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迷戀專業成長:讓教育充滿智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33465
- 條形碼:9787576033465 ; 978-7-5760-3346-5
- 裝幀:70g書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迷戀專業成長:讓教育充滿智慧 本書特色
教育暢銷書《教師如何快速成長:專業發展**的六大素養》姊妹篇 分享成長智慧,助力教師成長為智慧教師 ☆基于作者自身三十多年的成長經歷,通過一個個教育故事,講述教師如何實現跨越發展的教育智慧。 ☆緊貼教育一線,幫助一線教師擺脫成長困境、突破成長瓶頸。 ☆閱讀此書,既能看到作者自己的感悟和思想,也能同作者一起思考,促使自己不斷生長,直至獲得成長的智慧。 編輯推薦篇章: 序二 讓教育充滿智慧/005 一門校本課程誕生記/065 舒服藏在細節里/097 沒評上,不等于你不優秀/ 163
迷戀專業成長:讓教育充滿智慧 內容簡介
好的教育是充滿智慧的,如何讓教育充滿智慧呢?本書是繼《教師如何快速成長:專業發展**的六大素養》之后,浙江省特級教師羅樹庚的*新力作。他基于自身三十多年的教育經歷,從教學出智慧、研究出智慧、反思出智慧、管理出智慧、磨礪出智慧五個方面,分享了教師實現跨越發展的教育智慧和成長心得,明晰了教師專業成長所**的專業素養,助力教師從平凡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基于作者多年教育體悟與深度思考的專業成長解碼,可以幫助那些不甘平凡、不放棄成長的教師少走一點彎路,讓更多的一線教師擺脫成長困境、突破成長瓶頸,成為高效能的智慧教師。
迷戀專業成長:讓教育充滿智慧 目錄
序二 讓教育充滿智慧 / 005
**輯 教學出智慧
課比天大 / 003
苦練基本功 / 007
將教學設計改為學習設計 / 011
老師不能做“漂移者”“第三者”與“偷盜者” / 014
即時效果與教育延后性 / 017
語文可以是有情、有趣、好玩的 / 02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特級教師王崧舟執教 《孔子游春》賞析 / 029
在詩歌里,與您相遇是多么美妙——走進郭學萍老師的課堂
《不可思議的旅程——兒童詩》 / 036
起承轉合皆有情 信馬由韁都是歌——郭學萍《我的**本提問書》
課堂實錄及賞析 / 043
第二輯 研究出智慧
教師是課程建設的關鍵 / 061
一門校本課程誕生記 / 065
用寫作倒逼自己 / 069
用寫作豐滿教育人生 / 073
我成長路上的三把金鑰匙 / 077
教育三部曲 / 081
事上練 / 086
第三輯 反思出智慧
教而優則仕 / 093
舒服藏在細節里 / 097
細節看人 / 100
家務勞動中悟到的管理經驗 / 103
觀來訪教師情態,察學校團隊風貌 / 106
考察一所學校要“四看” / 109
你善待單位與自己的職業嗎 / 112
被自己邊緣化的老師 / 115
成長路上要當心的 / 118
第四輯 管理出智慧
學校是校長智慧的源泉 / 123
我們缺少一堂美學課 / 126
好的教育讓人怦然心動 / 130
遠而不疏,近而不狎 / 133
讓空氣里飄來的都是智慧 / 136
小平臺變形記 / 140
學校的產品是課程 / 143
升旗儀式上的思政大課 / 150
第五輯 磨礪出智慧
艱辛的正高評審歷程 / 157
沒評上,不等于你不優秀 / 163
難忘的校慶,焦灼的心 / 166
校園里的樹,令我自責不已 / 170
老師,你為什么受不了批評 / 173
不堪回首的被人頂替 / 175
附 錄 做一棵幸福的大樹 / 179
校長領著我們做課題 / 186
校園里的那盞“燈” / 190
幸福的遇見 成長的航燈
——我眼中的師父羅樹庚 / 194
后 記 / 197
迷戀專業成長:讓教育充滿智慧 節選
課比天大 課堂對于教師而言,猶如戰士堅守的陣地,猶如邊防官兵守護的疆土界碑,猶如醫生堅守的手術臺。一名新入職的教師要想在教育系統站穩腳跟,必須經受得住課堂教學的考驗。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想成名成家,必須經歷課堂教學的摸爬滾打,才能行穩致遠,否則是很難長久揚名立萬的。 把課上好,對一名教師而言,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為過。這就好比當農民的要把田地種好,當足球運動員的要把球踢好,當歌唱家的要把歌唱好。教師基本功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會搞研究、會寫文章重不重要?當然也重要。但這些與上課相比,都可以排在后面。一句話,“課比天大!” 要把課上好,首先得把課備好。備課要通覽教材,要認真解讀文本,要充分考慮學生情況等,這些常規的要求以及關于備課的重要性、方式方法等相關論著很多,我就不一一贅述了。我在這里選取兩位優秀典型,給大家一些啟發。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可以說在小學語文界是一位無人不知的大咖。他每備一節課,可以說到了皓首窮經的地步,為了講好納蘭性德的《長相思》這首詞,他幾乎讀遍了納蘭性德的所有作品,查閱了所有能查閱的資料來了解納蘭性德,翻遍了所有名家對納蘭性德作品的解讀。為了備《長相思》這節課,王老師茶不思飯不想,連做夢都在思考怎么上這節課。后來,靈感如泉涌噴薄而出,他喜出望外,*后連完整的教案都沒來得及寫,就走進課堂去上課了。然而,執教這一課的時候,課堂竟然呈現出一種神奇的狀態:教學環節仿佛事先商定好一樣,一環接著一環,流暢而富有詩意地伸展著、起伏著。《長相思》一課成了王崧舟老師詩意語文的巔峰之作。用王崧舟老師自己的話說:“我為了《長相思》忘情地、瘋狂地、全神貫注地投入備課,不斷地想,不斷地思考,一次又一次在頭腦中模擬課堂現場,那些開始只出現在夢境里的東西逐漸清晰,*后夢境與現實的界限消失,得到了神靈的幫助。” 王崧舟老師采用的備課方法,就是參閱一切能參閱的資料,*后在萬千浩渺中神龍出水,理出屬于自己的一個理想的教學設計。這是一種歸納式的備課方法。絕大多數老師都比較喜歡采用這種備課方法。 我再介紹一種完全不同的備課方法。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賁友林,是小學數學界一位赫赫有名的正高級教師。備課時,他先研讀教材,自己把教案寫好。等寫好教案后,再去翻看教學參考用書、他人的優秀教學設計,然后,對自己的教案做一些修改、微調。賁老師這種備課方式是一種求證式的。他在不參閱任何資料的前提下,獨立備課,然后再去看別人的理解、設計,在比照中,吸納他人的優點。嚴格來說,賁老師的這種備課方式對一名教師更具挑戰性。采用這種方式備課,教師的成長速度會更快。 有些老師教了幾十年書,教學水平還很一般,課上得也很一般,很大的原因是備課這個環節出了問題。信息時代,資訊極其發達,如果要偷個懶,上網簡單搜索一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教案、課件,稍微改動一下,稍微熟悉一下,就能使用,就可以去上課了。這樣的備課,想上出好課是不可能的;想成為一位名師、學生喜歡的好老師也是不可能的。還有些老師,往往**輪執教時,備課非常認真。但當第二輪回過來再教這些內容時,就有“偷懶”的心態,備課采用抄自己過去教案的方式。這類老師比前面那種“拿來主義”的老師要好一些,但也有問題,他們屬于把自己從教一輪、一年的經驗反復幾輪、幾年。把原本屬于腦力勞動的備課變成純體力勞動的“抄教案”,能成長與進步多少也是可想而知的。 賁友林老師為什么能成為全國赫赫有名的特級教師?他有一個成功秘訣,那就是備課時“與自己同課異構”。他說,同一個內容第二次執教時,他不會去看自己過去備的教案,而是重新備課,等備好之后,再去和自己**次備的教案對照。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說:“如果你用一分力量備課,兩分力量上課,你就要用三分力量批改作業。反之,如果你用三分力量備課,兩分力量上課,你就可以只用一分力量批改作業。”備課對于上好課的意義,對于一名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我想借用亞歷山德羅??達維尼亞的一句話來說明:“種子只有接受地底下的黑暗才能長成樹林。”地底下的黑暗,就是教師備課時要忍受的磨礪,頭頂上的藍天與太陽,就是認真備課之后出彩的課堂。要上好課,必須先備好課。對一名教師而言,備課就是*偉大的寫作。倘若我們從教幾十年、一輩子,能認真備好每一節課,這些教案就是一名教師的*偉大的著作。和這部著作相比,那些發表的文章、獲獎的課題研究報告*多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罷了! 要上好課,還有許多辦法,比如先模仿名師、特級教師的課,反復觀摩優秀老師的課或者觀看名特優教師的錄像課,請專家、身邊的老師幫自己聽課評課,多傾聽學生的真實感受、意見建議等。這些方法都有助于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執教水平,讓自己的課上得越來越好。這些我也不想過多贅述。今天我想提供一些更有效地促進自我成長的方式。 聽自己上課,就是一種提升上課水平的有效策略。當今社會,科技如此發達,每次上課,我們可以帶一支錄音筆進課堂,把上課過程錄下來;我們可以找個支架,用手機把自己的課錄下來;我們可以開啟教室里的一體機,用錄制軟件把自己的課錄下來。利用空余時間,再來回聽、回看自己的課。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話啰唆、有口頭禪,比如表達不清楚,造成學生沒有明白意圖,比如沒有及時抓住學生發言中的閃光點,錯失時機,等等。每節課都回聽、回看,沒有那么多時間,怎么辦?我們可以一個星期錄制一次。如果一個星期錄制一次還做不到,我們可以一個月錄制一次。試想,一位教師如果能堅持三到五年這樣聽自己的課,是不可能上不好課的。從教30多年,我至今感到害怕的,是回聽自己的課堂錄音,回看自己的課堂錄像,因為每次回聽、回看,都能發現許多問題。 要讓回聽、回看更有效,要讓這個內省的過程產生更多的頓悟,我建議要一邊回聽、回看,一邊做自己的課堂實錄。40分鐘的一節課,不借助語音轉文字等軟件,老老實實聽一句,記錄一句。聽自己的課,做自己的課堂實錄,對一名教師成長的促進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也是極其有幫助的。 2016年5月,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借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我想說,廣大教師要把論文著作寫在備課本上,要把研究放在課堂上,要把研究成果聚焦在上好每一節家常課上,體現在學生的作業本上,學習成果上。 要上好課,還需要因材施教。教多個平行班,班級與班級之間有差異,怎么辦?我們要根據班級之間的差異,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如何讓同一個班級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課堂上均獲得提升?我們要善于課內分層,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些都是上好課所必須考慮的。 一句話,“課比天大!”上好課比什么都重要。
迷戀專業成長:讓教育充滿智慧 作者簡介
羅樹庚,寧波高新區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寧波市名師、名校長,長三角教育家型校長培養對象,寧波市黨代表,寧波市優秀共產黨員,寧波市領軍拔尖人才,浙江省師德標兵,全國科研先進工作者,全國青年教師教學藝術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參與編寫《跟名師學課文》等論著十冊,出版《教師如何快速成長:專業發展必備的六大素養》《一位率真校長的教育哲思》等論著五部。撰寫的論文、案例有300多篇在《人民日報》《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表。課堂實錄《燕子過海》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應邀在上海、廣東、四川、新疆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上示范觀摩課、做專題講座。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