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科幻如何改變商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51801
- 條形碼:9787572251801 ; 978-7-5722-5180-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幻如何改變商業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35歲l 為什么科幻可以描繪出對現實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景象呢?其秘密就在于“科幻du有的未來預測”。創造出不存在于現實世界但又和現實世界有一定聯系的、只屬于自己的頭銜,這樣的思考方式就是“科幻思考法”!犊苹萌绾胃淖兩虡I》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讓我們可以創造出仿佛科幻小說般的虛構頭銜,并把它接續到現實的工作中去。 l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科幻作家江波,中國作協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協副理事長陳楸帆,《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吳晨,戰略設計農場biotope公司CEO兼shou席戰略設計師佐宗邦威,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入山章榮,日本藝術家、設計師長谷川愛聯袂推薦。 l 湛廬文化出品。
科幻如何改變商業 內容簡介
科幻小說作為一種不拘泥于過去、以新想法創造商業的方法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本書將其概括為科幻思維,并積極將其用于商業。在解釋了科幻思維的特點以及如何利用它之后,本書進一步在提到的工作坊中展示如何學習它。書中介紹的思考方法對大多數商務人士來說都是有效的,且實操性強。本書分析了科幻和商業社會的現狀,解釋了“科幻思考”的內涵及其框架結構,提出“科幻思考會改變什么”等問題,并詳細介紹了通過工作坊創作基于科幻思考的科幻小說的步驟。
科幻如何改變商業 目錄
科幻如何改變商業 節選
科幻可以引發創新 可能還是會有很多人提出反駁—“科幻小說這個文學類型不過是在創作一些虛構故事吧?”“那樣的東西能用在商業中嗎?”其實我跟日本人講起科幻這個話題時,經常會遭到對方的嘲笑——“科幻沒什么意思,寫的都是些現實中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我看不了科幻電影,因為我總會在意其中那些不符合科學常識的地方! 虧他們笑得出來。正因為有他們指出的這些問題,科幻才是有用的。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一些小工具,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樣的科技做出來的。這些小工具會引發問題,而故事中的角色會解決這些問題。優秀的科幻讀者會思考這些小工具為什么是合理的,甚至想試著自己做一個出來。就這樣,很多創業者都是從科幻作品中得到靈感,并開啟了自己的事業。包括我在本書開頭列舉的那些著名人士在內,很多開發出新技術的研究者,*初都是出于對科幻作品中小工具的憧憬才開始研究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他們不是去否定虛構文學,而是努力讓現實去接近虛構文學。正是這樣的思考方式,才會產生創新。讓我們來看看實際的例子吧。 不知你是否聽說過一位叫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作家。他于 1992 年發表的科幻小說《雪崩》,俘獲了一眾當代偉大創業者的心!堆┍馈返墓适掳l生在近未來 A 的美國,但在書中,美國社會已經分崩離析了。分裂出去的特許邦國,分別由資本家進行著特許經營。主人公是一名自由黑客,他在數次登錄 VR 網絡時被卷入了某個陰謀。 在這個近未來的世界里,企業的地位高過國家的,還有 VR 網絡這種技術。書中描寫的景象喚醒了硅谷的很多創新之魂,引發了互聯網創業狂潮。此外,書中創造的很多詞語,如代表網上虛擬空間的“元宇宙”、代表現實人類在虛擬空間中的分身的“虛擬形象”等,很快就廣為人知。我們都知道,當初硅谷產生的創業企業如今已經變得非常龐大,有些甚至具備了足以影響世界經濟的影響力。這種創業文化的興盛與《雪崩》的暢銷是相輔相成的。通過一本科幻小說,美國的創新者們發現“初創企業有可能變得極為強大,甚至與國家匹敵”。在那個瞬間,巨大的能量旋渦產生了。 尼爾·斯蒂芬森后來成為開發 AR 頭盔的企業 Magic Leap 的首席未來學家。此外,他還擔任了貝佐斯創立的太空旅行公司 Blue Origin 的顧問。他的作品《七夏娃》也受到比爾·蓋茨、奧巴馬等人的推崇。 再舉一個例子吧。2010 年前后曾經流行過一股“創客”風潮。人們希望將制造業從大企業中解放出來,讓消費者可以親自設計更符合自己心意的產品!皠摽汀边@個概念是從《連線》雜志原主編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著作《創客:新工業革命》(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開始為人所知的。安德森自己也曾說過,這個概念的提出是受到科幻作家科利·多克托羅(Cory Doctorow)的小說《創客》(Makers)的啟發。 科利·多克托羅這個名字可能在日本鮮為人知,在海外卻非常有名,被認為是具有驚人預見性的科幻作家。早在 Facebook 推出“點贊”功能之前,他就在作品《魔法王國的沉淪與滅亡》(Down and Out in the Magic Kingdom)中描寫過類似功能。此外,該作品還是世界首部在知識共享許可協議下發行的小說。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這部作品都遠遠地走在了時代前 列。在互聯網法學研究方面非常著名的法學家勞倫斯·萊斯格(Lawrence Lessig),也曾在自己的作品《免費文化》(Free Culture)中提到它。 從這些事例中可以知道,美國的創新者們為了獲得新的創意,會有意識地閱讀各種各樣的科幻小說,尋找各種各樣的科幻作家。順便一提,不管是尼爾·斯蒂芬森還是科利·多克托羅,他們的很多書都還沒有日文譯本,翻譯過來的幾本也基本絕版了。這些書在美國引發的巨大經濟波動,與日本的情況可謂是對比鮮明。這種差距會直接導致經濟上的差距。日本是不是也應該學學美國,更加重視一下科幻呢? 不過,有一點希望大家不要誤解,那就是科幻并不能“預測未來”,只是會指出一種“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會如何發芽、如何生長,取決于我們從什么樣的角度閱讀科幻作品,以及如何參考這些作品采取行動。
科幻如何改變商業 作者簡介
【日】藤本敦也 三菱綜合研究所髙級制作人。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科碩士,西班牙ESADE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2006年進入三菱綜合研究所,主要從事新業務開發、組織戰略等方面的工作,還實施了很多將技術、宏觀趨勢與人類社會的變化交織在一起的未來社會形象構建。 【日】宮本道人 科學文化作家。日本筑波大學HAI研究室研究員。日本SF作家俱樂部成員。東京大學物理學博士畢業。致力于研究、創作和商業活動,以及探索科學、文學和社會之間的新關系。 【日】關根秀真 三菱綜合研究所顧問,東京大學工學部外聘講師,日本防災平臺監事,早稻田大學工學博士。1994年進入三菱綜合研究所。一直從事宇宙開發、地球觀測、森林環境、防災等方面的研究。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