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動態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388797
- 條形碼:9787504388797 ; 978-7-5043-887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態創新 本書特色
著名管理學家湯姆.彼得斯領銜推薦,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知名創新專家陳勁長序推薦。本書通過回顧西方150年科技產業不同時代、不同行業和領域的重要創新案例——從打字機的誕生到個人電腦的出現,從煤氣燈到熒光燈,從喬治.伊斯曼的業余攝影到電子成像技術等。作者總結出了一套關于產業升級的路線圖——產業創新的U-A模型規律,以及行業創新的“主導設計”范式,以及產品創新的動態規律。從而讓當下企業對技術創新方向的評估與決策,有據可依,有理可言。 正如陳勁老師所說:“作者對產業創新動態規律做出了獨特的研究,值得我國創新理論研究和實踐者的高度關注,并以此推動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可控和產品競爭力的不斷攀升”。
動態創新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回顧在商業史上不同時代、不同行業和不同領域的重要創新案例——從打字機的誕生到個人電腦的出現,從煤氣燈到熒光燈,從喬治.伊斯曼的業余攝影到電子成像技術等。作者總結出了一套關于產品創新、流程創新、產業創新的規律、范式及模型,從而讓當下企業對技術創新方向的評估與決策有據可依,有理可言。 書中的主要內容有: * 創新在產業發展中的角色與定位 * 產業突破式創新的源頭 * 產品創新與流程創新在產業發展和競爭中的關系,特別關注終端產品(例如汽車和打字機)與原料或同質化產品之間的差別(例如再生纖維和玻璃)。 * 突破式創新侵入一個穩定產業時,產業內不同企業的行為。 * 阻礙領軍企業在現有產品技術與未來發展之間,構筑連接通道的思維定勢和戰略。 * 當出現科技迭代時,企業應如何成功煥新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本書為學者的研究提供分析工具,為管理者的實踐提供實戰靈感模型。行業中現有企業如何應對創新,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老企業如何爭奪主導地位。
動態創新 目錄
第 1 章 產業的創新動態
馬克.吐溫的新機器
新產品的問世
辦公室里的新伙計
新的競爭對手與創新
迎接電氣時代
更聰明的機器
下一波創新浪潮
個人計算機的研發
大腦與盒子
個人計算機產業的增長
回顧
第 2 章 *終存活的企業與主導設計
什么是主導設計
主導設計如何出現
主導設計、競爭和產業結構
證據與案例
第 3 章 作為一種創造力的產品創新
愛迪生的照明技術
商業化開發
主導設計的出現
創新轉向漸進式與流程工藝改良
產品和流程工藝迭代
第 4 章 創新與產業的演變
創新即動態
產品創新
流程及工藝創新
組織結構變化
市場特性
競爭環境態勢
模型總結
動態創新模型中的各階段
突破特性階段
下一次創新浪潮
第 5 章 原料產品的創新
產業的進化
平板玻璃制造
流程及工藝中的技術斷層改變
高成本的流程及工藝創新
章節總結
第 6 章 終端產品與原料產品創新的差異
關于產品創新和流程及工藝創新的模型
產品變革先于流程及工藝變革
顯著差異
以再生纖維為案例
流動、轉換與特性階段模式
邁向連續性流程及工藝
第 7 章 入侵穩定業務的超級創新
美國的冰業
新英格蘭的第二冰河時代
機器制造的入侵—造冰
采冰時代的結束
超級創新出現的范式
來自外來者的創新
迎接非連續性變革的挑戰
第 8 章 流程創新中的科技創造力
從鍍銅板到濕玻璃和干玻璃板
電影攝影
流程創新與伊斯特曼體系的成功
舊技術的反應
由攝影進化得到的啟示
為技術不連續性做準備
第 9 章 創新是一種滑梯游戲
龜與兔
證據和建議
聚焦戰略與雙重戰略的案例
連續性和非連續性
框架
終端產品與原料產品或同質產品的比較
非連續性創新是產生了替代品還是創造了一個更廣大的市場?
非連續性創新是增強了競爭力還是破壞了競爭力?
三個因素的綜合考量
總 結
第 10 章 創新和企業更新
現有產品的持續性更新
選取適當的能力
聚焦問題
突破式創新與企業重建
現有企業中突破式創新的組織障礙
難以評估投資于突破式創新的前景
零敲碎打方式在未來的失效
建立獨立部門與聯盟,為技術斷層搭橋
總 結
動態創新 作者簡介
[美] 詹姆斯.阿特拜克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技術創新、創業和戰略管理教授,全球知名創新研究專家。他擁有西北大學工業工程學士和理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工業管理博士學位。阿特拜克曾在哈佛大學任職,與創新理論大師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有著非常不錯的交情,2018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研究員。 譯者簡介 焦典 教育學博士,經濟與管理學博士,歐洲神經科學學會聯盟成員,美國神經科學學會成員,國際認知科學學會成員。專注于神經科學領域與學習科學的創新;希望引導、培養企業領導者掌握辨識和解決問題的元認知能力;倡導建設學習型機構,多維度塑造團隊精神、心智和高效學習模式;曾任職兩家上市集團副總裁職位,主導從0到1創新業務規劃、數字化轉型和品牌戰略升級。 峨嵋 北京大學歷史學、法學雙學士,擁有“國際金融”“工商管理”“數據分析與營銷”“歷史學”海外知名院校碩士學位。世界商業史研究會高級會員。現任世界500強科技企業大中華區洞察負責人。曾創辦藝術版畫與衍生品電子商務平臺、中國品牌國際化戰略咨詢機構。是一名從研究商業史,分析企業價值創造、路徑與規律的學者,到塑造“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商業生態”的實踐者。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