研究生科研入門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20068
- 條形碼:9787302620068 ; 978-7-302-62006-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研究生科研入門 本書特色
研究生如何成長,研究生如何培養,不少導師和研究生都有困惑,都遇到過困難。本書將為你解開困惑,為你解決難題。
本書借鑒交叉學科和國外成功案例,從研究生入學、選擇導師、進入團隊從事科學研究、撰寫論文、準備答辯、職業選擇等過程出發,提出了一個有效地制定研究計劃、解決問題、檢查工作的方法框架,確保研究生出色完成研究項目,獲得研究生學位。具體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安排時間、如何與團隊高效合作、如何進行批判性思維、如何進行自我革新、如何發揮導師的作用、如何有效地進行學術寫作、如何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如何完成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實用方法技巧。
本書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可操作性,可以作為高校研究生的入門教材,也可供開始從事科研工作的相關人員參考。
研究生科研入門 內容簡介
本書的大致框架是尋求方法幫助研究生進行研究,通過解釋不同的方法,從中挑選較為適宜的方法進行融合,以期達到目的。經過反復的研究,通過廣泛的文獻綜述來解釋高效研究的方法、導師的行為和職業規劃,創作了這本書。它可以解釋為什么你的導師要求你承擔某些任務,以及他們給你的一些反饋背后可能隱含著什么。通過對成功的研究生及其導師的廣泛研究,我確定了學業要求、融入團隊、批判性思維、自我革新和情商五種看待項目的方法。一旦你了解了這些,你將可能找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可以用它來開展你的研究或者其他生活項目。 縱觀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這個框架被描述為一個矩陣,深入研究并探討了這五種模式。然而,重點是理解這五種方法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進而能夠設計一個整體的體驗,并取得成功。以維恩圖的形式在總體功能框架中展示了這五種方法。培養計劃和要求框架可以理解為大學的培養要求及計劃,沒有完成培養計劃就不能授予學位。融入團隊是指尊重、理解和融入團隊,成為受歡迎的部門成員;批判性思維是指描述和創造知識所需的分析能力;自我革新是指做出明智選擇的能力;情商包括如何與同事和主管保持良好關系。這本書將幫助你掌握這些所有方法。 特色:從學業要求、融入團隊、批判性思維、自我革新和情商五個方面、深入淺出提出如何培養研究生科研素養,解決現在研究生科研素養不強問題。 對象:研究生
研究生科研入門 目錄
11為什么本書是獨一無二的1
12如何使用本書2
13承擔研究項目,實現自我價值2
14需要規避的風險3
15科研工作的好處4
16選擇研究地點和團隊4
17職業規劃的階段6
171博士畢業生的職業背景6
172發展職業抱負7
18想象未來的自己7
181可能的職業7
182長期趨勢8
19研究初期的職業規劃建議8
110對導師的期望8
111歐洲高等教育資格框架9第2章研究方法框架分析11
21做研究時重要的方法是什么12
22了解你的研究14
23真正的擔憂14第3章管理研究項目: 職責管理18
31把研究當作一個項目來管理18
311任務1: 梳理文獻18
312任務2: 規劃時間表19
313任務3: 做風險分析21
32時間管理22
33與導師會面22
34妥善保存相關規范的基本信息23第4章揭示學術身份秘籍: 融入團隊24
41為什么融入團隊很重要24
42如何進行學科思維24
43成為所在學科的一員27
44撰寫文獻綜述27
45總結、分析和概念化文獻綜述28
46利用圖形表達提升批判性分析與綜合能力29
47以國際學生身份進入大學29
471國際學生從事研究的跨文化問題是什么30
472發現規律與聯系30
473討論差異30
474關于識別意圖的說明32第5章學者式思考: 批判性思維33
51批判性思維方法簡介33
52對知識的不同理解33
53確定論點35
54思辨能力36
541為培養思辨能力而提出的關鍵問題36
542使用概念圖探索數據之間的關聯38
55用系統研究方法回答難題38
56集中所有思想39
57以合乎邏輯的方式解決問題——應用型研究項目40
58對研究行為進行元認知反思41
59與其他研究人員討論研究工作的重要性42第6章找準定位——實現自我革新45
61自我革新法: 引言45
62通過探索式學習創造自我革新的環境45
63找到支持性環境47
64與自我革新導師一起工作48
65明確個人發展計劃49
66就業力: 變通性技能的重要性50
661學生通過研究培養哪些變通性技能50
662認識到正在形成的通用技能51
67實踐中使用研究人員發展框架(RDF)的5種方法52
68成為小型研究小組的一員52
69尋求導師的指導53
691從失敗中學習53
692指導研究型人才的角色限制54
693何時指導對學生更有益54
694師生分別55第7章創建與維護關系56
71如何處理師生關系56
72良好的關系始于信任58
73從學習成為小組成員開始59
74創建或加入學習小組60
75單獨招生的入學情況評估60
76尋找并利用反饋61
77成為學術團隊中的一員61
78戰勝孤獨感62
79建立屬于自己的專業人脈62
710如何獲得財務管理方面的幫助63
711研究有爭議的課題63
712辨別師生關系中的不良模式64
713建立良好的關系: 從頭開始了解和管理彼此的期望65第8章框架助力課題研究67
81方法67
82獨立研究69
83鼓勵創造力69
84深入分析研究項目中學生出現的難題71
85有助于深化調查的術語匯編73第9章學術寫作77
91如何理解學術寫作77
911積沙成丘78
912意識流78
913結構化寫作78
914寫作即閱讀78
915語言的風格與應用78
916使用反饋78
917精益求精79
918自成體系79
919寫作即研究79
9110論文發表79
9111寫作即力量80
92結合兩個框架80
93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寫作84
94研究型論文反饋的好習慣85
95選擇出版物85第10章困境——和導師持不同意見88
101促進研究團隊之間的理解: 多管齊下88
102建立和拓展研究團隊的人脈89
103建立信任: 案例探究90
1031案例研究1a: 遠距離沖突90
1032案例研究1b: 理論上的沖突90
1033案例研究2: 合著權的沖突91
1034案例研究3: 很少見面的導師91
104建立和評估導師團隊的信任92第11章答辯前的準備工作94
111管理好論文截止期限前的后階段94
112制定不同級別課程的評價標準94
113如何辨別對知識的原創性貢獻97
114對知識的原創性貢獻的不同定義98
115模擬答辯的重要性99
116使用研究框架做好答辯準備100第12章展望未來——何去何從101
121符合倫理且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101
122知識產權102
123倫理審查委員會102
124職業規劃103
125撰寫履歷104
126長期就業前景105
127學術生涯的追求目標105
128創業型研究人員的角色106
129創建就業機會決策表108
1210職業展望——超越未來109
1211學術倫理問題的相關資料110附錄A框架背后的理論基礎111
A1框架背后的理論簡介111
A2導師角色和學生需求之間可抉擇的模式探索112
A3本書的研究114
A31方法和樣本114
A32階段: 定性訪談114
A33第二階段: 問卷調查115
A34第三階段: 互動式會議115
A35第四階段: 研討會116
A4有關5種方法的研究116
A41澳大利亞116
A42挪威117
A43英國118
A44歐盟和美國118
A5研究人員的專業背景118
A6利用框架來比較、對照和擴展認識119附錄B各學科重點實踐活動綱要(摘自卡內基博士培養計劃)120
B1科學121
B2數學121
B3化學121
B4神經科學121
B5教育學122
B6歷史學122
B7英語122附錄C批判性思維: 研究中使用的關鍵術語124 參考文獻127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