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別不安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86972
- 條形碼:9787519286972 ; 978-7-5192-869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別不安啦 本書特色
焦慮時代的自救指南!跟隨資深心理學家吳老師,一起學習如何療愈自我重獲幸福! 你有多久沒有徹底地“沒心沒肺”了?你怎么總愛瞎操心?你怎么動不動就煩躁?你怎么時不時就著急?你在擔心什么?你在害怕什么?你在焦慮什么?你在憤怒什么?你,為什么這么不安? “1 1 1”模式貫穿情感、職場、家庭、自我4大主題,讓你擺脫不安,無懼內卷! 1個案例 1個心理學解釋 1個分析總結,展示我們所呈現的各種不安,并根據具體的表現,分析其背后的真正心理原因,如依戀類型、安全感、原生家庭、中庸思維、生命意義、職業生涯發展等。 廣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紅,家庭治療學派知名心理專家青音推薦! 眾多心理學專家及學者推薦!從情感到職場,從家庭到自我,愿每一位讀者能從真正的心理學作品中,找到內心強大的力量。
別不安啦 內容簡介
怎樣才能內心強大地應對這個世界,怎樣才能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怎樣才能在焦慮的世界保持自我的安寧?《別不安啦:如何療愈自我重獲幸福》提供了一些方案。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從情感關系、職場關系、家庭關系、自我調節等方面,展示我們所呈現的各種不安,并根據具體的表現,分析其背后的真正心理原因,如依戀類型、安全感、原生家庭、中庸思維、生命意義、職業生涯發展等。 愿你能從科學的心理學作品中,找到內心強大的力量。
別不安啦 目錄
自序在不安的世界里,安心地活著1
**部分愛,需要學習001
愛情死于小事:學會建設性溝通 003
為什么會產生沖突:夫妻之間的權力斗爭 010
對婚外戀的寬恕:決定寬恕與情感寬恕 018
為什么感情會變差:《三十而已》告訴了我們什么 028
老婆離家出走了:從依戀理論看夫妻關系 035
當婚姻遭遇暴力時,往往不只是生氣這么簡單 051
你在怕什么?從不會分手說起 059
危險關系:藍顏知己怎么相處才安全 064
第二部分做復雜職場的明白人073
當我們爭面子時,我們在爭什么? 075
妒忌:阻礙你職場進步的絆腳石 086
總覺得自己不行,總是壓力太大怎么辦? 090
想要當領導,你應對挑戰的能力到位了嗎 096
討厭工作,沒有動力怎么辦? 099
職場危機:你對工作有控制感嗎? 104
第三部分原生家庭與依戀關系119
我們的不安,都源于兒時的依戀關系 121
安全型嬰兒的養成:關于嬰幼兒依戀 126
如何向安全型依戀轉化 132
認生的人:為什么有些人抗拒社交? 137
明明是表示關心,怎么卻讓人更生氣了呢? 142
第四部分每個人都能成為了不起的我147
我的情緒怎么了:怎樣構建自己的合理情緒? 149
不合理信念:為什么要求別人必須尊重你? 156
什么是情緒調節?各種依戀類型情緒調節特點 162
為什么我們要自我肯定? 173
物質主義:名媛拼團背后的心理動機 182
應對不安,除了要學習,更要付諸行動 188
如何停止消極的思想或經歷的循環? 207
人格成長——必經的苦難 215
自我實現:讓別人幸福就是讓自己幸福 221
怎么活才有意義? 226
當我們談論死亡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244
跋希望這本書能給你帶去力量和幫助263
別不安啦 節選
一、為什么相愛的兩個人,總是為小事而爭吵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愛情和生命,都非常重要且有價值。在我面前的一對男女,正在為愛情討價還價,兩個人都試圖告訴對方——自己付出更多! “要不是我每天在家里做飯、洗衣服、搞衛生,你哪里能過得那么舒服?就你賺錢多是吧?”梁艷拍著桌子,大聲指責。 “做家務不是女人的本分嗎?我每天回到家,被你吆喝來吆喝去的,憑什么啊!”李強也不示弱。 “有本事你在家做家務!我去外面打拼賺錢,也不見得賺的比你少。你愿意嗎?咱們要不要換一下?!”梁艷輕蔑地看著李強。 “就憑你?!等著喝西北風吧!” “怎么了?我怎么了?學歷比你差嗎?能力比你差嗎?以前我的工資比你的還高!要不是你騙我,說什么‘老婆你好好在家,我在外面打拼就行了’,我怎么會辭職做家庭主婦哦!真是瞎了眼了。” 我實在看不下去了。 “我說兩位,這樣吵也不是個辦法,互相抱怨也解決不了問題,對吧?要不這樣,讓一個人先說,另一個人呢,別說話,安靜聽著。等一個人說完了,再輪到下一個,好吧,同意嗎?” “同意!”兩個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好,女士先來!” “好的,謝謝吳老師!”梁艷不失禮貌地說了一句。 我心想,從這一點來說,這位女士并非不講道理的人,應該受過良好的教育。 “嗯!”梁艷清了一下嗓子,好像要做長篇發言。 “其實都是一些小事情,這個人呢,在外面死要面子,在家里也是,一句都說不得。” “我怎么了?”李強很憤怒地插話。 “李先生,咱先聽,好嗎?”我對著李強搖了搖手。 “老師你看,他就是這樣!”梁艷挺起了腰,感覺自己非常占理。 “請你繼續說。”我接過梁艷的話,引導她繼續表達,而不是激化雙方的矛盾。 “好的!遠的不說,就說昨天吧。去參加朋友的婚禮,他穿西裝,配了一雙短襪子,就是那種穿上能看到腳踝的襪子,不好看的嘛。我建議他換一雙,他不聽。 “我說:‘不好看,還是換一雙長一點的襪子吧。’ “他倒好,說:‘怎么了,嫌我土氣是吧?!穿短襪子涼快,我就愛這么穿。’ “我一聽就來氣了,好心提醒,這個土包子不但不領情,還要吵架啊?” 李強聽著自己被數落,感覺像被脫了衣服,很丟臉。 “還有呢?”我問梁艷。 “說起來太多了,叫他鞋子不要亂扔,不聽!叫他自己的東西不要亂放,不聽!叫他把自己看的書收好,還是不聽!多說兩句,就開始厭煩,給我臉色看。我覺得這個日子過不下去了。” 看到梁艷稍微宣泄了一下情緒,我覺得有必要讓她歇會兒,讓李強來說一說。 “李先生,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都是一些小事情嘛!我就不喜歡被人管著。回家不就是要舒服嗎?沒有把東西放回原來的位置,又怎么樣啊!” “請你尊重一下我好吧,尊重一下我的勞動。我辛辛苦苦擺整齊了,你又搞得亂七八糟的。”梁艷忍不住回話。 “我不尊重你嗎?什么事情都聽你的,你還想怎么樣呢?”李強很憤怒。 “你有聽嗎?一點點小事都做不到,還好意思說聽我的,不知道你聽了什么!是不是在外面聽哪個小姐姐的啊?”梁艷譏笑著說。 我心想:這對夫妻有恩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吧?如果他們愿意改變,那感情還有得救;如果不愿意改變,感情就要破裂了。 那么,這對夫妻為什么會為小事情爭吵呢? 二、建設性溝通模式,讓你在愛情中不再不安 原因在于夫妻雙方的溝通模式出了問題。提起溝通問題,很多人會想起一些特質,比如學歷、性格、原生家庭教養方式、性格內外向、依戀關系、沖突應對方式、感性理性等等,而很少會想起夫妻溝通模式。事實上,夫妻溝通模式一直在家庭幸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很多研究顯示:溝通模式出現問題是導致夫妻進行婚姻治療的主要原因之一。溝通模式和婚姻質量有關:夫妻溝通模式和婚姻的滿意度、婚姻的穩定性高度相關。消極溝通模式會導致婚姻不幸、家庭不幸福,并與離婚率高度正相關,甚至能夠預測夫妻離婚;積極溝通模式則與夫妻關系滿意度高度正相關(Christensen & Heavey,1990)。 (一)什么是夫妻溝通模式? 這個模式中有兩個角色: 要求者(demander)。這一方希望和對方討論兩個人的關系問題,尋求改變,以解決問題。 沉默的退縮者(withdrawer)。這一方總是回避問題、拒絕討論,并且不愿意做出改變,只是保持沉默或選擇離開。 夫妻之間會形成“要求-退縮”的溝通模式(Demand-Withdraw Pattern)。 雖然回避方暫時拒絕交流貌似可以掩蓋問題,形成夫妻之間的表面和諧,但是夫妻之間的問題還存在,甚至會變得更加嚴重,*終導致夫妻關系的破裂、毀壞。回避方拒絕交流通常出現在兩人產生矛盾或沖突的時刻(Christensen,1988)。 曾紅(2010)采用溝通模式問卷、婚姻調適問卷等對425位城鄉居民的婚姻溝通模式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來說,妻子和丈夫溝通模式有差異,采用“妻子要求 / 丈夫退縮”的溝通模式的夫妻比采用“丈夫要求 / 妻子退縮”的多;但在農村地區,則有更多的夫妻選擇“丈夫要求/妻子退縮”的溝通模式。研究者認為,農村家庭之所以更多地選擇“丈夫要求/妻子退縮”的溝通模式,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家庭結構有關。因為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中國傳統文化仍然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丈夫是一家之主、男尊女卑等觀念仍深深影響著人們。丈夫作為一家之主,總是對妻子提出要求,而妻子為了維持家庭的穩定平衡,選擇以退縮的方式來應付丈夫的不斷要求。 曾紅從研究中得出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丈夫要求/妻子退縮”雖然是一種消極溝通模式,但當它被應用于與之較為一致的文化氛圍和價值觀中,被人們視為合理時,它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也會相對降低。 (二)什么是良好的溝通模式? 曾紅對夫妻溝通模式做了跨文化研究比較,發現婚姻滿意度低的夫妻會比滿意度高的夫妻更多地使用“要求/退縮”等消極溝通模式。滿意度高的夫妻會更多使用討論等建設性溝通模式。曾紅更早期的研究顯示,建 設性溝通是夫妻溝通模式中主要的方式。而且,夫妻在對溝通模式的認同上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下表中*右邊的“夫妻一致性系數”),無論是選擇建設性溝通模式的夫妻還是選擇要求 / 回避模式的夫妻。原因可能是夫妻在長期生活中互相影響,互相學習了溝通模式。建議夫妻在溝通中別抱怨對方,先從轉變自己的溝通模式開始。 所謂建設性溝通,是指在不損害,甚至在改善和鞏固人際關系的前提下,幫助管理者進行的確切、誠實的管理溝通方式。簡要地說,建設性溝通就是在解決目標問題的前提下強化積極的人際關系的一種實用管理工具。 建設性溝通有三個重要特征。 一是溝通目標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僅僅在于討他人喜愛,或被社會承認。二是實現了信息的準確傳遞。溝通主體要圍繞溝通的目標,在溝通過程中準確、高效地傳遞信息,避免信息與主題的偏離,也避免給受眾傳遞錯誤的信息。三是溝通有利于改善或鞏固雙方的人際關系,在更好的解決問題的前提下,保持了良好關系的持續性。 建設性溝通的關鍵在于,說的人要說明白,聽的人要用心聽。 所以,建設性溝通要明確兩個問題:我要怎么說,對方才肯聽?我要怎么聽,對方才肯說? 對于說的人,要做到這樣幾點: 創造一個讓雙方有安全感的溝通環境(或氛圍);清楚地判斷雙方的情緒狀態;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訴求,不要讓對方猜。 對于聽的人,也要做到這樣幾點: 呈現真誠的傾聽姿態;積極反饋對方的觀點或問題;換位思考,表示共情;一起推動事情的解決。 建設性溝通不僅適用于夫妻關系,其實也適用于所有人際關系,不管是職場的同事之間,還是朋友關系和同學關系,在出現問題時,都可以采用建設性溝通模式。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